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是因為在舞台」《2018 楊丞琳 青春住了誰世界巡迴演唱會 安可高雄場》
10月
30
2018
2018 楊丞琳 青春住了誰世界巡迴演唱會 高雄場(劉悉達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62次瀏覽
劉悉達(專案評論人)

流行音樂做為一種文化商品,唱片公司在包裝歌手時,會盡量使音樂產品的呈現與歌手本身的特質一致,使消費者能夠對連結兩者,在接收其音樂作品時,也能一併對歌手本身產生認同,進而將作品中的意識形態與歌手本人直接聯想,達到行銷的目的。長期以來戲歌兩棲的發展,楊丞琳的音樂作品時常連結著她的戲劇作品,如〈曖昧〉搭配偶像劇《惡魔在身邊》、〈帶我走〉搭配《不良校花》,乃至近期的〈年輪說〉,其中亦有四首歌曲在植劇場《荼糜》中登場【1】。而楊丞琳的個人形象塑造,又是不斷配合著音樂文本【2】做轉變,從「曖昧讓人受盡委屈」的少女防守姿態,到「帶我走」的叛逆主動奮不顧身,「想幸福的人」堅強獨立,到「年輪說」的成熟回首。從上述能夠得知,楊丞琳的個人形象、戲劇演出、音樂作品,事實上是個既彈性又牢固的鐵三角,互相影響牽動,她的作品與角色,彷彿也是它自己。於是,〈青春住了誰〉就巧妙的橫空出世了,似乎要將她自己/過往作品做個總結,這首歌同時是楊丞琳此次巡迴演唱會的名稱,意味著,有那麼一代人的成長過程中可能都看過她的戲,聽過她的歌,見作品如見本人,於是青春,住了「楊丞琳」。所以她邀請這一代人進入她的演唱會,與她一起細數自己的年輪。

開場的視訊以年輪、齒輪以及指紋的意象帶出歲月的痕跡,配樂是由〈曖昧〉、〈仰望〉、〈青春住了誰〉......等歌曲的副歌交錯而成的拼貼式組曲,主旋律由電吉他擔當,透過效果器加強穿透力的電子音色,堆出激動的感性氣氛,在耳熟能詳的副歌層層堆疊後,鼓聲過門,鋼琴聲部及提琴聲部的加入帶來另一種沉靜的感受,而後各樂器慢慢音量漸小而收回一個點中,透過配器的轉換,樂聲有如時間或快或慢的流動,聽眾彷彿以聽覺走了一次楊丞琳的痕跡。而後視訊與樂聲急促地一齊停下,燈光全暗,只剩視訊上粉紅色手寫的「你的青春住了誰」,楊丞琳立刻自舞台中央升起,交由她繼續接唱,整個橋段的節奏精準,一氣呵成。第一首〈年輪說〉表現令人驚艷,選曲也十分恰當,扣緊著「青春住了誰」的主題,這首故事性十足的歌,重點在於唱出領悟與感觸,楊的語氣表現輕重得宜,高音輕柔,低音溫暖,歌聲中所表現出的情緒是釋然中有掙扎,她穿著一襲白色禮服,整體台風穩健優雅,頗有氣勢。惟原來副歌中畫龍點睛的豎笛與長笛音色,在本場演出是以預錄方式呈現,而非樂手現場吹奏,音量偏小失去份量外,這個帶點抒情搖滾版本的年輪說接近完美,不得不說這是超乎預期的表現,讓我當場調整了我看這場演唱會的期待。

演唱〈點水〉時,主歌的部分作了一些更改,如「脫下自己蓋上你」的「自」、「離開心的舒適圈」的「心」,做了音調上的調整,緩和樂句的起伏,以求音準上的零失誤,現場的編曲上加入了小提琴,雖然多了層次,卻讓這首講求力道的歌減輕了一些,楊丞琳在這首歌的表現可說可圈可點,在適當的時候將麥克風移開,修正她在高音時常常因音量過大造成歌曲不平衡的問題,最後一次副歌的「我大可以繼續對你好」相當動人。上半場第一段落的〈仰望〉、〈點水〉、〈曬焦的一雙耳朵〉、〈想幸福的人〉以及演唱會同名歌曲〈青春住了誰〉,是一連串難度較高的歌曲,楊丞琳的表現無可置喙,若硬要挑些瑕疵,可能是演唱過於謹慎,看得出她相當專注自己在歌唱的表現,嚴厲的控制自己的咬字、音準、音量等等,使得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都太拘束,這幾首情感較濃烈的歌,歌裡該有的情緒被略為僵硬的演唱技巧壓抑著出不來。

同樣作了改編,〈黑色月亮〉就令人驚喜,主歌裡更加重電吉他的成分,音色混濁的電吉他襯著楊丞琳氣音式的吟唱,更顯戲劇性。楊丞琳脫掉黑色大衣後,穿著飄逸黃色洋裝,一男一女兩個舞者站在她身後,扭動身體、擺動及伸展手臂、跳躍、抬腿,她適時加入舞蹈中,這段類似現代舞的肢體演出,稱不上有太多意境,也不見得跟歌合襯,卻足夠幫助這首歌把原就有的歇斯底里表現得更徹底。緊接著的〈喜劇收場〉,延續著〈黑色月亮〉營造出來的憂傷氣氛,這時舞台放下網子配合著投影,形成一個有門有窗的空間,她繞著被網子罩住的圓形的舞台走,像被困在裡面,正正呼應著〈喜劇收場〉歌中窘迫的心情。唱到這裡,楊丞琳才好像真的整個放開歌聲,「很醜陋、有沒有」這句收放自如,既不拘謹也沒走音,心想應該整場都這樣唱才對啊。〈喜劇收場〉結束後,燈隨即暗下,只過幾秒,只見她爬上舞台正中央的truss架又躍下,開始一段個人舞。她學舞多年,然而跳現代舞,在動作上還是稍嫌拖泥帶水不夠流暢,可見肌肉力道的控制非一蹴可及,不過主要的大動作仍具水準,尤其張開整個身體跳躍的動作頗有難度,誠意十足,配合著舞台的燈光忽明忽暗,在全場都較偏靜態、緩慢的表演中,這兩首歌是全場最精彩的段落。

「青春住了誰」整場演出近三個半小時,若以特別來賓小鬼黃鴻升出場作上下半場的分界,上下半場則各有三個段落,就結構而言,較精彩的演出幾乎集中在上半場,演唱的多是具有難度的經典曲目。到了下半場,形式則明顯轉換為與觀眾互動交流,包含大量的感性說話時間,介紹親友團等等,選擇的曲目也以膾炙人口的K歌為主,後半段缺少一波高潮,使得演唱會的下半場遠不如上半場充實而明快。

舞台的設計為四面台,場館內各方位的觀眾都不至於離她太遠,並規劃上下兩組的環狀舞台,樂團則站在環狀舞台之下,環形舞台內側中央再架設三樓高升降梯,舞台外側則是360度的螢幕牆,上列的物件全可以做垂直的移動。而燈光的設計,除了設置在環狀舞台上下外,場館高處四個方位均有架設,多且強烈的光束配合著角度及顏色的運用,舞台的變化花樣無窮。主舞台之外,還架設高了葉子狀的高位吊台,能讓歌手沿著軌道繞場,貼近一樓以上的觀眾。由此可見,此次舞台設計的最大目的,即是讓全場的歌迷更靠近楊丞琳本人。換場的影像,也是以介紹「楊丞琳」為主要目的,楊丞琳在演唱會中一一介紹坐在觀眾席的親人、好友、造型師等等,甚至請初戀男友擔任嘉賓,在在讓我感到,這場演唱會的主軸偏向粉絲與偶像的見面會,畢竟如果不是歌迷,誰會對偶像的化妝師有興趣?

演唱會的主題「青春住了誰」反而沒能繼續延伸發揮,只停留在標題上,相當可惜。既然已選擇進場,代表聽眾默認「我們的青春都住了楊丞琳」,卻沒能透過主視覺的傳達或是歌曲橋段間起承轉合的安排,營造出時間感,或是帶出觀眾的成長是如何的能被楊丞琳陪伴,沒能讓觀眾有走過青春、愛與徬徨、轉向成熟的感慨,也沒看到楊丞琳真正的在「細數自己」。如前文提到,楊丞琳的歌曲作品常常是受到她戲劇上的形象影響,演唱會卻未能將楊丞琳在其他表演項目,如戲劇等表現加入一併呈現,畢竟也是金鐘影后,少了這些會令人感動的元素,表演到了後段不免有些枯燥。沒有抓住主題的結果,讓演唱會無法圍著一個核心展開,只是零零散散的把該唱的歌唱了,使得這場演唱會怎麼樣看起來都不夠大器。 筆者對於楊丞琳此次的歌唱表現頗為驚艷,美中不足的是,整體來看是缺少層次感的表演,三個小時半似乎還真有些冗長。

唯一與楊丞琳的青春比較有關係,也耐人尋味的橋段是,楊丞琳邀請其初戀男友小鬼黃鴻升上台,合唱台語經典名曲〈海波浪〉,坦白說是整場表演中水準較差的一首,相當講求口氣的台語歌曲,在兩位並不熟悉台語的歌手演繹下,喪失了此歌該有的味道,可見這首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介紹來賓。在舞台上與舊愛相遇、和解、告白的場面已經不特別,從周杰倫與蔡依林,黃子佼與小S,舞台上各種愛恨似乎都輕得不可思議,背叛、傷痛,全都能一笑而過,所有的錯過最後都要值得祝福。這讓我想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薩賓娜,她說「生活在真實裡,不要對自己也不要對別人說謊,這是不可能的,除非活在沒有公眾的地方。只要有人見證著我們的行動,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我們或多或少會順應那些盯著我們看的人,於是我們做的事情就沒有一件是真的了。」究竟什麼是表演,什麼又是真的,我們不會知道,說不定連台上的人都不會知道,或許這虛與實之間朦朧而不確定的感覺,對舞台上的表演者,以及台下看著的我們,更像是已經喚不回的青春吧!

*本文題目參考楊丞琳2017年單曲〈青春住了誰〉副歌歌詞「我愛,是因為我存在」,筆者感到楊丞琳對舞台的熱愛,以此作為題目。

註釋

1、植劇場《荼蘼》與專輯《年輪說》,來源:https://reurl.cc/KxkVq

2、音樂文本包含歌曲中文字、歌詞、歌唱、聲音、旋律的部分

《2018 楊丞琳 青春住了誰世界巡迴演唱會 安可高雄場》

演出|楊丞琳
時間|2018/10/06 19:30~23:00
地點|高雄巨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