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靈魂丈量科技的創作《物》第一階段&《地平面以下》第二階段
12月
09
2015
物(顏翠萱 攝,黃翊工作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0次瀏覽
余俐穎(劇場工作者)

還記得 2013 年首度在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展中看見《黃翊與庫卡》的錄像,當時只覺得「機器手臂與男子共舞的畫面實在太怪異了!」而駐足看完整支影片,並無感地端詳那位隔離在展場中橙色的庫卡先生,完全不知道自己將在一年後被這隻由靈魂餵養的機器手臂震懾。後來先是在劇場和《量身訂做》與《地平面以下》第一階段相遇了,那是在實驗劇場玩得最起勁的第一次。當時的《地平面以下》還很簡單,只由舞者胡鑑與投影、以及鳥兒的剪影進行一段小小的演出,但生動的畫面至今仍印象深刻。

這次的《地平面以下》在組成元素上變得相當豐富,發展得更趨完整,除了更為複雜的投影互動外,還分別帶入雙人關係的劇情及非常走心的配樂。作品延續第一階段,以單人為主的人影對話開場,先由燈光打出舞者的剪影,接著由投影變出許多分身與舞者、現場的影子進行互動,營造出內心的自我拉扯;雙人關係的對話則由舞台上的男女舞者互動,同時與投影交錯,男舞者不時自女舞者身上抽出自己的影子,女舞者則在擁抱男舞者的同時,瞬間變成男舞者的影子等等,在雙方影像的交錯下,看見彼此在關係中所投射的自我。本次的影像由日本影像大師黑川良一持續操刀,一貫單色、簡潔的風格,與人影之間沉靜的對話非常契合,但相較第一階段的雙投影,這次的單投反而比較沒那麼「地平面底下」(當然本作品應該指的是人與影的關係);又由於這次與投影的互動變得較多,明顯感受到舞者必須分神來抓與影像的cue點,使得現場的舞者與幕上的影像有點被切割開來,演出的氛圍反而沒有第一階段來的整體。配樂部分則是我認為這次呈現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由荷蘭室內合唱團配唱的詩歌,讓所有的人影關係轉為更鮮明而立體的存在,為依附的影子注入主體的靈魂。

另一個新的呈現為第一階段的《物》,還沒進劇場觀賞就先被前導影片驚喜,影片中,舞者以手指輕觸對方的肩,卻是發出玻璃的聲音!如題所指,《物》即是一個嘗試將人「擬物化」的作品:以人的本質表現出物的狀態,或者反過來說,是藉人對物的定義,來詮釋人的狀態。比方其中以翻開書頁來象徵瞭解的開始、以門的開關來象徵接受與拒絕等。整段演出由四位舞者進行成雙的互動,以每一個動作精確地與物件的「配音」同步,用聲音將觀眾帶到《物》的世界裡。也許是才在實驗的第一階段,嘗試的關係僅止於兩個人,但仍看得出編舞家對於舞台的走位安排非常用心,當其中一對正在表現擬物化的關係時,另一對便會提著喇叭跟隨著走位,不僅營造出聲音的層次感,也使舞台不因留白而顯得空洞。另外,又以舞者林柔雯的肢體狀態與整個音軌最為密合,好幾次讓人產生「究竟是一個物在說著人話?(擬人)」還是「一個進入到物的狀態的人?(擬物)」的錯覺,滿足每次觀賞黃翊作品時,可以輕易將人與科技之間的界線幾乎抹去的快感。不過其中一段以鋼琴為擬物主題的雙人舞中,卻稍稍有感覺到舞者彼此在數拍子,似乎有落了一兩個琴音的cue點,但舞者仍能夠接續精準地完成整段演出,實在令人佩服地五體投地。同時也為這小小的「錯音」感到安心,無論機器再怎麼計算精密,表演藝術還是因人而有生命。

這次的兩段呈現依舊維持黃翊工作室+「量身訂做」的水準,以精密計算的技術來進行肢體的精心設計,《物》精準的「身體配音」不僅成功地切換了觀眾的視角,更帶觀眾從人的世界跨入物的世界中,顛覆了觀賞舞蹈作品的經驗 (看著控台螢幕與舞者如同wifi連線一般也非常有趣);而《地平面以下》以打著由日本大師黑川良一操刀的數位影像,很容易讓人期待視覺上的突破,影像雖確實較第一階段豐富,但因舞者和投影的搭配較沒有第一次來的縝密,反而需要仰賴音樂維持情緒張力。

很喜歡每次「參與」黃翊工作室+的實驗/演出,雖然演出的時間不長,但他的作品總能讓人在驚喜的同時靜下來,重新爬梳觀看世界的脈絡與角度。在臺灣,藝術家願意持續無私地分享階段性的創作成果,是十分勇敢的,因為對大部分觀眾而言,好像「不完整」、「不完美」的作品就不該花錢觀賞 (不過這次五場演出早早便完售,顯示臺灣觀眾小有進步);又雖然越來越多藝術家與觀眾樂於進行溝通與互動,但如何能藉坦誠地揭露自己的不完整,進而接受彼此的不完美,使藝術創作的尺能夠越量越真,也還是一項艱難的挑戰。演出最後播放了一段工作室影像,可以從中看到黃翊對臺灣現階段的表演藝術環境表達許多的無奈。當藝術家與觀眾都試圖靠近彼此時,臺灣是否願意營造一個專業且友善的環境來支持?恐怕是需要更多的靈魂才能丈量出答案。

《物》

演出|黃翊工作室
時間|2015/12/06 14:45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物」不僅僅是美學形式與內容的陳述,是表演或自我技術的譬喻,也是生存狀態的體現,環環相扣建立起無懈可擊的世界。矛盾的是,我卻感覺這樣自我完備的世界開始收斂,似乎自我指涉太過強烈而開始缺乏對外的連結,太過乾淨合理而缺乏驚喜。(陳代樾)
1月
04
2016
聲音或音樂,過往即便在舞蹈作品中,也總被視為時間、節奏、速度、韻律、情感、甚或寂靜之延伸,卻在黃翊《物》與葉名樺《寂靜敲門》等相關作品脈絡中,被突顯了其方向性、空間感(不在單只是包覆性的環繞音響而已)等行動之可能。(白斐嵐)
12月
28
201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