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靠近烏托邦《天堂動物園》
11月
27
2017
天堂動物園(飛人集社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25次瀏覽
黃馨儀(專案評論人)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的新作品《天堂動物園》,非常勇敢與直接的挑戰了當今重要的世界議題:難民。「難民」其實是離台灣相對遠的概念,畢竟作為海島的台灣,沒有人為虛設的邊界,像中東、歐洲或是中南半島那般,會有難民越境行走而至。然而如果從另一個意義上去看難民「出逃」以尋求更好的未來的主動性【1】,便能發現其與移民相關的意涵,由此再去反思作為移民之島的台灣,一個個時代下「原住民」意義的更迭以及「移民」的脈絡。

《天堂動物園》在觀眾入場時,劇場中沒有「戲」,只有電視播映著即時新聞,而觀眾席燈暗後,切換到大投影的報導則是關於如同天堂般的“Utopiazoo"突如其來的遷徙潮。首先出現的Utopia/烏托邦一詞即是耐人尋味的概念──其可以是一個理想之處,但卻也可能是一個不存在之處。進而「天堂動物園」是真的存在嗎?真有這麼好嗎?若真如此美好,為何又有災變呢?種種疑問在投影時滋生。

當畫面由「實」的電視新聞,轉到「虛設」的天堂動物園報導,再進而轉到「實物虛指」的、由桌面物件形塑的Utopiazoo的地貌投影,以及「虛構實體」人偶扮演的各式動物:袋狼、長毛驢、Okapia和小鳥。影像、投影、物件、人偶等虛實媒材的層層轉化,或多或少鬆動了觀眾的視覺框架,切換帶入了所欲述說的故事與文化相遇的景觀之中。

天堂動物園真是一個烏托邦所在嗎?當動物居民們遇見從被家馬國併吞的野馬國逃出的小野馬時,多數人(雖然也就是兩隻)對野馬露出額頭(文化習慣差異)的驚嚇、身體特徵不同的嫌惡、進而到以多數觀感去定義野馬國的現況,或是對於外來者的恐懼與擔心(好吃懶做、裝可憐、消耗食物等等),實實在在地反應了現實中人們對新移民或是難民的觀感與質疑。而後,野馬以其年輕的勞動力作為留下來的交換,也疊合了移工以勞動力作為遷徙或是國際晉升的方式。作為政治難民的野馬,以低階的勞動工作換取留下的可能,學習Utopiazoo的文化規則,遮起額頭、收起野性的動作與過去的習慣,將一切美好寄託在對家鄉生活的回憶。

由此可見天堂的動物園的「天堂」,並不是真正的烏托邦,天堂仍是建構在主要族群的習慣脈絡之中,無法全然開放與共享。

野馬寫信給姊姊時的投影,回到了投影機與玻片的使用,以手繪手製、意象式的畫面與卡偶,呈現過往與牠的內在心情。雖然「不先進」,但卻美好且詩意;越「平面」的景象反而越美好,也越廣闊。劇中物件與玻片的使用都令人驚嘆,在轉換之中,帶出冒險的真實與想像。而真人偶則以活動的身體空間,創造出個體的特色與差異,以動能的演出並呈現適應與遷徙的困難與曲折。

而後Utopiazoo火山噴發,原居民被迫成為難民,這也揭示了「難民」身分的非自主性,或是政治,或是天災,無人能保證安穩的生活何時軋然而止。因此當動物們欲請求居留犰狳國,當初他們對犰狳的欺負與對野馬的揀選,立即回返報應到牠們身上。體型小的犰狳面對大型動物有更多的警戒,甚至「勞力換工」也無法說服他們,因為那反而是搶走工作機會與併吞的暗示!之前動物們的態度與現下遭遇的困境,著實形成強而有力的反諷,也進一步連結到失去資源的底層人對外來者的恐懼與排斥──這不也是今年的世界潮流嗎?

「要留下或是趕走牠們?」這是《天堂動物園》最開始與最後的提問。除了對應到時事,也展現了一個文化群體對另一個文化群體可能的態度。若同導演石佩玉在節目單中說的:「融入、接納、先來後到、規則建立等等這些群體/個體間的關係,不僅發生在社會族群、國家之間,甚至從孩子進入學校就得開始面對。」或是如果我們縮到更小,當人與人接觸時,這樣的文化接納與衝突已經產生。像是當觀眾入座彼此對看招呼,以至動物們飢渴流亡入觀眾席孩子與之的互動,個體與群體間的交流便已然發生,故事也開始發生。

故而動物們進入觀眾席是必要的!如同這樣的題材,絕對是應當進入孩子的觸及空間。越可能是艱深與複雜的議題,越適合藉由戲劇去經歷與同理。飛人集社設計的給孩子的問卷,亦深刻的對孩子提問,讓他們能在戲後繼續思考,而這些問題實也是大人需要思考回答的問題,若能大人小孩共同討論,想必會咀嚼出更多滋味。當討論能在劇場後發生,當同理心能慢慢建構,那或許我們便能離Utopia更進一步吧。

注釋:

1、像是德國近年將指稱「難民」的“Flüchlinge"一字,轉稱為「出逃者」“Geflüchtete",去除舊稱蒙難被迫的消極性,轉視其選擇逃出的主動性。

《天堂動物園》

演出|飛人集社劇團
時間|2017/11/19 11:0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銀幕上的播報顯影,對照著舞台另一側的桌面偶與物件投影,包括Utopiazoo和動物的地貌與物景。新聞做為一種紀實的敘事體裁,和戲劇的虛擬假定特質,於此巧妙又富深意的融合在一起,真真假假的形塑出這部作品的內涵。(謝鴻文)
12月
05
2017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