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把梯子,讓我上月亮《賣火柴的小女孩》
4月
11
2016
賣火柴的小女孩(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9次瀏覽
吳岳霖(專案評論人)

女孩,點燃最後一根火柴,微微的光芒,如頭頂溫柔卻迷濛的月暈,只能溫飽她的夢。當火光漸漸消散為白煙,我們以為她將踏往天堂,牽著奶奶的手,卻是爬上梯子、通往月亮。同樣冰冷的月面,卻有奶奶溫暖的眼光看著自己,還有,遠方天空裡湛藍的地球,是以往不曾看見。

編舞家亞瑟.皮塔(Arthur Pita)以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為藍本,通過舞蹈、音樂的編織去重新塑造文本,講述出「劇場式」的故事說法。也由於普羅大眾多半掌握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其情節發展的線性結構──寒冷的假期前夕,孤單的小女孩在街頭賣火柴,但生意清淡;最後只好自己點燃火柴,在火光的幻影裡見到食物以及渴望的一切。故事的結局是,死去的奶奶出現,帶走了女孩;隔天,人們在街頭看見她冰冷的身體,卻帶著微笑──而不一定熟悉屬於原著的細節(或者說,安徒生的原著也未安放太多情節線),促使說故事的人在基本的情節線上添改,以個人觀點說出自己的童話故事。亞瑟.皮塔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最大的改動在於結局──小女孩爬上奶奶帶來的梯子,一起居住到月亮上頭。原本有些哀戚、有些刻苦的童話故事,竟增添夢幻、離奇的科幻元素。當我們刻板地以為屬於孩童的童話故事應該幼稚,長大後會逐漸失落這種信念或是純真,通往以科技、現實構築的成人世界;《賣火柴的小女孩》卻有了別的觀點──本該有綺麗色彩的前半部童話,卻充滿「貧窮與奢華」、「寒冷與溫暖」、「流離失所與有家可歸」的強烈對比,資本社會的貧富不均與階級問題歷歷在目;這群看似與小女孩活在同一個(童話)時代的人,無法體會她的苦難,反而是一個溢出童話故事的太空人(代表的是相對於童話世界的科技社會),竟輕易地與小女孩進行無語言的溝通,在那白茫茫的月球表面降落了探測器。

有意思的是,當我們以為「小女孩登上月球」這個結局已是此作最顛覆的改編,殊不知如此對刻板印象的重新扭轉始終是創作者暗藏的伏筆。甚至,倘若我們回頭看看安徒生替小女孩所寫的結局,不免懷疑「從火柴的微光裡出現的,真是她的奶奶嗎?」,還是根本是個「索命使者」,將小女孩帶往陰間/天堂?(這解讀顯然是個鬼故事。而亞瑟.皮塔將奶奶與墓碑結合,突然出現在小女孩面前,會否略帶有這種惡趣味?)或者,安徒生所寫的「童話」壓根不是寫給孩童的,只是用個美好的夢包裝了小女孩的死亡,那被欺凌、被遺落、被凍傷而後失去性命的落魄身影,才是被書寫的殘酷現實。因此,後代的創作者也試圖挖掘童話故事裡的陰暗面、負能量,拉出一條新的詮釋譜系──跨世代、跨文類、跨媒介的共同閱讀/相異解讀。【1】

當然,亞瑟.皮塔的改編顯然並不激情,而是在童話故事背後所容納的悲慘世界裡,採用屬於他的故事/表演視角翻玩文字表層的解讀。此作維持了某種敘事傳統,如評論人白斐嵐所提出的「童話中常見的神奇數字『三』」【2】(其實不只是童話或是白斐嵐所推測的基督教傳統,中國傳統也以「三」為多,所謂的「無三不成禮」,或者多數戲曲動作會以三次作為一個循環),再以一種看似輕鬆卻很細膩的筆觸「建構」二元對立後再次「拆解」與「翻轉」如此被建構而成的關係。像是小女孩與唐納魯瑪家族(The Donnarumma family),以黑灰色與多重色彩的服飾顯現貧富差距,也在互動間打造中產階級與底層的差異,卻在看似僵固的二元組合中,讓小女孩將點燃的火柴丟進唐納魯瑪的家中,火光與濃煙燻出惡念,體現的是「被欺凌者」與「欺凌者」的關係是晃動而非定型;同時,小女孩也不一定代表「善」,這場報復讓她有「惡」的體現,更有人性。此外,裡頭的階級關係──「賣火柴」勞動者有小女孩跟兩人組合,而兩人組合仗著體格與人數優勢欺負小女孩;在他們之上有買火柴者,還有唐納魯瑪家族等,又更上一層──被層層建立,卻藉表演被消解,四個演員(不包含音樂演奏者)讓角色被反覆切換──唐納魯瑪家族的媽媽是女孩的奶奶,爸爸與小孩是賣火柴二人組等──似乎正反覆地證明階級所建構的二元關係是隨時都可能被抽換。

文本上的概念翻轉並沒讓亞瑟.皮塔就此打住,他更圓熟的是以「表演的延展」來說故事。被歸類於「舞蹈劇場」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音樂的配合裡揉合了多重表演元素,包含芭蕾、踢踏舞、默劇等,讓動作混著人物的裝扮去表現性格(像是唐納魯瑪家族雖然看似奢華,卻在他們浮誇的行為裡看出某種虛偽及表象),可貴的是不造成整體呈現的雜亂,反而產生某種簡樸的風格──這些表演動作都不流於炫技式的狂飆,更清楚被表現的是藉由肢體去完成(另)一條敘事軸線,讓故事與肢體成為一體。於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娓娓道來,似乎將我們送回那個聽「床邊故事」的年代,沒有太斑斕的色彩、沒有太繁複的技巧,就如此自然地吐出說故事的口吻,平實且流暢。卻能讓聽故事的人慢慢走進童話世界,回味起我們所失落的時光,在驀然抽離後,才驚覺到成人世界的桎梏。但,亞瑟.皮塔仍試圖在現世間的失落找尋那些真誠或愛,如謝幕的那塊板子寫著:「謹以此舞獻給在天上的小燈泡,妳是被愛的。」換取了真實的淚水。

這個作品所證實的是,說故事/表演不一定要華麗的東拼西湊,亞瑟.皮塔讓所有動作都回歸/整合到肢體本身,使得能述說故事的不再只是文字。幾個跳躍、翻滾與轉圈,配合著火柴棒、打火機、鰻魚、雞腿等實體道具,也成為有限身體的更多延伸,以形體化約虛構實像。更讓「聲音」也化為肢體能夠被延展的一部分,包含了「語言」與「音樂」。亞瑟.皮塔刻意選擇義大利文(一個葡裔南非編舞家與英國的團隊,選擇義大利文稱得上是刻意吧!)、刻意不加上字幕,除是這些少量的語言並不影響這個故事的「閱讀」,更是讓語言的被述說成為純粹的聲音。Fiammifeni、Buon Natale等單字,不管我們是否知曉語意,卻已超越了意思本體,取代了無法繼續伸長的身體往觀眾席延伸,並運用語言本身的抑揚頓挫成為「另一種音樂」,填補舞蹈、戲劇的縫隙。同時,現場的音樂演奏家法蘭克.慕恩(Frank Moon)以他多變的樂器──小提琴、西特琴、陶笛、人聲、電子音樂──在不同的音樂類型間流轉,轉譯出肢體不一定能夠完整表達的某些情緒,相得益彰。《賣火柴的小女孩》所體現的是,拼貼、雜混並不一定產生扞格、衝突,也不一定得融合,亞瑟.皮塔透過肢體整合聲音,回到一種說故事的傳統,讓故事真正成為表演的中心,才能夠回應故事裡的愛與誠。

最後,想提一下那把梯子。

梯子,讓小女孩能夠從地球爬上月亮,穿梭的不只是時空場域,甚至溝通了現實與虛幻。美好的結局或許過度地樂觀,彷若萬事都會有其出口,「救與不救」都會被解決;甚至在時代的演進間,她還能在彎月裡守護著下一個買火柴/打火機的孩子。但,是否也寄宿著些許悲觀──原來我們在生活裡所失落的,只能在「非現世」(不管是月亮還是天堂)裡得到圓滿。或許該這麼想,每個人其實都能夠擁有這把梯子,帶我們前往自己所屬於的月球,只是梯子在哪兒?我也還在尋找。

註釋

1、文學作品如日本作家桐生操的《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系列,電影則有1948年取材自安徒生童話《The red shoes》的《紅菱艷》、曾於2015金馬影展上映的《異色童話集》(Tale of Tales)等作,都很明確地採取了異於童年的閱讀視角,轉以「成人」式的觀察,嘲諷人性醜惡,不只是新的詮釋路徑,同時也藉童話書/紓現實。這種對童話閱讀的翻轉不只出現在傳統載體,除有網路轉載的「惡搞」影片,如《白癡公主》系列影片,亦有電子媒體刊載類似命題的副刊文章,如陳伯璿:〈若老爸不是天鵝,你努力一輩子也只是醜小鴨!7則長大後才頓時領悟的殘酷童話〉,風傳媒,網址:http://www.storm.mg/lifestyle/94767(瀏覽日期:2016.04.09)。

2、 白斐嵐:〈屬於童話的劇場《賣火柴的小女孩》〉,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9481(瀏覽日期:2016.04.07)。

《賣火柴的小女孩》

演出|亞瑟.皮塔(Arthur Pita)
時間|2016/04/01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相較於原本童話的好壞分明,劇中善惡對立的界線顯得稍微模糊,也正因悲喜交雜,讓人不知該喜該怒,或者其實既喜又怒。此般雙重性,使得喜怒善惡無以定調,反倒提升了人物厚度,也提升了該劇的戲劇層次。 (吳政翰)
4月
15
2016
劇衝突和人物危機一路推疊,以上情節皆符合原著作,透過點燃火柴的夢幻想像與她饑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以及對社會的不滿。(蕭雅倫)
4月
10
2016
雙手穿梭於小提琴、西特琴、陶笛、人聲、現場錄音循環播放、與預錄音樂間。這些多處取材的形式風格,並未霸道的彼此制衡,讓整齣戲淪為破碎的什錦雜燴,反而如馬賽克鑲嵌般,各自恰如其分地成了工整結構中的驚喜點綴。 (白斐嵐)
4月
06
2016
小女孩不需要幻想;取而代之的是小女孩的反擊能力,在屢次冷得受不了而期待屋子裡換來一點溫暖的她,點燃火柴、打開窗戶、放進屋內。火燒房子的結果,扭曲的一家全跑出屋外,雖然小女孩討來了一頓打也失去了所有的火柴,但也換到三人在寒夜受凍的小小報復。(汪俊彥)
4月
06
2016
死去並不是沉重的符號,作品中將月球翻過另一面,給了小女孩一個不同的角度審看自己居住已久的地球,翠綠、湛藍仍舊美麗。創作者藉由小女孩死亡後的想像達成了對社會的關懷,讓童話得到了新的詮釋與解讀。(林立雄)
4月
06
2016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