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睡,就不會醒來《老殘・印象》
7月
12
2017
老殘・印象(張震洲 攝,音樂會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53次瀏覽
郝妮爾(專案評論人)

音樂會劇場由此戲編導張安婷2012年於英國所創,抬升音樂的意義,使之不成為配角輔助,而為貨真價實的主角。演出節目單上引用英國《留聲機》(Gramophone)古典音樂雜誌總編的話,形容這樣的表演使「背景音樂」成為台上的語言、「成為一種單一藝術獨自無法表達出的新東西」。對於富含深度音樂背景的人來說,此言不假,然而如此一來不免限縮了觀眾市場,畢竟要深入音樂背景、劇場文化——或者以本戲為例,對於中國文學還得稍有了解,才能全然抓住《老殘˙印象》之美,必然會使許多人聞之卻步。

只不過,在看完九十分鐘的演出以後,覺得先前所擔心的藝術背景之有無都是多慮。編導張安婷身為音樂學院的博士候選人,固然對其有深厚學養與領悟,卻讓我感覺到,她因而更小心的在舞台上不賣弄、不炫學,盡可能使劇情的跌宕簡單易懂,不偏廢表演或者劇本,「既然要做『音樂會』『劇場』,就勢必得兼顧兩者」的企圖顯而易見,無論看的是熱鬧或者門道均有可觀。

《老殘・印象》標榜改編劉鶚《老殘遊記》,讓活在現代的「劉先生」如夢似幻地跳入古代「殘兄」的世界裡頭,經歷一場老殘旅程。編者幾乎是取得精髓,將《老殘遊記》正本整整二十回的起承轉合、全捉進三幕的表演裡頭。除此之外又添上印象派音樂代表德布西(Claude Debussy)的作品。印象派源於19世紀後期,比起捕捉真實的「輪廓」更企圖描繪真實的「氣氛」,因此無論繪圖或者音樂都擁有作者強烈的作品氛圍。劉鶚作為19世紀後期的作者,而今與音樂家德布西在舞台上相遇,既是碰撞,亦是交融。

首先,就文本視之。

我年幼讀書的時候便有疑問——國文課本選進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卻給我們讀了整本最不諷刺的一回⟨王冕畫荷⟩、譴責小說《老殘遊記》也選了一則跟諷刺最不相干的⟨王小玉說書⟩。姑且不論這樣的選擇方針是否多少受到胡適影響(說劉鶚寫景才當真出色),長大後不免覺得這樣的選擇多少帶有「政治正確」的意涵。在《老殘遊記》裡頭,主角「無祖業可守,又無行當可做」,所幸後來拜一位道士為師,自此拿著一串搖鈴走訪各處替人治病「餬口」。於古代文學看來,其固然是為一本譴責之書,老殘將一路上的腐敗貪官盡收眼裡,到處替人解決疑難雜症,他醫病,更醫人心。於現代來看,這也絕不失為一本懸疑推理的小說結構,老殘冒險犯難、好公正,表面上邋遢彷彿懶於管天下事,不過若遇人求救,又不辭千里相助,找出病根、找出社會上最敗壞的一處。本身就充滿著許多看似矛盾、對比的地方。

我說編導張安婷捉住了改編之「精髓」,所指正是她純熟的善用了這一層對比的關係。綜觀《老殘・印象》,便是現代/古代、西洋/東方、戰亂/和平、新/舊、拆毀/永續⋯⋯的層層對照。劇本當中的另一條主線:一位懶洋洋的「劉先生」(徐華謙飾)與油漆工(張智一飾),為一堵牆爭執不休。劉先生堅持要將這已然毀損、充滿裂痕、滿載自己記憶的牆重新粉刷,哪怕牆「收到縣政府通知,再過不久後就要拆除」。油漆工納悶:「一堵要拆的牆,還這麼辛苦的刷它做什麼?」「可刷了你不是也拿得到錢嗎?牆拆不拆與你何干?」劉先生問:「你為什麼不刷?」

兩人各執一見,均有其理。舞台活在這堵牆的現實以及老殘古代之間來回穿梭。而讓劉先生得以從此刻游進「老殘人生」裡的那把鑰匙,就是場上的三重奏。以鋼琴(江苙萁演奏)、長笛(陳韵茹演奏)與大提琴(孔仁欣演奏)奏鳴的樂音,輕易轉換場上的氣氛,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兔子一樣,帶領觀眾掉入另外一個世界。當樂音嘎然而止,現實的重量就轟然落下。

開演時,大提琴之彈弦模擬古琴之聲,初聽稍嫌尷尬,不明白何以優先呈現出的中國味兒的竟是由大提琴所詮釋?此正是戲中的第一個暗示。音樂會劇場的重點在於:不只是觀眾,就連演員都花大量的時間在「聆聽」。有時他們只是做著相同的動作,比如滑動船槳、經過戶戶人家,連燈光都沒有改變——德布西的音樂其旨並非在於模擬水聲或者船梢經過蓮藕的嘎嗤聲響,而是模擬心境的變化,所演奏的是船上的兩人觀賞風景的內心變化,所以演員大可安心的省去情緒、肢體的表現,全然交付樂音。

此外,最著名的篇章⟨王小玉說書⟩一段,由長笛演奏獨撐全場。我想,這大概也是現場的觀眾首次聽見老殘所聞之聲。包括「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又如「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欲表現此段綿延不絕、既緊湊又唱得人心舒坦的說書者氣勢,長笛無疑是三者中最費力的一種表現方式。因為此將大大考驗演奏者的功力,除了一氣長長吹拂到底,還要以唇舌口鼻控制,吹吐出或輕或快、悠揚與力道十足之區別。但也正因如此,長笛是最能夠如實呈現「說書」的樂器。「傾聽」未曾在劇場佔過這麼重要的位置。一個再怎麼慣常使用「留白」手法的導演,還是會在台上安插各種細節要觀眾捕捉。然而此時此刻,「聽」卻是場內唯一重要的事情。

我們耳朵自由的程度遠遠勝過雙眼所見,相較於文字腔調,音樂能夠詮釋的空間深得多,此時此刻,它深得能放進東方文化,又或者說是被東方的視野所接受。無論如何,這樣的合作方式都是在打破固有的對比。發覺這一點以後,才恍然大悟——最初所認為的古今異同、東西差別,或者一面牆的生死問題,原來都不是重點,《老殘・印象》的企圖是將這所有的「異」都化為一條相同的路,誠如《老殘遊記》第二十回、同時也是本戲最末的台詞所言:「我對你講,眼前路,都是從過去的路生出來的。你走兩步,回頭看看,一定不會錯了。」我們回頭張望的動作實際上也代表對未來的躊躇。若以此思考,那麼異者為同,同者為異。《老殘・印象》這看似極為古典的作品,實則是對「當代」的一種解釋。

呼應台詞中老殘提出的「月亮的暗面」,他以另外一層比喻,表示所謂的「對比與差異」均是妄想,他說月亮在暗下的那一面依然保有完整的圓,純粹受軌道的運行,有時給遮擋住了光,有時則無。這一段話讓我聯想起英國樂團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於1930年代發行的一張專輯:《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中的最後一首歌:〈Eclipse〉歌詞寫著:「All everything under the sun is in tune /but the sun is eclipsed by the moon/there's no dark side of the moon really/cuz it's all dark」所有事情都在太陽底下運行著,不過太陽卻受月亮遮掩,月亮的暗面是不存在的,因為它根本完全是漆黑的。

《老殘・印象》的末了,有著巨大鑿痕的牆闔上了,不過裂縫依然顯而易見,場內闃靜,劉先生躺在地方望著「他的牆」,好像有所頓悟,又彷彿一切未曾改變,在這股惆悵的氛圍當中全戲結束。其實,無論是回首的過去、或者遙望的未來,說到底根本也不存在,光會撒下的地方只有此刻,其餘全是漆黑的。又或者連我們信以為真的當下也不是真的,畢竟——別忘了,在開演前,那位殘兄「劉先生」可是躺在鋼琴上呼呼大睡,說不定這只是他長長的一夢,從頭到尾都醒著的、可是我們這群「油漆工」啊。

《老殘・印象》

演出|Concert Theatre 音樂會劇場
時間|2017/07/6 19:30
地點|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