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思緒脫離肉身,沈澱於心神所嚮——《迷幻.巴黎》藝術歌曲之夜
11月
03
2023
《迷幻.巴黎》藝術歌曲之夜(曠野之聲樂集提供/攝影陳玥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34次瀏覽

文 陳旻鈺(專案評論人)

「音樂不是說話,它主旨了說話,使語言不可言說,把觀眾弄啞。違反語言規則,但不可忽視,即是音樂的瞬間。」【1】這段躺在我記事本塵封已久中的筆記,終於成為今晚音樂會最適切的註腳。《迷幻‧巴黎》曲選四位至巴黎踏遍足跡的法國藝術歌曲名家,雖然順著年代,音樂風格發展從傳統蛻變至天馬行空,對情意的傳達卻一表初衷。

演出者雙雙入場,聲樂家站定位子,朝向鋼琴家垂頭沈思,猶如虔誠祈禱。數秒沈澱後抬眼望向觀眾,鋼琴家磅礴奏出李斯特《孩子,我若為王》前奏的那一刻起,觀眾已被王者制服,癱軟在愛人的有力臂膀中。 

《迷幻.巴黎》不需要導聆,音樂本身已經足夠了。 

整場音樂會從不失去對「聽覺」的單一專注,甚至充滿了「視覺」的激情。女高音謝孟潔以張力十足的肢體,牽引我們主動聆聽,不論是顫抖的指尖、勾纏的手心或柔軟有力的雙臂,動作之大,卻一點也不誇大虛假。這項專業之舉,並非有意地產生舞台距離,而是親暱地將聽眾懷抱入懷;我們在生命中體驗過的失神、憔悴片刻,謝孟潔總能在眨眼間轉換性格,低音揉合真摯情感,高音叫人愉悅歡欣,細膩地雕刻情境的色調與冷暖。 

面對歌者的強大氣場,鋼琴家吳明靜堅定毫不畏懼,她眼前有畫面,腦中有聲響,音色瑩潤透光,寧靜與靈動間收放自如。杜帕克《邀旅》的內聲部是主角交錯現實與幻夢的路徑,德布西〈淚淌我心〉的雨滴嚐起來有淚的苦鹹,浦朗克〈小提琴〉結束時的提琴撥奏,是讓女主角沈浸在甜蜜妄想時回神的開關。樂音隨著呼吸的脈動有著明確的目的與方向,兩位演出者猶如執導一部電影,不論是演員走位、燈光角度抑或是鏡頭的焦距,早在聲音「奏響」之前,便事先溝通完備。當聲音的「方向」明確,音樂娓娓道來時,在演出者與觀眾之間產生了會合——或許聽不懂法語,但那個當下我們可以感受到情緒的振幅、生命的悸動——那是一股不需要其它語彙補述的力量,令聽者靜默,走進演出者共構的畫幅。我想這便是為什麼當演出者雙雙離場後,觀眾自方才迷幻的境界裡回神了,開始滔滔不絕地與鄰座分享剛剛的體驗,甚至連德布西〈木馬〉裡激動的琴音與快速的呼吸,竟也讓我在觸鍵停止的那一刻心如擂鼓。 

舞動的雙手加上濃烈的演奏慾望,聲響在來回擺盪,推波助瀾。除了縝密安排的畫面感,鋼琴家同時保有舞台上的彈性,當聲樂家做出預料之外的詮釋時,也能調整步伐,穩穩接住下墜的音符。另一點有趣的是,在演出浦朗克《平庸》時,聲樂家選擇端譜上台,相較先前背譜演出,雖然肢體動作不減,譜架在前「遮擋」身體的畫面似乎形成了一張薄膜,稍稍隔絕掉與觀眾的互動魅力。 

經驗過美、喜悅和愛的人,雙手捧起他認為最美好的事物,以音樂當作媒介來傳遞。不用花俏的視覺效果,不因高超技巧產生疏遠,僅渴望與聆聽者緊密對話,讓一瞬執著成為永恆。雖主題名為《迷幻》,卻比我以往聽到的任何演出都來得真實。 

註解:

1. 筆記於2022年10月,依稀記得當初演講題目為論文寫作相關。講者節錄自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一書,〈斯萬之愛〉篇章。


《迷幻.巴黎》藝術歌曲之夜

演出|鋼琴:吳明靜、女高音:謝孟潔
時間|2023/10/26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