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達悟母語及硬式搖滾,釋放被壓抑的自我──野東西《溯UNDO》絕種搖滾樂2022飛行演唱會
4月
11
2022
溯UNDO(野東西樂團提供/攝影子達)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76次瀏覽

施靜沂(專案評論人)


此次台東鐵花村的「絕種搖滾樂 LIVE 飛行演唱會」,以實體和直播進行。雖然沒有親蒞台東感受樂團現場,但透過 LINE MUSIC 僅需事先取票的免費線上直播觀演,可說只空出了一些時間,就靠著閱聽裝置在連假開始的夜晚,輕鬆享有「飛行」演唱會帶來之格外釋放的搖滾體驗。

十多年前,筆者剛成為日本搖滾樂團 X-JAPAN 的樂迷時,不認得幾個日文單字,卻常回放樂團的錄影帶、MV、專場演出的現場畫面等。當時的遠端搖滾體驗,已讓人感到整體視覺、曲風縈繞激烈美感的硬式搖滾,似乎更具備足夠的魅力跨越藩籬,於此串流音樂、資訊爆炸的時代讓人駐足鑑賞。

此刻,多少有些相似的音樂,也讓人在不大熟悉野東西樂團的作品時,慢慢開啟對樂團,及其達悟母語專輯的認識。


上半場──道地的硬式搖滾與兼顧形式、內容的反抗

點擊連結,進入「飛行」演唱會搖滾的時間與空間,彼方傳來快速的旋律、老練的硬搖滾編制——效果器的大量運用,結合鼓聲、電吉他與嘶吼的主唱。雖然歌詞是聽不懂的達悟語,但就如同過往接觸外國搖滾樂的經驗:聆聽當下,首先連結的常是旋律與節奏是否讓自己進入狀態,而非有無聽懂歌詞。在接連流暢的兩首調性類似、彼此連貫的〈蘭嶼幣 nizpi〉與〈請你滾 kigey mona〉中,對照達悟語歌詞,則讓人很快地從純粹欣賞、享受的角度,進入到歌詞描寫的情境。

如同我們過往所知,搖滾樂與反抗精神、族群議題有淵遠流長的連結。出自野東西樂團新專輯《溯UNDO》的這兩首歌,也攸關當代原住民族人不願說自己的語言、文化被稀釋、遺忘之心。專輯版本〈蘭嶼幣 nizpi〉的開頭,以效果器、電吉他搭配耆老族語吟唱,不違和地呈現前衛與些許悠遠之感,揭示達悟文化與搖滾元素或也能在音樂中互為主體。現場版本雖無耆老獻聲,但效果器、電吉他等樂器音色及鼓的表現更為豐富、暢快,演唱方面則與專輯版本相去不遠,都以具爆發力、野性的唱法,搖滾出潛藏於表層下激烈的情感波動。


溯UNDO(野東西樂團提供/攝影子達)


有在關注蘭嶼的人則會發現,專輯開宗明義的〈蘭嶼幣 nizpi〉一曲,似有若無地回應近幾年,小島與蔚為話題之區塊鏈、加密貨幣的連結【1】。然而,創作者梳理議題的方式卻非二元的 Yes or No,而是以創作作為提醒:在這個食衣住行育樂都離不開錢的年代,人們對錢的依賴可能遮蔽了生活本身,及許多更重要的事。副歌中以提高的音調、重複的歌詞與重唱族語單字「錢」(Nerih Bi),以凸顯人們想對抗的重複、積累的錢,讓你在乎、看到、想要的錢,讓人變得「為錢而生」【2】,甚至變得終日圍繞著「錢」打轉。以至:

  Ya Man Ta Wa Wu Nuo Da Wu(人和人之間的互動)

  Ya Ji Ma Ji Si Ling Si Ling(怎麼都沒有了溫度[怎麼連打招呼都不理會了])

當錢/利益在許多場合成為衡量事務的準繩,許多情況也趨於令人失望。〈蘭嶼幣 nizpi〉以堆疊於副歌的「錢」(Nerih Bi)再現這類的荒謬迴圈。然而,即使人們自知被利益綑綁、蒙蔽,但沒有「這些」,卻很難在當代社會活下去。類似之金錢、利益導致純樸不再的難言之恨,其實也不只是達悟族人的心聲。

若說〈蘭嶼幣 nizpi〉隱微指涉島嶼文化、社區變遷,接著的〈請你滾 kigey mona〉則相當「個人」。此曲調性承接前曲,情緒更強烈,嘶吼更明顯,鼓聲趨於酣暢淋漓。以歌詞對照現場演出,可以感受到把過往闖蕩都市時受過的氣都釋放出來的痛與爽。從首段「Ya Ma La Yi Ni Wa Si Gu Mu A Na」(我的名字已經被我丟的很遙遠)、「Gu Ma Ji Ta Mo Mo Lan Gu,Ya Jia Sing Ga」(我能清楚的看得見我的臉,我卻不認識我)的詞意可知,歌曲講述的,似為族人青年離家到外地闖蕩的歷程。即使族群平等與尊重的概念已漸為國人共識,但過往大半個世紀,離家的族人因身為少數而遭霸凌,以致越來越失去自己的樣貌,也是不爭的事實。全曲歌詞縈繞著衝突而寫,其中的咒罵對準霸凌、欺人者,族語歌詞則搭配英文的 I KNOW、I KNOW,或是以嘻哈元素,詼諧回應這首仗勢欺人的創作。

如此烈酒般的心情到了下一首歌,前張專輯的〈Terrorist〉,可明顯感到創作者的心境轉變。〈Terrorist〉以中文寫成,即使樂器眾聲喧嘩,但相較於族語新專輯的作品,此曲瀰漫著都會感的「冰冷與危險」,彷彿在城市找不到歸屬的(族)人,易於變成令人不安的恐怖份子/因子。如此不安與危殆,或與樂團後來溯源而上,從母語接地氣、找自己有關。

下半場──混酒般的感性、詼諧及與「上帝」的對話

演出到了中場與下半場,豐富突出的人聲表現蔚為亮點。出自《The Gates Shut Up》專輯的〈SHUT UP〉歌如其名,是回罵壞人的歌。重唱的嘶吼、轉音、破音等釋放的人聲,搭配鼓、吉他、貝斯,展演吵架與對欺人者的不甘示弱。「你還想唬誰 管好你的嘴 你還想唬誰 認識你丟臉」、「喔我的朋友 能不能想個辦法 就請你降低音量 到shut up」等口語的歌詞,也在與樂器的搖滾間,釋放出痛快回罵的爽度。根據樂團,此曲要獻給發動戰爭的國家領導人。接著,特別來賓——太陽下山樂團主唱聖杰所演唱的〈嘿!女孩〉,則以刻意濃厚的菸嗓,表達都會愛情的誘惑與危險。歌詞不長,但表裡不一、瀰漫謊言的氛圍頗與〈Terrorist〉相呼應。

 溯UNDO(野東西樂團提供/攝影子達)

接下來,看似正向的〈Bắt đầu từ nay〉(從現在開始),據說與不雅語言的訛音有關。但樂團填詞的結果卻形成勵志之歌,貼合越南語 Bắt đầu từ nay 的原意,讓團員不禁讚嘆語言的力量。歌中深層對話的歌詞,也從「只不過是自己內心與時間分出結果 你選擇逃避 我選擇留」、「Let It Go 你要走就走 帶走你的懦弱 別再影響我」,逐漸連結上心中的上帝。

整場演出來到倒數第二首的〈上帝 si ya ma ta do to〉時,激昂情緒與樂聲漸趨平緩;母語歌詞將人心脆弱直接告解、袒露於「上帝」面前:「A Fa Yi Mu Ba Ya Gen A Ma Ta Lou Dou」(救救我吧 上帝)、「Dao Mo Na Ba Ji Ta Ma Li Shih Ga Ran Wan Ran Na」(讓我看清楚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可謂從都市的痛苦闖蕩之姿,轉變為臣服宇宙、上帝。期盼心靈的洗滌,也盼讚美「主」之際,能獲得永恆的救贖與解脫。

如此感性、信仰與搖滾的連繫,讓人備感在外猛闖,溯流回家後的某種頓悟與迸發;即使不乏痛苦矛盾,但狂野嘶吼、向內挖掘之時,生命本身,或也在這樣的時光中,淬鍊出些許珍貴與值得寄託的什麼......,比如文化或音樂。


註解:

1、蘭嶼在2019年4月中旬發行了蘭嶼社區貨幣──達悟幣(Tao Coin),成為數位原住民示範場域,不過兩、三年來卻少有後續追蹤報導。

2、〈蘭嶼幣〉副歌歌詞如下:

Yi Na Na Nerih Bi Nerih Bi Nerih Bi Niou Ma Na Geng

(你們啊 錢啊 錢啊 錢啊 只想到錢[讓你在乎])

Yi Na Na Nerih Bi Nerih Bi Nerih Bi Niou Ma Ji Ta

(你們啊 錢啊 錢啊 錢啊 眼中都是 錢[讓你看到])

Yi Na Na Nerih Bi Nerih Bi Nerih Bi Niou A Ben

(你們啊 錢啊 錢啊 錢啊 緊抓著錢[讓你想要])

Yi Na Na Nerih Bi Nerih Bi Nerih Bi Niou Ga La Gan

(你們啊 錢啊 錢啊 錢啊 為錢而生)

3、編按:首圖與內文照片為野東西樂團 2022 /04/10 在蘭嶼東清村專場演出

《溯UNDO》

演出|野東西樂團(Wild Thing)
時間|2021/4/1 20:00
地點|台東鐵花村音樂聚落(實體)& LINE MUSIC(直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