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缺席的)台北大師新秀音樂節《大師巨星音樂會》
8月
31
2023
大師巨星音樂會(TMAF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0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今年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的室內樂音樂會,由學員與教師所組成的銅管重奏打開序幕,也是今晚唯一一組由指揮帶領的曲目,第一曲演奏的狄卡〈信號曲〉,低音聲部展現了較為優秀的音色彈性,但全團的融合性尚未調和至理想的狀態,所呈現的表現也未能帶領觀眾入勝,仍需要透過指揮史拉特金的提示,才能給予曲畢的掌聲,彷彿全場對於開場的有更石破天驚的期待。

第二曲的史特勞斯《玫瑰騎士組曲》對於筆者而言,雖然在力度收放上,團員皆展現了優秀的演奏功力,但就音樂上仍然缺乏了歌唱性還有趣味性,當音樂僅呈現單純旋律,卻少了其中的玩味時,就算音樂家演奏的作品是改編自偉大作曲家的名作,也仍然與一般的娛樂音樂差異無幾,加上重奏配合了指揮,降低了許多應被呈現的室內樂感,少了團員彼此等待,聆聽呼吸的機會,雖然呈現的結果是整齊劃一的,音樂卻也增加了一些生硬。樂手要真正進入狀況,要等到安可的柯普蘭《平凡人的號角》,展現出標準的美式絢爛而飽滿的銅管音色,在力度最高的片段,音色也猶如巨木樹立在舞台上,填滿整個音樂廳,為前兩曲的不完美扳回一城,就算是當中的小失誤也讓作品瑕不掩瑜。 

緊接在後的畢琪《長笛與弦樂四重奏的主題與變奏》自樂曲一開頭,便給聽眾一種輕卻濃的質地,雖然演奏家並非固定合作的室內樂組合,卻都是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但這組高手並沒有透過音樂表現自己的技法,相互較勁,反而能聽見音樂家相當克制,不經意卻讓音樂表現出溫吞,在快板當中,音樂家也藉由自己聲部的旋律線,做出合宜的發揮,而又適時地展現優雅的氣質,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長笛演奏家艾蜜莉・貝儂在快板的音樂中,仍然能夠表現出極度連音(Legato)的快吐,讓音樂在容易浮動的快板中,仍能透過演奏家的技巧,使得張力得以疊加,使音樂得以越發展越深。 

下半場開頭的莫札特《鋼琴與木管五重奏》的表現則沒能維持上半場的精彩,雖然演奏家也各個鼎鼎大名,但卻沒能夠展現理想室內樂組合的均衡,其中雙簧管演奏家戈登・杭特明顯沒能表現出其最好的狀態,這也導致音樂呈現上也顯得有些不夠乾脆,雖然音樂家們用樂句來彼此呼應,但卻沒能達到理想的層次感。年輕鋼琴家林易的演奏也能感受到當戰戰兢兢,幾位音樂家皆因此沒能完全奔放,頗為可惜聚集了如此黃金的木管重奏陣容,但將音樂家的演奏獨立來看,單簧管演奏家溫徹・富赫斯與法國號演奏家艾瑞克.洛斯基的表現還是相當出色。 

替本場音樂會收尾的穆斯托年《第二號弦樂九重奏》,則是當晚的另一亮點,卻和上半場壓軸的五重奏呈現完全不同的風貌。九位音樂家各個都火力全開,在前曲莫札特的襯托下,每位音樂家的演奏更顯得奔放自如,奔放的演奏下,音樂家也能對音樂上的細微變化更加明顯的掌握,最令筆者深刻的,是八位音樂家能共同織出一個無止盡的長樂句,卻又能盡責地控制當中關鍵的小元素,讓聽眾可以同時領略音樂的微與巨。另外慢板樂章全體緩慢地擺盪、擴張,僅八人的演奏也令筆者想起華格納歌劇《萊茵黃金》的前奏。 

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近幾年辦得有聲有色,無論是實質的教育意義、觀眾的注目、國際能見度,加上政府與企業鉅額的補助與贊助,均可視為表演藝術教育計劃的表率,雖然兩年前音樂節挺過了疫情,但今年卻因創辦人小提琴家林昭亮陷入Metoo風波,卻迎來了更嚴峻的打擊,「取消文化」也明顯呈現在票房上。

音樂節的官方聲明表示,林昭亮與其妻何瑞燕將不再參與未來音樂節的一切事務,音樂節也將遴選新任負責人,並且執行組織變革,以筆者有限的想像,還是認為社會大眾很難不將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與林昭亮劃上等號,就算今年臨陣上崗頂替了音樂節的藝術總監的是名指揮家史拉特金,但比起籌組一群頂尖音樂家齊聚一堂、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一同響應,匯集社會資源投注在一個音樂教育項目上,並且讓其發生在台灣,應更是數倍的難題。要使榮景依舊,讓已投注在音樂與藝術教育的資源可以不轉移至其他領域,除了是大師新秀音樂節新任執行團隊之外,也是每一位台灣音樂家須思考與努力的命題。

《大師巨星音樂會》

演出|小提琴:詹曉昀、原田幸一郎、黃欣、伊利亞.卡勒、吉田南、喬爾.斯米諾夫。中提琴:貝絲.固特曼.周、黃心芸、蔡士賢。大提琴:洪本倫、馬克.科索爾、上地彩門。低音提琴:哈洛德.霍爾.羅賓森。長笛:艾蜜莉.貝儂。雙簧管:戈登.杭特。單簧管:溫徹.富赫斯。低音管:史帝芬.保羅森。法國號:艾瑞克.洛斯基。小號:伊斯堤邦.巴塔揚。長號:肯尼斯.湯普金斯。低音號:藤田敬介。鋼琴:林易
時間|2023/08/09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
她那綿延溫暖的歌唱線條,串連著既清楚又充滿顏色的咬字。她用心鑽研出的文學底韻和多年嚴以律己所修鍊出的演唱技巧,透過今晚舒曼的音樂詮釋,完美展現。
5月
30
2025
雖然音樂在整部作品裡如此重要,但也少有角色或劇情引導觀眾留心聽覺,讓音樂始終停留在背景。在這些情形下,那「音樂與情緒關係」的感知與想像之訓練,也因此大打折扣。
5月
28
2025
這場音樂會以久石讓的經典動畫配樂為主軸,將現代與爵士、跨界與流行的語彙巧妙融合,帶領觀眾走入一扇通往「絕對」音樂世界的大門。
5月
21
2025
在呂紹嘉的帶領下,器樂聲部間的合作,如行雲流水般的流暢,各個器樂的獨奏段落,也精彩得令人目不暇給。NSO好似站在山巔的巨人,以其虛懷若谷的心境,用蕭斯塔柯維契的音樂,帶著觀眾一起經歷了一場帶了點魔幻氛圍的音樂旅程。
5月
20
2025
然而若對照團隊宣稱的「讓故事不再凝止於船難時刻」,本作恰恰陷入另一種凝視困境:當所有藝術手段都服務於「重現」而非「重構」,當形式實驗壓倒敘事深度,歷史記憶反而被禁錮在當代劇場的美學裝置中。
5月
13
2025
王群婷的音樂語彙不拘泥傳統,著重的是聲響結構和情感氛圍。透過簡潔但深刻的旋律、自由而具彈性的即興、營造出精緻而具詩意的聆聽效果。這使她的創作既保有個人特色,也能和當代即興音樂對話。
5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