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繼半年前推出的卡爾․奧福的《聰明的女人》,今年暑假又正逢農曆七月前夕特別推出年度歌劇《月亮》,幕前幕後全部由國人一手包辦,內容結合時事因時制宜,並將節目冊以繪本的概念設計,精緻可愛、內容豐富,容易與各年齡層的觀眾產生共鳴。
這是由「台灣歌劇教父」曾道雄一手執導的製作,將格林童話《月亮》,由原本的兒童床邊故事搬上戲劇院的舞台,並挑戰豐富的節奏性及繁多的歌詞。這位畢生致力於歌劇推廣教育的音樂家,為台灣的歌劇展演奠定良好的基礎,再加上早年曾投入兒童教育的工作,不難發現他與奧福的教育理念一拍即合。
而陳美安這位旅美的台灣指揮家,多年來在國際樂壇的耕耘備受肯定,去年曾與國家交響樂團、擊樂演奏家葉孟芸合作在台首演珍妮佛.席格東的《擊樂協奏曲》。隨著二十世紀以後優秀的打擊樂演奏家輩出,作曲家也加重了擊樂在樂團中的戲份,再加上她對於擊樂的喜好,所以音樂整體的節奏性是四平八穩的。
奧福的音樂特點是以單純明快的旋律結合野性的律動感,所以表演者需要有敏銳的節奏性、歌詞咬字清晰、情緒對比十足。他的音樂強調打擊樂的運用,銅管次之,最後才是絃樂。他捨棄調性而回歸調式,省略主、屬音的使用而以中心音取代,大量使用完全音程及單旋律,所以考驗歌者的唱功,猶如演唱早期音樂一般,在聲音的要求必須斤斤計較,容不下任何的瑕疵。
對於聲樂家最辛苦的,反而是在全劇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角色獨大,更遑論有一段旋律優美的詠嘆調來盡情發揮。所以這些聲樂家更要把握每次的表現機會,正因為旋律線的精簡,更要能在短短幾秒中發揮十足的唱功,歌者必須精準表現,可謂千鈞一髮、稍縱即逝。
其中,林中光所飾演的偷月者A的表現最為出色,不論是唱功及角色詮釋,已達游刃有餘的圓熟程度,多年在演唱及教學成果有目共睹。但其他三位偷月者或許是太過年輕缺乏足夠演出經驗,很多地方表現力有未逮,常常被樂團的聲響所蓋過,更遑論清楚明晰的表現音樂的節奏性及歌詞的趣味性。
或許是首演的關係,有些演出者的怯場是顯而易見的,在演出時聲音及舞台呈現似乎無法發揮自如。任何人在舞台上的說白都是一項挑戰,在演唱時又必須注意音高、節奏、速度等等音樂元素,再加上走位及所有的動作,難免顧此失彼。譬如說由林文俊所扮演的說書人戲份就很吃重,有時無法淋漓盡致的表達文字的精確性及明晰度,在說白時很多字被含在嘴裡,說話速度太快而導致語焉不詳,有時又需顧及到演唱的部份,而奧福所設計的旋律對於聲樂技巧又頗具挑戰性,幾乎沒有任何犯錯的空間,如果在跨越換聲區時讓人聽到明顯的轉折點,這是聲樂家的「罩門」,很多聲音的位置就會在此受到影響,而無法圓融順暢的表現音樂。可能在聲音呈現上宜再酌其力度及速度,或是找到其他造成阻礙因素。
樂團的表現大致不錯,但不知是否為戲劇院整修後,大家都還在摸索場地的特性,某些部份聲響出現頭重腳輕、不平衡且分歧的狀況。譬如說樂團在器樂合奏Phantasiche Nacht,作曲家的確使用不和諧音程來製造混合音響,也強化低音樂器來營造神秘深邃的效果,但在厚重的聲響間仍應保有層次性及精緻度,應避免過多的混濁不清。
合唱團的表現整體來說,對於音樂有足夠的熟悉度,在舞台上的戲感也恰到好處,只是畢竟在繁多的歌詞下,很多歌聲被咬字擋住了,聲音的共鳴點也因為身體的移動受到影響,如何在演唱及舞台動作間取得平衡,宜再斟酌。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一向以親民及高品質的製作,推廣古典音樂,而他們的年度歌劇從第一屆台北市音樂季的籌辦,每年固定推出大型製作的歌劇,開啟台灣歌劇展演的先河,也謹守忠於原作但力求突破的原則,做為與觀眾一年一度的約定。近年來更不斷開發新的曲目及劇碼,用音樂本身所散發的能量吸引更多人走進古典音樂的世界。更值得鼓勵的是,此次演出大力重用台灣新生代人才,很多甚至還是音樂研究所的在學學生,在這部製作中各司其職並發揮所長,深具提拔後進的傳承意義。
《月亮》
演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17/ 08/04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