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聲音之動靜重新聽見舞蹈《物》第一階段、《寂靜敲門》
12月
28
2015
物 第一階段(黃翊工作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4次瀏覽
白斐嵐(專案評論人)

2015/12/06 16:00

在這種喧譁的年代,所謂「跨界」早已從前衛成了日常。跨媒材、跨種類、跨文化、跨語彙、跨形式、跨文本,凡事皆能跨。至於各種我們所能理解的邊界,無論台上台下,演出者與觀者,真實與虛擬,戲中戲外,更自是非打破不可。於是,舞蹈、裝置藝術、錄像、聲音、劇場,有時竟也難以區分。2015年深秋初冬,黃翊《物》第一階段呈現與松菸LAB創意實驗室演出葉名樺《寂靜敲門》,竟不約而同地以聲音摸索了舞蹈之不同可能。其對聲音之探究,更較許多以聲音為主題的創作演出要來得深刻許多。

黃翊作為兩廳院首屆駐館藝術家,於【舞蹈秋天】推出的上半場階段性作品雖以《物》為題,其中關鍵主角卻是「聲音」。或該說,「物」之所以為「物」,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聲音(「物」的動靜之音)。聲音某種程度決定了我們辨認物之線索,連帶延伸成了我們理解周遭世界的方式。於是當聲音被錯置──如創作者於節目單所言──且從物身上剝除,嵌合於四名舞者(由胡鑑、林柔雯、陳韋安、黃翊演出)每個細膩動作之中,自然而然也挑戰了我們對於眼前所見之認知。

首先,四名舞者在黑暗中緩步,拖著四個揚聲器從深處走出,揚聲器傳出的低鳴摩擦音,正如物件(自身)拖曳聲。接著,舞者開始動作。這時昏暗燈光卻也放大了我們聽覺敏銳度,讓我們更試圖要捕捉舞者動作的聲音;然而那清楚傳至我們耳中、緊密配合著動作細節的,卻非舞蹈動作聲響,而是透過揚聲器發出的預錄物體聲。有時聲音吻合身體與動作質感(如衣物吹動摩擦聲);有時似無關聯(如關門、齒輪轉動、開瓶塞、卡榫接合等,另各人對聲音感受不同,或有不同想像,儘管事後得知創作者於演後座談有提及這些聲音的原型出處,但既然已將聲音在錯置概念下重現,自然也給了觀眾自由詮釋的空間);有時甚至以如動物般低沉怒吼,呼應著舞者困獸般的對峙戰鬥,更讓身旁另兩名舞者一同拿著揚聲器,讓聲音跟著動作一同在空間中前進後退。當聲音從原身之「物」剝落,與另一種身體動作結合,雙方也就順勢脫離了本身既定之身分,產生了新的意義。

在物件聲或動物模擬聲之外,《物》且插入一小段由樂器所演奏的抽象聲音(所謂音樂)。儘管不若物件聲音那麼「寫實」,這些以鋼琴彈奏的調性不合諧單音與音程,同樣試圖以自身抽象方式表現動作,為舞者身體配上新聲音,如泛音之延續游離、琵音滑音之快速流轉等。試圖在拆解重組後,用聲音仿擬身體在空間的動作與移動,為物之聲音帶出另一層意義,自然也讓身體每個動作(作為聲音之新「宿主」),有了另一種被理解、被界定的方式。

黃翊在與音樂設計尊室安的合作下,《物》從聲音切入舞蹈,無疑地帶出了從聽覺感受舞蹈之可能。只是既然作為「階段呈現」,在概念的觸發下實點出了更多尚待發掘的面向。而如何在觀念闡明後,依然能藉由結構編排,讓觀念得到更深刻、更完整的發揮,或許是接下來階段可繼續嘗試之處。本作雖大致分為「物件音、模擬動物音、鋼琴音、物件音結合舞者現場音、靜止無聲」等段落,但彼此間較像是並排式的陳列,而少了相互堆疊延續之全景勾勒。概念儘管有趣,卻難以持續。此外,在末段寂靜無聲之際,觀眾的身體移動聲、衣物摩擦聲、咳嗽聲,呼吸聲等(同樣在昏暗燈光與一片寂靜中被放大),竟有意無意地成了另一種「聲音-動作」之錯置象徵,只可惜這現場音倒被隔絕於舞台那隱形的第四面(隔音)強之外,無緣加入這場排列組合之局。

葉名樺於松菸LAB創意實驗室推出的多年沉潛之作《寂靜敲門》,不若黃翊《物》終聲音與身體動作的緊密連結,反而在時而平行、時而交融間,鋪陳了鬆散卻連綿的場域氛圍。長達三小時的舞作,伴隨著天光流轉,讓這承載著歲月的舊建築,成了看似與世隔絕卻有與之呼應的微妙空間。舞台與觀眾席完全疊合,無從聚焦卻又隨處是視野,不禁令人想起驫舞劇場(同樣也是葉名樺所屬舞團)2011年作品《繼承者》。同樣的空廣舊建築(華山),舞者甚至觀者四處遊走,現場更有由聲音團隊Volume-Collectif(成員為Yannick Dauby、Hughes Germain、 Christophe Havard、蔡宛璇)放置的保麗龍球發聲器散落四周,打造了更為細緻的環繞音響。數年之後,葉名樺《寂靜敲門》雖延續了與《繼承者》類似的形式概念,卻將創作操作之痕跡隱沒,任由一切美學企圖消散,化為留待觀眾循跡探訪的線索,讓此作更顯一氣呵成不留鑿痕。

《寂靜敲門》的演出場地並非方正格局,四處充滿視覺死角,轉角之外另有隔間轉角,就連原本放置於空間一端的投影屏幕,有時也在搬移間切割空間,於顯影成影之際也成了另一種視覺屏障。葉名樺與陳武康兩名舞者,加上梵音歌者Mark van Tongeren,三人各自在空間遊走,往往一方動作沉靜後,接續另一方開始緩慢行動,觀眾因此開始在空間中追隨著任何可能的風吹草動。但在有限的視野下,那些看不見的地方只能用聽覺感受,一旦有動靜聲響從後方某角落傳出(無論是現場演出者發出的聲音、觀眾的聲音、或是從幾台揚聲器傳出的聲音),便馬上觸動了在場觀眾的敏感神經,隨即以轉身作回應,以視線尋蹤跡。這些動靜聲響有時乃有所本,有時卻是無中生有;有時你聽見畫面,有時你看見聲音,為此空間帶來了或虛或實的隱晦不明。有些時候,聲音更成了多層次的隱喻,與在場各種蛛絲馬跡互相回應,如被刻意擴音放大的翻書聲、石頭敲擊聲對應的滴水聲(而場地一隅正有塊逐漸消融的巨冰石)等。甚至是在Mark van Tongeren梵音吟唱後,陳武康以喉音肉聲仿擬──若說梵音是對天地之音的仿擬,那在這裡的肉聲回應,竟成了雙重仿擬,再度呼應了窗外窗內、戲裡戲外、現實幻境彼此之間的層層對應。

聲音或音樂,過往即便在舞蹈作品中,也總被視為時間、節奏、速度、韻律、情感、甚或寂靜之延伸,近來卻在如黃翊《物》與葉名樺《寂靜敲門》等相關作品脈絡中,被突顯了其方向性、空間感(不在單只是包覆性的環繞音響而已)等行動之可能。從有形的動、視覺的動,擴展到無形的動、聽覺的動,也許也讓舞蹈得以被重新定義。

《物》

演出|葉名樺《寂靜敲門》
時間|
地點|台北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物」不僅僅是美學形式與內容的陳述,是表演或自我技術的譬喻,也是生存狀態的體現,環環相扣建立起無懈可擊的世界。矛盾的是,我卻感覺這樣自我完備的世界開始收斂,似乎自我指涉太過強烈而開始缺乏對外的連結,太過乾淨合理而缺乏驚喜。(陳代樾)
1月
04
2016
《物》精準的「身體配音」不僅成功地切換了觀眾的視角,更帶觀眾從人的世界跨入物的世界中,顛覆了觀賞舞蹈作品的經驗);《地平面以下》以打著由日本大師黑川良一操刀的數位影像,很容易讓人期待視覺上的突破。 (余俐穎)
12月
09
2015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10月
08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
《我忘記舉手》藉由樂齡族群、青年族群及青壯年族群,讓觀眾重新反思人生階段所面臨的議題,具教育意涵以及人生觀,探討人生哲理……
10月
07
2024
做為後進的創作發表平台,賴翠霜的「獨自跳舞」舞蹈創作平台提出了自編自跳的條件,並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對新手編創者的挑戰,而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展演之處確實有別於其它編創平台。
9月
24
2024
人生如戲,信者得救。人可以被符號迷惑,但一個簡單的動作又可以令一切淪陷,強制排卵確實是宗教般瘋狂的行為。
9月
17
2024
他針對當代身體雕塑與城市風景的疊合與擴張,嘗試在物像與想像的透視中,以凝視手法來延展其作品有限性的通透之作。
9月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