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 2013 年首度在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展中看見《黃翊與庫卡》的錄像,當時只覺得「機器手臂與男子共舞的畫面實在太怪異了!」而駐足看完整支影片,並無感地端詳那位隔離在展場中橙色的庫卡先生,完全不知道自己將在一年後被這隻由靈魂餵養的機器手臂震懾。後來先是在劇場和《量身訂做》與《地平面以下》第一階段相遇了,那是在實驗劇場玩得最起勁的第一次。當時的《地平面以下》還很簡單,只由舞者胡鑑與投影、以及鳥兒的剪影進行一段小小的演出,但生動的畫面至今仍印象深刻。
這次的《地平面以下》在組成元素上變得相當豐富,發展得更趨完整,除了更為複雜的投影互動外,還分別帶入雙人關係的劇情及非常走心的配樂。作品延續第一階段,以單人為主的人影對話開場,先由燈光打出舞者的剪影,接著由投影變出許多分身與舞者、現場的影子進行互動,營造出內心的自我拉扯;雙人關係的對話則由舞台上的男女舞者互動,同時與投影交錯,男舞者不時自女舞者身上抽出自己的影子,女舞者則在擁抱男舞者的同時,瞬間變成男舞者的影子等等,在雙方影像的交錯下,看見彼此在關係中所投射的自我。本次的影像由日本影像大師黑川良一持續操刀,一貫單色、簡潔的風格,與人影之間沉靜的對話非常契合,但相較第一階段的雙投影,這次的單投反而比較沒那麼「地平面底下」(當然本作品應該指的是人與影的關係);又由於這次與投影的互動變得較多,明顯感受到舞者必須分神來抓與影像的cue點,使得現場的舞者與幕上的影像有點被切割開來,演出的氛圍反而沒有第一階段來的整體。配樂部分則是我認為這次呈現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由荷蘭室內合唱團配唱的詩歌,讓所有的人影關係轉為更鮮明而立體的存在,為依附的影子注入主體的靈魂。
另一個新的呈現為第一階段的《物》,還沒進劇場觀賞就先被前導影片驚喜,影片中,舞者以手指輕觸對方的肩,卻是發出玻璃的聲音!如題所指,《物》即是一個嘗試將人「擬物化」的作品:以人的本質表現出物的狀態,或者反過來說,是藉人對物的定義,來詮釋人的狀態。比方其中以翻開書頁來象徵瞭解的開始、以門的開關來象徵接受與拒絕等。整段演出由四位舞者進行成雙的互動,以每一個動作精確地與物件的「配音」同步,用聲音將觀眾帶到《物》的世界裡。也許是才在實驗的第一階段,嘗試的關係僅止於兩個人,但仍看得出編舞家對於舞台的走位安排非常用心,當其中一對正在表現擬物化的關係時,另一對便會提著喇叭跟隨著走位,不僅營造出聲音的層次感,也使舞台不因留白而顯得空洞。另外,又以舞者林柔雯的肢體狀態與整個音軌最為密合,好幾次讓人產生「究竟是一個物在說著人話?(擬人)」還是「一個進入到物的狀態的人?(擬物)」的錯覺,滿足每次觀賞黃翊作品時,可以輕易將人與科技之間的界線幾乎抹去的快感。不過其中一段以鋼琴為擬物主題的雙人舞中,卻稍稍有感覺到舞者彼此在數拍子,似乎有落了一兩個琴音的cue點,但舞者仍能夠接續精準地完成整段演出,實在令人佩服地五體投地。同時也為這小小的「錯音」感到安心,無論機器再怎麼計算精密,表演藝術還是因人而有生命。
這次的兩段呈現依舊維持黃翊工作室+「量身訂做」的水準,以精密計算的技術來進行肢體的精心設計,《物》精準的「身體配音」不僅成功地切換了觀眾的視角,更帶觀眾從人的世界跨入物的世界中,顛覆了觀賞舞蹈作品的經驗 (看著控台螢幕與舞者如同wifi連線一般也非常有趣);而《地平面以下》以打著由日本大師黑川良一操刀的數位影像,很容易讓人期待視覺上的突破,影像雖確實較第一階段豐富,但因舞者和投影的搭配較沒有第一次來的縝密,反而需要仰賴音樂維持情緒張力。
很喜歡每次「參與」黃翊工作室+的實驗/演出,雖然演出的時間不長,但他的作品總能讓人在驚喜的同時靜下來,重新爬梳觀看世界的脈絡與角度。在臺灣,藝術家願意持續無私地分享階段性的創作成果,是十分勇敢的,因為對大部分觀眾而言,好像「不完整」、「不完美」的作品就不該花錢觀賞 (不過這次五場演出早早便完售,顯示臺灣觀眾小有進步);又雖然越來越多藝術家與觀眾樂於進行溝通與互動,但如何能藉坦誠地揭露自己的不完整,進而接受彼此的不完美,使藝術創作的尺能夠越量越真,也還是一項艱難的挑戰。演出最後播放了一段工作室影像,可以從中看到黃翊對臺灣現階段的表演藝術環境表達許多的無奈。當藝術家與觀眾都試圖靠近彼此時,臺灣是否願意營造一個專業且友善的環境來支持?恐怕是需要更多的靈魂才能丈量出答案。
《物》
演出|黃翊工作室
時間|2015/12/06 14:45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