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樸的暫停時間,海線音樂場景串連:「浮現祭2022」
2月
25
2022
滑動1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8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農曆年節尾聲,元宵節前,「浮現祭2022」於台中鰲峰山運動公園熱烈上演。兩日四個戶外舞台,加上講座、NTW 新台灣娛樂摔角聯盟合作的摔角戰區,及可報名的小旅行,浮現祭讓清水區的這兩日湧現音樂、人潮與年輕氣息。

音樂祭自1960年代末,逐漸在全世界開花結果,而在台灣也展現了獨特的面貌。當音樂祭所能提供的節日氣氛、充足的社交機會,和與音樂未必相關的體驗(non-musical experience),已被證實和聆聽音樂的經驗同等重要(Bowen and Daniels, 2005)【1】,浮現祭以質樸謙和的姿態,沒有太多華麗場景,卻串連了不同的音樂類型和場景,讓這些未必與音樂相關的體驗,有機會發生。這些體驗,可以是意料之外,需要和夥伴一起閃躲的一場雨,也可以是邊走邊看,對當地歷史及人文風情的理解,而今年的浮現祭,以上都囊括。

除了提供讓參與者更了解台中海線和清水的「冒險藏路小旅行」外,浮現祭的現場看板也提供了美食地圖,鼓勵參與者走一小段路,到清水市區用餐。清水街景,可由精緻的建築以及歷史悠久的公司商號,見其過往繁榮風情。除此之外,一般假日路過、並非特意前往浮現祭的觀眾,也有機會和音樂演出相遇。「冒險」舞台,位於鰲峰山公園的競合體驗遊戲場,是民眾可以免費觀看的舞台,許多台中在地樂團,包含「最後一擊」、「OBSESS」、「BIKE」等,也在這兩日接連於「冒險」舞台演出。除了可由上而下俯瞰舞台的觀景平台,附近的遊樂設施、運動器材、草皮,也成了參與音樂節與假日踏親民眾的匯集之處,於是家庭、幼童、長者、與年少成群的聽團男女,譜成一音樂演出與生活結合的風景,他們此時皆相遇。


溢出日常的音樂祭魅力

第一天「浮現」舞台的壓軸演出,是來自台中,於故鄉演出,成軍已十六年的金屬樂團「血肉果汁機」。他們演出數首2021年發行的專輯《GOLDEN 太子 BRO》中歌曲,而許多首內容皆與台中相關,從〈太子哥〉對台中的稱讚「I love my 故鄉 我都稱讚它是 nice city / I love my 璀璨台中 it's classic」,可見一斑。當晚血肉果汁機的演出,精準霸氣如往常,而台下的觀眾反應極為熱烈,齊唱、衝撞。在歌曲間,血肉果汁機還不忘提醒觀眾口罩要戴好。是啊,兩年餘,已習慣口罩、酒精消毒、量體溫的音樂祭參與者們,仍然處於一個疫情的世代,只是我們或許已經活出了「新常態」。而主辦單位,或許也已習慣要因應疫情變化,準備諸多備案。

血肉果汁機的死忠粉絲,或許已經跟了他們十多年,而「清水」舞台的演出者,則是相當不同的一群人。位於「浮現」和「光景」兩個大舞台聯繫的道路途中,許多年輕,且被不同樂種和流行文化形態孕育長大的樂迷,集中在較小的「清水」舞台。

除了第一天許多嘻哈音樂人,包含「小卡比」、「潮州土狗」,以及台中在地的「西屯純愛組」等連番上場,第二天,更有與 MUSiC GEAR 音樂聚聯合企劃的「GO! GO! IDOL FEST」偶像舞台,將許多「地下偶像」帶到浮現祭。這些地下偶像,大多為團體,且與日本偶像文化場景有內容和形式上的連結,以「姬Revolt」為例,四位團員以反叛的公主形象為人物設定,融合金屬死腔、龐克、歌德搖滾元素、舞蹈及一身黑的短裙裝扮,在演出之餘也不忘介紹她們在團裡的名字,與其背後的故事,下台之後,也見粉絲排隊守候,簽名合影。

從Becker的次文化理論觀之,會發現地下偶像、大嘻哈時代的參賽者,與「浮現」舞台的搖滾樂團,恐怕皆屬不同的藝術世界(Art Worlds),但這些不同的世界在浮現祭碰撞,而文化場景如水匯流,亦帶來新的感官體驗。從社交到節日氣氛,在音樂祭能夠為參與者提供的諸多體驗裡,「分離體驗」(The separation experience)較少被討論。分離體驗,和於 Falassi(1987)所說的「暫停時間」(Timeout of time)【2】類似,指的是被視為超出常規的時間,這樣的時間,為人們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感受和行為空間,也激發自我反思的機會。分離體驗提供了一個環境,讓​​參與者脫離日常生活,探索理解自己的新方式,在舊的關係裡找尋新的可能,也讓自己對感知世界的新方式持開放態度,這些都可以是正面的經歷。

浮現祭,或許沒有許多音樂節鋪天蓋地的宣傳,也沒有嶄新的虛擬整合演出模式,但真切地提供了參與者「暫停時間」。參與者戴上音樂祭手環的那一秒,彷彿也進入一個不同的時空,遊走於舞台中,於清水吃米糕,抑或跟著小旅行遊歷的我們,在海線已串聯的音樂場景中,有幾秒鐘脫離了日常生活。

註釋:
1、H. Bowen, Margaret J. Daniels. (2005). Does the Music Matter? Motivations for Attending a Music Festival.
2、Falassi, A. (1987). Time out of Time: Essays on the Festival.

《浮現祭2022》

演出|浮現祭2022
時間|2022/02/12- 02/13
地點|台中鰲峰山運動公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