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土是故鄉調——朱宗慶2019擊樂劇場《泥巴》
12月
04
2019
泥巴(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攝影顏歸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4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打擊樂——和歌唱同樣是人類歷史中最古老原始的音樂型態,至今仍和我們的生活緊密地結合:凡舉走路、碰觸事物,甚至是心跳,這些有序或無序的聲響都可視為打擊樂音的一部分。這些聲響的原始性、普遍性,最能夠喚醒眾人心裡的共同情治。而這次,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全新製作《泥巴》,將每個人潛在的打擊細胞與臺灣的世代記憶結合,製成了一部滿懷土地情感的音樂劇場。

《泥巴》的故事取材於陶瓷公司董事長林光清及他的家鄉苗栗蘆竹湳的家族故事。在當時,許多成長於農村的人,為了追求理想而離鄉背井到大城市「打拼」,卻又滿心地懷念家鄉。《泥巴》即是在這樣的複雜情懷下發展開枝的。

說是音樂劇場,但其實《泥巴》並沒有實際的完整故事線,每個段落反倒是像不同的情境凝視(如起厝的過程、離鄉的打拼)。朱宗慶的前一製作《木蘭》的原始文本是家喻戶曉的,因此即使抽去故事軸線而只雕琢特定場景,觀眾依然能在心中自行填入故事架構。但相同的手法搬到《泥巴》,對於不同世代的觀眾,則少了一層共感(如出生、成長於都市,對於農村的印象遙遠而陌生,八年級後段生的我),對於此製作就僅僅流於消逝世代的緬懷而已。但即使如此,當我們捨棄「音樂劇場」刁鑽的定義,而是視《泥巴》為複合式的音樂作品,當中的音樂元素便足以使人感動萬分。

擊樂最有利之處在於:敲擊的節奏、韻律是最單純的音樂型態,觀眾不必具有任何的音樂知識背景,即能被敲擊的聲響緊緊地抓住內心。同時,木琴、鐵琴等鍵盤樂器能奏出旋律與和聲,可以用來模仿歌唱的旋律、抑或是描繪更深層的人類情感。僅僅透過節奏——旋律兩者的相輔相成,音樂的所有面向便幾乎無所不包了。在這裡,僅僅是將「泥土」、與「世代記憶」兩者與音樂揉合,《泥巴》的成功元素已然成形。

《泥巴》中音樂的百變面向,其一是「非樂器/傳統元素的音樂化」:如在第一段中,磚頭、與蘆竹湳泥土製的陶壺被當作樂器敲擊聲響,時而應和演員的對話,甚至以交互獨奏、齊奏的方式模仿了群體談笑風聲的樣貌……;而在年輕的男子離鄉打拼的場景,樂手「奔跑」的韻律腳步聲亦成為有序的音樂,成為該段落的核心元素;之後的淘沙高低音聲響,乃至於水桶打擊的大齊奏更是使人驚艷萬分。《泥巴》喚醒了這些歷史、文化、生活裡元素的音樂潛能,透過樂音讓聽眾重新喚醒自己沈睡的過往回憶與底蘊。

第二,是樂器倒過來模仿自然的「反向模仿」:如前段提到的陶壺(精確地說,是仿巫毒鼓 ùdù)模仿村里眾人的閒話家常、奔跑段落也中用了類似風箱的器具仿聲男子疲累的喘息;隨後小鼓以其響弦緊實的聲音取代了真實的奔跑踏步聲,奏出結實如重踏在地的響亮聲響。至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曲家對於樂器聲音的創造力與聯想力,同時也對演奏家製造多元聲響的能力欽佩有加。

最後,則是「音樂對抽象概念的描繪能力」:兩臺如烽火臺般高架著的雙層樂器架,頂端有人演奏著氣勢萬鈞的鼓組,底下配著大量群眾接替敲擊鑼等器樂,樂器臺不斷地在舞臺上環繞、形成了情緒高亢的張力——好似象徵著造房時的艱辛與勞動。而貫穿作品的另一元素「月亮」則藏在舞臺較深處,用輕柔溫和的樂音代表了農村夜晚的靜謐與溫柔。

在最後的段落,演奏家開始齊聲歌唱,兩個古老的音樂元素終於交會,唱和著本劇的高潮「上樑」,讓《泥巴》重新總結在普世的土地連結情感之中。音樂的多種風貌幾乎都被巧妙地交錯運用,形成了一個裡外兼備的作品。

不過,在《泥巴》中的音樂力有未逮的(也或許是作曲家巧妙避免的),是音樂輔佐敘事的能力。基於本身的特性,音樂或許並不適合作為敘事的工具,歷史上諸多的純器樂作品如理查史特勞斯《唐璜》(R. Strauss: Don Juan, Op. 20)、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P. I. Tchaikovsky: Romeo and Juliet, TH 42)等經典作品都無法完整呈現線性的敘事側面。但在《泥巴》中確實有純然的對白與自述,倘若音樂適時地在伴奏與主奏之間切換身份,搭配完整的故事線便會成為一個相當良好的敘事型音樂演出:如荀白克的《華沙生還者》(A. Schoenberg: A Survivor from Warsaw, Op. 46)與白遼士的《雷里奧》(H. Berlioz: Lélio, ou Le retour à la vie, Op. 14b)都含有敘事者(Narrator)的角色,是《泥巴》欲發展成完整的音樂劇場能相當程度參考學習的作品。但《泥巴》在實際呈現時刻意迴避了故事性的面向,藉以完整了音樂自身的主體性,是有收穫卻也有所犧牲的決定。

《泥巴》在音樂的成就自然不在話下,但要達成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劇場」,還離理想略有差距。在目前身兼演員的演奏家,其演奏技術優良而可靠,但在演技與對白方面尚可再精進,故事的策劃亦應更加周詳。或許這樣的要求有些苛刻,但若要往後的製作擺脫「含有劇場潛力的複合性音樂作品」的囹圄,這些自我的辯證與跨界訓練是絕對必要的。又或者,基於音樂專業團體的立基點,重新找到「音樂劇場」外的嶄新自我定位,亦是可能的方向。

無論如何,《泥巴》為我們挖掘了音樂的最初樣態、和潛藏在裡頭的人類普世情感、同時也讓人「聽」見了早一輩臺灣人的純樸與打拼。歷經過的人聽到了回憶,年輕世代的人則看見了史脈。「『鄉』、『土』從來都密不可分」,《泥巴》是這樣告訴著我們的。

《泥巴》

演出|朱宗慶打擊樂團
時間|2019/11/30 14:30
地點|臺北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泥巴》取材自國內陶瓷品牌,瓷林董事長林光清的家族故事⋯⋯瓷林也為《泥巴》燒製了多個udu drum(巫毒鼓),甚至尋常的陶甕、瓦片也成為在《泥巴》音樂設計中的元素,陶瓷如何在打擊樂中發聲並與之對話,無疑是《泥巴》最值得深觀探討的元素之一。(蔡孟凱)
12月
04
2019
在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中,我們看到了國家交響樂團和台灣歌手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從觀眾現場的反應可知,台灣的聲樂發展已足以撐起一片天,此刻起我們不須再憂心哪裡的月亮圓不圓,因為我們和世界看著的是同一個月亮。希望不需要再等一個十幾年,就可以看到完全由台灣歌手詮釋的《玫瑰騎士》。
7月
26
2024
值得一提的是,陳含章在安可曲“Days of Wines and Roses”中嘗試演奏了幾段不常見的大跨步(stride)的樂曲。在演出結束之後,我笑著跟她說,上一回聽stride風格的現場演奏已經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爵士歌手黛安娜.克瑞兒(Diana Krall)來臺北演出,就曾經演過這種走紅於1930年代的老派鋼琴音樂。
7月
21
2024
整體來看,今年的《玫瑰騎士》和過往幾年相比,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它有著編導的介入,因此不能和單純的音樂會形式(opera in concert)相比;然而作為半舞台歌劇(semi-stage),它缺乏導演的個人觀點或美學統合,也無形式上的鋪排呈現,一切平穩保守,毫無冒險,是又一次的「歌劇音樂會」,散發著定期音樂會般的秩序與例行公事之感。
7月
20
2024
擔任演出的台北室內合唱團,雖然並非職業,但所呈現的音準、和聲皆相當完美,中文複雜的咬字,就算投影沒有呈現字幕,聽眾也能清晰理解。指揮鮑恆毅的詮釋也相當乾淨,對於筆者而言甚至有些過度流暢,太過精準,將多數作品詮釋為少了一點冒險精神的安全牌。而透過編曲將李泰祥的歌曲增添另一層詮釋,也是本場音樂會值得一看的特點,相信編曲者接到邀請腦中必會浮現一個難題:最後的成品是要多一點表現自我?或者要忠實地以合唱來表達李泰祥?
7月
10
2024
但在造境與敘境的同時,要思考的不僅只是透過科技媒材觸發觀眾感官經驗這件事。在透過光線、影像、與聲音交錯下的技術設計僅是佈局手段,沈浸式感官的詮釋僅能創造單次性高潮,直觀表象的刺激有其限制性,若能試圖在團體藝術個性展現上多著墨、強化集體特色創造具目的性強的敘事語言、以及深化科技媒材運用的論述,將能成為具代表性的科技藝術團體。
7月
09
2024
歐拉夫森所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在虔誠的巴哈信仰者,或是追憶黃金年代的樂迷心中,應是個大不敬的存在,與其說是古典音樂二十一世紀的變形,更貼切地說,實為一位當代鋼琴家,先將經典拆解,再精挑細選其中的元素,化為自己舞台上的魔法道具。
6月
26
2024
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
6月
26
2024
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6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