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感懷,再續旅程《雙城紀事:臺北x檳城》
9月
24
2019
雙城紀事:臺北x檳城(張婷婷獨立製作提供/攝影林鼎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2次瀏覽

張思菁(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小劇場的燈光微亮,舞臺上一位舞者,以類似「搭懂搭懂搭懂搭懂搭懂搭懂(雙腳略輕略重)噠噠噠噠噠噠噠噠(雙腳細碎踩)」的腳步動律,重複地在原地踏步,孤單的影子跟著微微晃動,彷彿毫無目地的漫步。加入轉換方向與移動時,音樂開始進入,踩著相同動律的其他舞者一一加入。燈光轉換成光影網格,讓踩著腳步動律轉換方向或移動的舞者們,彷彿在方格之間踹踏移動,有種在地圖座標或人生座標中旅行的寓意。舞者們的腳步與身體呼應著音樂中的主要旋律,而音樂有一些電子呲呲聲的不同節奏穿插襯底,讓群體彷彿在一個靜默綿延的動律前行中,有些微的亂流波動通過。後續定格的日常動作穿插在腳步的流中,展現每位舞者的多元記憶觀點。此段群舞彷彿是許多城市景象一一流過,同一節奏中變奏,同一氛圍中變異,點出兩個城市似近又遠的主觀與客觀距離。

音樂轉換成水滴聲主旋律,輕聲地跟沉入的水滴聲交錯,音樂基底有其他聲響做為節奏。女性獨舞者從左右上半身緩慢蛇腰的主題動作,到圓弧單肩向後仰躺落地,精準在地板翻身圓繞,展開身體圓弧路徑的動作組合。整段肢體仿若讓水滴在身上滾動,或承接,或順流,或抒情而延綿的質地,非常乾淨漂亮且安靜的身體,讓觀者完全沉入澄淨湖面的靜謐氛圍中。

微光中音樂家黃楚原站定左舞臺架好特雷門琴(Theremin),右舞臺則如開一道門由上而下地展開長方塊光區,一男舞者從上舞台出現,低水平往下舞台移動獨舞。音樂家的雙手彷若正在舞蹈,在樂器上方的空氣中,輕柔移動,略略震動,延長圓弧等動作,在虛實間感應或撥動。電子音樂出現如胡琴般的弦樂聲音,時高時低或悠悠折轉。男獨舞者彷彿在表達自己的內心獨白與掙扎,有一些精準控制的中低水平現代舞動作。但可能因預先編排設定好,現場似乎缺少些與左方現場「演奏」樂器的互動與有機性,彷彿兩不相關,有些可惜。反倒是燈光設計吳文安的光影,著實與這段現場演奏的音樂纏綿共舞。舞台上空掛著的燈泡,以流暢的節奏閃動,從左舞台到右舞台流動,或暗或亮,像是潮汐般。一波一波的動態韻律,與空氣中揮動的指揮手臂,波動著空氣,使人感應出拋物線般的聲響,營造出來回往返不斷對話的時空感知,抒情而通透。

燈大亮,右上舞台出現穿著藍色厚墊肩西裝外套的女舞者,她將雙手揹在身後,藉由蹲踩踏高的左右腳步與略轉動的上半身產生獨特身體動律,讓西裝外套上晃動的袖子像是大樽神將七爺八爺的手臂般,因離心力甩起來垂墜,再甩起來再垂墜。除了左右晃動的步伐,上半身往前傾的其他甩動方式,也發展出經過地板再起身的各式延伸動作。後來其他舞者穿著各種繽紛顏色的西裝外套加入這個動律,配合著些微臺味(但並非廟會),似乎也媒合了一些具有東南亞回教樂風,讓我無從辨別清晰來源的音樂節奏。整段舞蹈流暢轉折卻延續擺盪,彷彿俗民卻一派優雅,繽紛多彩卻質地漂亮,頗有興味。在兩位男舞者的獨舞之後,彩色外套被脫下成為全身白衣,其他舞者也穿著白衣陸續出場,展開較為流動追逐的群舞動作;也有些雙人相對雙臂對接,一起拉扯移動抗衡的動作組合。舞作結束於三對舞者各自將前面的舞者扛舉傾斜,燈光瞬暗,彷彿戛然而止的旅程終點。

《雙城紀事:臺北x檳城》是創團藝術總監張婷婷離世前就已著手發想與規畫編創的合作案,最終由藝術總監江毓瑄與馬來西亞音樂家黃楚原共同編創製作,邀請吳文安擔任燈光設計【1】。參與舞者們前往檳城親身體驗當地風情,再將自己對於旅行、城市、生活的想法轉化,以舞蹈詮釋這段旅程【2】。觀眾中有許多人是為了張婷婷而來的,我也是【3】。但這樣的感懷,增益了這支舞作做為連接兩個城市三個藝術家跨越時空而能絮絮寄語之美好企圖,也集結了劇場中大夥的想念與記憶。


註釋

1、資料來源:節目單

2、資料來源:演後座談

3、這是身為舞評者對讀者負責的自我揭露,但無損於這篇文章是以評論而非紀念的寫作目的。

《雙城紀事:臺北x檳城》

演出|張婷婷獨立製作
時間|2019/09/07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