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交的璀璨新篇章《千人交響》
10月
28
2019
千人交響(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21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終於來了。在前任首席指揮吉博・瓦格(Gilbert Varga)卸任後,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以下簡稱北市交)迎來重量級的人物——以色列籍的馬勒大師:殷巴爾(Eliahu Inbal)。他和北市交的馬勒全集演出,以有「千人交響曲」之稱的降E大調第八號交響曲(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8 in E-flat Major, 以下簡稱馬勒第八)揭開了序幕。

數年前,北市交才在指揮家水藍的帶領下和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共演馬勒第八,今年殷巴爾走馬上任後旋即再度演出。但,這一次除了約莫二十位來自上海愛樂的協演樂手外,所有的器樂樂手皆是北市交的團員。他們要告訴整個台灣樂界:他們將用自己的力量撐起馬勒宏大的音樂宇宙。

殷巴爾指揮的馬勒總給人神秘而複雜的感受:面對作曲家極度私密的話語和赤誠的吶喊,他卻和作品本身保有一定的距離感。這樣的距離並非如布列茲(Pierre Boulez, 1925 - 2016)的冷血解剖、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1908 - 1989)的權威掌握、抑或阿巴多(Claudio Abbado, 1933 - 2014)任音樂自然生長的低限栽培;他並非將自身從音樂抽離,而是取得了「掌控音樂」與「放任音樂」兩者間的微妙平衡,注入了比例玄妙的自我投入。殷巴爾的馬勒是巨塊、粗莽的,他注重的既非和聲結構亦非旋律,在看似保守而主流的詮釋裡,蘊藏了許多獨樹一格的見解。

果然管風琴音一出,第一部分拉丁讚美詩核心的「祈求造物聖靈降臨(Veni, Creator Spiritus)」主題一出,便是分句有些模糊,卻含有巨碩氣勢的演奏。北市交和合唱團在第一部分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熱身與磨合,才找到相互一致的音樂流動感。合唱團部分在前半段顯得較慢(特別是男聲唱出的副主題Spiritus, O Creator段落),不斷拖拉著樂團,弦樂、管樂部的速度亦時有搖擺。馬勒交響曲中極度吃重的小號也在第一部分錯失許多高音。在回顧殷巴爾馬勒第八的兩錄音,可發現其演奏雖亦有難解的動盪之處,但卻是以「樂團」為單位的整體變化。殷巴爾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接納著樂團自主的細微震盪,並著重於某種層面更加超越的、大塊的音樂流向。在樂團合奏的縝密度與完成度上,北市交雖還不能臻於完美,這一切似乎卻都籠罩在殷巴爾的巨大謀略之中。

看似疏於細節的詮釋方法一開始確實令聽者難解,但在音樂的兩個段落中,我們得到了解答:第一個是第一部分中的再現部,先前混沌不明的樂團在此突然撥雲見日,展現出萬丈光芒般的震撼;而在同樣是重要段落的點燃動機中,我們卻不見殷巴爾有類似的音量抒展與氣氛控制。第二個,則是第二次的撥雲見日:第二部分《浮士德》終景最後的〈神秘的合唱〉。第二部分的樂曲結構繁複難解,而殷巴爾似乎將之視為類似終曲交響曲(Finale-Symphony)的音樂——將〈神秘的合唱〉前的音樂全部視為序奏般的鋪陳,並將所有情感一次宣洩在〈神秘的合唱〉中。原來殷巴爾所審視的,是整個作品的大結構。在樂團的能力或許力有未殆的情況下,不必刁鑽於枝微末節上,只需順著樂曲的大方向走,自然能獲得最大化效益的震撼。從「疏於細節」,變成了陶淵明式的「不求甚解」,一切豁然開朗。

此次的演出陣容雖下縮至三百餘人,但舞台仍然向外推展,拆了國家音樂廳的前六排座位。七位獨唱家被置於舞台的最前方,超出了原舞台的「鏡框」許多,音量原先便已佔優勢的合唱與銅管則處在音響反射最佳之處,對於獨唱家而言,要將歌聲傳遞出去是相當吃力的。在樂團全體合奏的段落,獨唱都會被無情地吞噬,是本次演出稍稍可惜之處。

北市交的音準亦是此演出的一大致命點,在宗教性濃厚的樂曲中,音準的缺陷使得樂團的總奏達不到聖詠般泛音填滿廳堂的震撼,而第二部分開頭地景也未能揣摩出神秘與幽靜的效果。慶幸的是,在前任首席指揮吉博・瓦格多年的調教下,北市交擁有了相當年輕而現代化的音色,弦樂清晰透亮如拋光,和國家交響樂團走向大相徑庭的路線。殷巴爾接手後,或許這塊奇異的瑰寶在未來能成為和國家交響樂團分庭抗禮的存在。

殷巴爾與北市交的馬勒全集之旅才剛踏出第一步,接下來二週的第二號與第四號將是另一段的考驗。

《千人交響》

演出|伊利亞胡‧殷巴爾(Eliahu Inbal)、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等
時間|2019/10/20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