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土之聲,飲水之憶——朱宗慶2019擊樂劇場《泥巴》
12月
04
2019
泥巴(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攝影顏歸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3次瀏覽
蔡孟凱(專案評論人)

朱宗慶打擊樂團於2010年製作擊樂劇場《木蘭》,以打擊樂結合京劇表演、肢體劇場,被視為是其探索音樂劇場和跨界創作二十餘年的一次集大成。《木蘭》歷經一次再版及無數次國際巡演,在發表將近十年後,朱宗慶打擊樂團找回原班人馬——導演李小平和作曲洪千惠,推出第二部擊樂劇場《泥巴》。《泥巴》取材自國內陶瓷品牌,瓷林董事長林光清的家族故事,和林光清家鄉苗栗蘆竹湳社區的發展歷史,樸實而詩意地呈現「起家厝」這個嬰兒潮世代的共通課題。而瓷林也為《泥巴》燒製了多個udu drum(巫毒鼓),甚至尋常的陶甕、瓦片也成為在《泥巴》音樂設計中的元素,陶瓷如何在打擊樂中發聲並與之對話,無疑是《泥巴》最值得深觀探討的元素之一。

《泥巴》上半場的音樂設計為鍵盤打擊樂器和陶製樂器的合奏開展,即便udu drum原本來自於非洲而非華人文化,但陶瓷本身在外觀和音色的質地確實形塑了某種臺灣在地風土的想像。雖然以泥巴為名,許多視聽元素卻呈現著水的象徵。udu drum瓶狀的外型和原本用於承裝食糧的陶甕,呈現出某種滿盈富足的意象;udu drum和陶甕圓潤柔軟的聲響,和marimba木琴渾厚渲染的低頻音色,也呈現著某種濕潤如水的質感。也是藉著marimba中低頻的使用,讓udu drum偏鈍偏悶的原始聲響和其他音色較亮的樂器如vibraphone、xylophone能有所銜接,呈現層次分明而雋永溫潤的音響。唯一略顯突兀的是木箱鼓,當它的聲響一出現,兩樣陶樂器便難免被粗暴的掩蓋。但洪千惠所創作的曲目確實旋律優美而氣象清新,援引鄉土風格卻不落俗套,表現戲劇轉折的同時又收放合度而不至於用力過猛,在在感受到作曲家和樂團、導演的深厚連結與默契。

如果說樂器的音色和質地是為了打造出某種鄉土記憶的風格,《泥巴》的肢體編配便是在呼應敘事主題。敲打的動作明顯服膺文本「建築」的核心命題,手持磚塊如響木互擊、搖晃著鐵桶裡的土粒如沙鈴作響、或是將陶土泥糰重重摔入鐵盆,在曲目更替中,《泥巴》拓展各種物品聲響的同時,也藉由演奏方式的改變和演繹將故事徐徐推進。可惜的是,隨著音樂會進入下半,樂隊編制隨曲目循序擴大,中國打擊、大型鼓類和金屬樂器逐步加入,「日常物」的選擇也逐漸更換為鐵鍋、桶子、鋁片鋁網等可以發出大型聲響的物品。《泥巴》似乎不可避免地,因著樂曲鋪陳設計的取向而走回一般打擊樂團的套路,雖然就曲目的規劃和安排而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且效果確實成功),但陶瓷這個原本樂曲著墨甚多的元素,卻也難免被漸漸稀釋且邊緣化。

在下舞台區,有一個被《泥巴》稱作「故事屋」的桌型裝置,桌子本身有著類似木琴共鳴管的造型,上面放置或裝設各式小型樂器,和一棟三合院造型的純白模型屋。除了放置樂器的功能外,就設計者石佩玉的創作自述所言,這個故事屋與表演敘事「應該」是要有所互動的。但除了表演者不時會走向它並投以含情脈脈的眼神之外,這個故事屋與《泥巴》的文本推進幾乎沒有連結,大部分的時候都只是張有造型的樂器桌。直到最後一曲,上一幕被推進後台的故事屋再次出現時,素白的三合院變成了彩色的騎樓式透天厝,表演者輪流為它添上樑柱和屋頂。這棟有著近代外型的建築有著比前一棟故事屋更為具象的外型,彷彿它才是《泥巴》經年累月砌成,確實存在於當下時空的家屋。而從這座故事屋的消失和重構回頭省視《泥巴》的曲目安排與音樂設計,這種從簡至繁、從薄至重、從舊至新的演進或許便是貫徹《泥巴》音樂和戲劇的鋪陳邏輯,表象是敘述一塊土地走向繁榮的小型史詩,內裡卻也反射出某種回憶不再的惆悵。社區繁盛、親友安好、鄉情正濃,卻仍免有些聲響和意象隨歲月一去不返,在《泥巴》終幕的喜慶歡快背後,有著一股淡淡然的哀傷與眷戀。

距離2010年首演的《木蘭》,朱宗慶打擊樂團花了近十年時間才磨出第二部擊樂劇場製作。《木蘭》繼承經典文學和傳統藝術的盛大與繁複,《泥巴》則回望本土原鄉,召喚在地的共感。與其說《泥巴》是旨在「打擊樂與陶瓷的創意激盪」,其最動人處仍是在聲響實驗之外,如何以擊樂劇場為載體,運作島嶼的故事與記憶。而概而觀之兩部作品,某種朱氏風格的創作程式似乎也正隱約浮現,唯其「真身」為何,仍待更多作品的累積和驗證才能窺之一二。千呼萬喚始出來,期待在時光淬鍊和積累之下,朱宗慶的擊樂劇場能為臺灣留下更多的跨界碩果。

《泥巴》

演出|朱宗慶打擊樂團
時間|2019/11/23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泥巴》中的音樂力有未逮的(也或許是作曲家巧妙避免的),是音樂輔佐敘事的能力。⋯⋯但《泥巴》在實際呈現時刻意迴避了故事性的面向,藉以完整了音樂自身的主體性,是有收穫卻也有所犧牲的決定。(顏采騰)
12月
04
2019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