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與混沌演替,不規律的藝術尺度《人類黑區》
10月
25
2019
人類黑區(國家兩廳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31次瀏覽

陳盈帆(特約評論人)


亮場中,狹方形的舞台走進兩位舞者望向單面開口的觀眾席,身著無袖連身白衣寬褲。燈暗,聲響低聲漫入,鋪覆黑色膠膜的地面爍爍反光,兩位舞者相對俯身,攬腰跪膝結為一座堅石。

在此地底險境中,黑色膠膜緩緩凸隆起來,漲跌之間無數微小光點像是流瀉出淙淙熱燙的岩漿。爾後兩個舞蹈身體【1】分離,低伏著以肩、頭、胯、膝下落地面翻身,當兩個身體相會,一人覆在另一人之上,轉換手、肘、膝、足四個、六個、八個支點,在變化的冒泡地殼中一吋一吋地移動。

從地面上後彎(backbend)起身並不是很輕鬆的事,但舞者三東琉璃在這黯然的異洞中,展現了晶瑩剔透的流暢度,讓人以為他在岩漿裡潛泳翻騰。他甚至能自後彎提腰起身,後又立刻將肩膀輕輕地放回地面,倏地雙腿蹬伸便回復了一開始平躺在地面上,近乎像原核生物般的寧靜姿態。這樣的收放對比強調了此作主要探索的區塊,是矢狀面(sagittal plane)的空間,舞者的雙臂時常交叉,手指收攏貼近或遠離身體的前後方,而此時,他們的雙腿也是朝前後拓開步伐,並等待下一個骨盆的轉向。

直到最後的段落,兩個舞蹈身體以立姿背對觀眾,冠狀面(Coronal plane)才成為主角。刺眼的圓形探照光在幽暗中找到了他們,大片訊號融為他們身體的形狀,投影顯現出溫度,紅黃的高溫與藍綠的低溫並非來自舞者的身體,而是這顆地球。開肩,挺直腰椎,收顎望後扭頸,Danang Pamungkas定目的熾熱注視,讓我回想起《ReMove Me》蘇文琪的一串舞句(movement phrase),但此次沒有小節的頓點,同步的身體們是流暢的。當Danang Pamungkas與三東琉璃虔誠地重複此段落,我在想神祇是否就是消失數百萬年而又意外再現的物種本身?在地層的皺褶深處,掩埋深眠的居所,不知情地浮出未來的地表,轉變為下一個面貌。因為被熔岩扼殺的生命總會重生,這生物的消長現象稱為「演替」。

人類黑區(anthropic shadow)【2】指的是那些最大的威脅反而不可能出現在歷史紀錄裡,因此,人不可能評估自身滅絕的機會。但無論不可預料的大災難是否毀滅人類,十六億年之後,在無情太陽的照耀下,地球這顆行星的環境會變得對所有生命極其不利,連細菌都會走到窮途末路。多細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將依序離去【3】,恰好與它們三十五億年前的登場順序相反。赤日當空,流金鑠石,演替已無法更新,只留下生物無法呼吸的煙霧,如同舞作亮起場燈、噴煙漫至場外的結尾。

科學所欲辨明的真相,若為超越人類所能理解的尺度,如何能將數十、數百億年來的開端與末日使人類理解呢?或許,混沌能貼近混沌,《人類黑區》所嘗試的感知閱讀:不規律的鳴響、吼聲、消退又生長的裝置、照出複層黑暗的燈光與輕度不規律的舞蹈身體集結為一體,或許能貼近渾沌的尺度。但藝術非科學,以現今科技尚無法驗證,只能體會。


註釋

1、本文採用Susan Leigh Foster之舞蹈身體(dancing body)及觀看身體(viewing body)兩個詞彙,取代舞者及觀者,以強調「身體」在表演時以及感知表演時,臨在所活躍的動態。

2、張毅瑄(譯)(2018)。地球毀滅記:五次生物大滅絕,誰是真凶?。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Brannen, Peter. 2017)P.335譯注

3、書目同上,P.328。

《人類黑區》

演出|一當代舞團、Danang Pamungkas、三東琉璃
時間|2019/10/1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作品營造的時空、場景及舞者「非人類」的姿態,乃至從演後座談,我們知道《人類黑區》意圖以「非人類的觀點出發」。但是那去模擬「非人類」的畢竟仍是「人類」,且終歸還是回到「人類」身上。因此,所謂「非人類」的究竟是什麼?會不會對「人類」而言最未知的便是人類本身呢?(陳以恆)
11月
27
2019
在這一進一退之間,觀眾是否已經被迫在星球表層的不同「層次(layer)」之間做了轉換而不自知?不然我們如何解釋兩位舞者的身形規模,及其相對於星球表層地景的狀態,竟然仿若「神人(Homo Deus)」之屬?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帶領觀眾的思考與感知在不同的層次間轉換?(王柏偉)
10月
25
2019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