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人類的距離《人類黑區》
11月
27
2019
人類黑區(國家兩廳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0次瀏覽

陳以恆(高中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


一當代舞團創立者蘇文琪最新作品《人類黑區》(Anthuropic Shadow)由兩廳院和法國鳳凰劇院合作之「開動計畫(KAIDONG PROJECT)」共同促成。一踏入實驗劇場空間,會看見狹長而排數不多(約四排)的觀眾席,接近第一排前的走道地面並擺放著地燈,有工作人員指引著以免誤觸。幽深的舞台地面鋪滿了材質貌似塑膠大垃圾袋的黑色膠膜,在昏暗的空間中,其上仍依稀可見微微的反光。

而這全長約六十分鐘無中場休息的演出,也在一片昏暗之中開場,只見兩位舞者(三東琉璃、Danang Pamungkas)以不尋常、不像人類所熟悉的姿態現身,他們彼此接近、纏綿似結合為一體,後又變異,分開,動靜中扭曲而優雅,支力點可能是肩膀、頭部,由各細微而特殊的部位觸動,晦暗之動作再搭配燈光(從開演前進場即是)長時間的昏暗,讓觀眾彷彿完全浸在異境時空之中。卻反而也使我們得以聚焦,凝視這一片靜謐得讓人屏息地廢墟景象。

最令我難忘的是某一刻舞者(也許所隱喻的並非「舞者」)放鬆地躺在那堆緩慢鼓起、膨脹,又萎縮的黑色膠膜上時,彷彿與一片廢墟共依共存,竟讓我有點荒謬的感動。而當這些裝置介入愈多時,聲音也從好似海浪、工業機器、合成器、噪音般的層層推進著,與那藍、綠、紅為主的燈光,以及眩光、投影、煙霧,帶出一個末世般的荒蕪場景,就像是未知的未來,卻也與現在的世界有所反映連結。使人感知到對那些被人類破壞,或人類根本無法掌控的世界,進而反思與探索。

編舞家蘇文琪以一貫擅長的新媒體與科技藝術結合身體,相當細緻且有層次。然而這並不是她的《彩虹三部曲》系列,而算是另一個分支。對她來說,因為這是一個更迫切的議題。我欣賞這樣的理念。但也就此需要提出疑問,關於創作者所站的位置、切入的角度,令我較難以捉摸;從作品營造的時空、場景及舞者「非人類」的姿態,乃至從演後座談,我們知道《人類黑區》意圖以「非人類的觀點出發」。但是那去模擬「非人類」的畢竟仍是「人類」,且終歸還是回到「人類」身上。因此,所謂「非人類」的究竟是什麼?會不會對「人類」而言最未知的便是人類本身呢?

又,「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應不會是二分法)又是些什麼?——我想是未知。可就現實層面而言,人類實際面臨的「未知/黑區」也太多。就像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對於這世界、生態造成的傷害,卻也是萬物之最。那範圍太廣,以致於這題目十分廣泛。雖不能說是空泛,但實在有點「距離」。想想距離也許是因為,「藝術」和「科學」本身存在著很微妙的關係,更微妙的是,對於平時不太接觸的普羅大眾,它們的共通處可能為:都是非常有距離的事!

而我恰恰認為《人類黑區》的寶貴也正是其帶觀眾關注「藝術」、「科學」、「生存」、「生態」之間的關係。然推測創作的理念如欲打破距離、展開對話,該呈現手法與一切內容的鋪排、選擇,便是極為重要的。從節目單「節目介紹」的文字中,可以抓出「如何將人類尺度轉換為別種尺度」、「而這個生命自然是跳脫人類生命,希冀進入更為宏觀與細部的集體生命史。」【1】是藝術家主要的創作意圖。然而卻也感到這樣的文字有點距離——至少對於並非從事、有興趣於這兩領域的觀眾而言應是如此。我也不太理解的是「既然我們身處末日的廢墟之中,何妨從廢墟裡重尋述說多元物種與多元文化生命的敘事」【2】這句話是從什麼角度出發呢?確定我們「已經」身處廢墟了嗎?確定身處廢墟還會去重尋述說多元物種、文化生命故事嗎?

演出結束,不知為何忽地發現身體莫名不適、微頭痛(因為密閉空間裡一些炫光煙霧嗎?還是情節及其抽象?抑或與演出無關?)當閉目思索搜索腦內關鍵字,只記得那些材質、那片黑暗景象。我其實感到一片空虛與茫然。但能夠讓觀眾(我個人)除了心情以外,身體也不太舒服,其實也欣然它達到了效果:至少讓我並非不痛不癢。然而這種成功,要如何不僅在科技與藝術的表現上,更多的是在與我們切身的生活造成影響呢?何以現實生活中明明切身相關,多數人還是可以事不關己、我行我素呢?

以這個角度來說,對《人類黑區》演出(更準確地來說是它所拋出來的)實在抱持個問號。然而那或許不是創作者的責任,而是本來我們全人類所需要面對的。忍不住想起Rachel Carson所述:「任何一個文明,是否能摧殘生物而不致毀滅自己?能否不失去被稱為文明的權利?」

演出很快落幕了,觀眾很快離開劇場回到現實庸碌的塵世中。關於我們以為距離遙遠所以漠不關心的、關於人類持續導致的種種現象及大哉問,能否會有落幕的一天呢?本來還悲哀地想,或許沒有啊!難道藝術能做些什麼.......。而演出結束時隔一星期多,北藝大博班實驗室有場「藝術,在二十一世紀能做什麼?」的講堂,圓桌論壇時與談者林宏璋教授提出反問「藝術,在二十一世紀不能做什麼?」,頓時我豁然開朗,或許正是因為現實社會太多問題,所以藝術更有其存在的價值與必要。這也是《人類黑區》的意義,並非旨要很容易懂、要揭發我們所不知道的事、要改變觀眾。而是作為一個探索,一個發聲。聆不聆聽,恐怕沒有人能替他人決定。(不過作為一個人,多麽希望自己聽進去了。)

2014年法國中學哲學會考有個耐人尋味的文組試題「藝術家是其作品的主宰嗎?」,不妨也可延伸再換個角度:「人類所能主宰的究竟是什麼呢?」這或許是值得創作者、以及更多是身為觀眾、人類的我們思索的問題。


註釋

1、「」引用來自節目單「節目介紹」共同創作研究周伶芝所撰寫之「關於《人類黑區》」。詳見線上節目單https://accessible.npac-ntch.org/zh/programs/doc-1563247833854636(觀眾拿到的紙本節目單僅摘錄部分而非全文)

2、同註1

3、瑞秋・卡森。生於1907年5月27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 海洋生物學家,其著作《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引發了美國以至於全世界的環境保護事業。

《人類黑區》

演出|一當代舞團、三東琉璃、Danang Pamungkas
時間|2019/10/20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這一進一退之間,觀眾是否已經被迫在星球表層的不同「層次(layer)」之間做了轉換而不自知?不然我們如何解釋兩位舞者的身形規模,及其相對於星球表層地景的狀態,竟然仿若「神人(Homo Deus)」之屬?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帶領觀眾的思考與感知在不同的層次間轉換?(王柏偉)
10月
25
2019
亮場中,狹方形的舞台走進兩位舞者望向單面開口的觀眾席,身著無袖連身白衣寬褲。燈暗,聲響低聲漫入,鋪覆黑色膠膜的地面爍爍反光,兩位舞者相對俯身,攬腰跪膝結為一座堅石。
10月
25
2019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