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引領之門 《2012無門之門》
6月
18
2012
2012無門之門(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8次瀏覽
謝東寧

傳說精通星相的古馬雅人預言,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將到來,雖然這天尚未到來,但「2012」早已成為靈修界之一門顯學,各派大師推測、預言、解釋,各方門徒潛心研修,各式心靈課程,希望能找到末日前的救贖,甚至連臺灣劇場界也不缺席。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從2009年,開始連續四年創作的「瑪雅末日預言2012」系列,包括《夜之祭典》2009、《光之祭典》2010、《黃金之門》2011,及日前於「優人神鼓」經營的表演36房--頂樓小劇場,演出的最後完結篇《無門之門》。

演員都是莫比斯的創團演員,包括李子建、梁菲倚、張藝生、鄭博仁、黃子翎,及友情支援的禤思敏(圈圈),而擔任導演及主角的是,劇團擊樂總監李子建。一進劇場,看見挑高的舞台上方,懸吊著許多白色細條棍棒,圍成圓形的表演主要區域,及用木棍區隔的三個通道,觀眾席也就被分隔成如古希臘劇場,扇形的的四個區域,還是延續了系列前面作品的環境劇場概念。

整個場域被海浪加風嘯的混音,及背景人聲吟唱神聖包圍,背景螢幕則投射著能量(光)的影像。開場時演員坐成一排,每個人開始從時間的遠古過去,追溯到此時此刻的演出當下,這個當下是現代都會的我們,不斷被時間追著跑,汲汲營營地在追求著自己也不知所以然的生命,然後忽然入口大門打開,出現了星際大戰中的黑武士,他跟身穿白衣、頭帶科技半面具,迷失在現代社會中的男主角,進行了一場黑白辯證的求道之旅。這是一個帶有導演自傳式的個人體悟,用戲劇、舞蹈、武術、音樂(歌唱、擊樂、吟唱…)及造型等方式,敘說著「七道門」的寓言式故事,這種方式,也相當類似於莫比斯之前在蘆洲李宅,演出的《十牛圖》中的十幅圖畫、十個故事,都是關於修行的不同階段、不同體悟。

但是在觀眾席,筆者實在一點也無法進入這趟旅程,因為當劇場成為道場,所有意義的指向,都只能朝唯一的真理,而渺小的我們,都只是在路途之中,這種單向性、早有答案的劇情,絲毫表現不了正邪一體、善惡混雜的人性,反而是一廂情願地,用善良光明來掩蓋醜陋邪惡,但劇場表現的是「真實」的世界,而不是「理想」的世界。

可是看著眾演員們臉上發光,單純賣力地用可愛的方式,全能劇場式地十八般武藝賣力展現,包括精緻的舞台、燈光、服裝、音樂、影像齊心配合,所有人眾心成城地完成這趟「無門之門」之真理之旅,也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誤闖門徒聚會,不得其門而入之外人。

劇場的功能很多,求道過程當然可以成立,譬如演出釋迦牟尼成道的故事,佛教信徒相當如沐春風,但是如果放在劇場藝術的範疇,藝術本身卻才是主體(而不是「道」),劇場要對話的,是劇場的形式與歷史,是劇場元素的使用與內容,是反映當下人們所存在的社會與生活,而透過如此種種所呼喚的,最後即使與求道過程殊途同歸,但是路徑絕對不同,所以,道場無法是劇場,但劇場卻可能「隱藏」道場。

《2012無門之門》

演出|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時間|2012/06/16 19:30
地點|台北市表演36房 頂樓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
面對國家揮之不去、充滿暴戾與壓殺的歷史記憶,以知識、行動或主義等各種形態存在的外來者「保羅」,就算可以創造童話,協助個人奇蹟般的一時逃亡,又豈能長久地撫平一切?
4月
25
2025
草草強化了阮劇團「回到地方與扎根地方」的屬性,相得益彰地站穩了其於台灣劇場、節慶生態的位置,也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於穩定基礎裡產生質變。
4月
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