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和傳統藝術巧妙結合《尋龍記》
12月
11
2019
尋龍記(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763次瀏覽

賴玉萍(馬來西亞電子企業工程師)


明華園天字戲劇團(簡稱天團)《尋龍記》以兩個盜墓的笨賊潛入皇陵為序幕,團長陳進興飾演的賊老大向笨賊小弟敘述起有關建造皇陵的傳説,包括風水祖師青烏子(陳進興分飾)因爲龍之九子竄逃人間,爲了防止地劫發生而派出兩個徒弟即分別代表陰和陽的陰極子(陳麗巧飾)和白陽子(陳昭香飾)下凡歷劫將功補過的故事為開端。五百年後,新帝登基下旨尋求能人建造皇陵,進而帶出命理風水和尋龍點穴有關的主題,也扯出三合和三元兩個派系的鬥爭。

白陽子轉世的三合掌門人白玄生,一身白衣仙風道骨,和陰極子轉世的巫嘯天一身黑衣邪魅敖骸的氣息形成强烈對比。兩人初次交手就在林家祖墳,巫嘯天欲吸納林家守墓靈為己用,而白玄生則欲阻止巫嘯天。此時,陳家兩姐妹所呈現的【漢調】加上緊凑的文武場,再來優美的武打動作,加上立體的舞台動畫特效背景,令人猶如置入在似幻又真的仙俠夢境裡。

以人物設定來説,筆者認爲陰陽二子之中的陰極子(轉世巫嘯天),其角色内心戲劇張力比較大,除了要呈現内心黑暗面和陰沉狠勁之外,也有父子情深的鋪排和一小段的談情戲可以發揮。或許巫嘯天一開始是要利用青梅竹馬林秀玉去偷取靈頭幡,但是他沒預料到會因此犧牲她的性命。雷聲乍響,耳聽摯愛臨死之前的哀嚎,巫嘯天擁抱林秀玉的臨別之對唱也令人揪心。這種反派内心戲的角色,陳麗巧演繹起來格外入戲。對比之下,白陽子(轉世白玄生)這個角色的鋪排就相對平凡,無非就是正義之代表、天之驕子,沒有特別高潮起伏的編排和虐戀情深的劇情來加持,角色一駕馭不好就刷不到存在感。雖然前有妹妹陳麗巧内心戲强大的反派角色迎面出擊,後有女兒吳奕萱所飾演的深情護衛魏飛庭,和孫詩雯飾演的率直公主朱翠萍歡喜冤家模式的感情戲夾擊,但是陳昭香偏偏就能用她那嘹亮高亢的嗓音來捉住觀衆的心。陳昭香獨特的舞臺魅力,無論角色設定再平凡,也令人難以忽視她的存在。一首首的歌仔曲調在她演繹之下,令人聽出不同的層次,尤其【緊中慢】、【臺南哭】最爲令人印象深刻。

尋龍記(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

天團所栽培的年輕小生吳奕萱,經過近幾年的公演舞台和野台戲的歷練,演技和唱腔漸漸趨向成熟。上半場陽光帥氣的深情護衛魏飛庭就如為她量身訂製,後期鬼王上身也演出魔化的神髓。至於,當家小旦孫詩雯所飾演的女主角朱翠萍,不懂人情世故、天真爛漫又率直,少女情懷誤以爲自己愛慕仙風道骨又玉樹臨風的白玄生,而忽略了魏飛庭的一片情深;直到魏飛庭為救她而死,方才悟出真心所愛是誰。堅信命運由人不由天的她,堅持爲愛抛棄地位,演繹出女性的堅韌不拔。除此之外,和飾演皇帝兄長的團員郭佳綾兩人的兄妹情深,連番對唱也令人動容。

團長陳進興所飾演的三合創派祖師青烏子,時而幽默,出其不意地逗笑台下觀衆,時而正經八百地訓話徒兒。這樣的老生又帶點「丑」味的角色,對陳進興來説不難駕馭。青烏子的角色在劇中舉足輕重,肩負著醖釀了五百年的佈局,就爲了引出鬼王而消滅之。説穿了,陰陽兩徒兒不過是青烏子神機妙算的兩顆棋子,結局是白陽子和陰極子在青烏子有意引導之下,置之死地而後生,先後犧牲反造就了消滅鬼王的計劃圓滿完成。同時,青烏子也運用女媧五色石讓陰陽兩子重新歸位,也救活魏飛庭,讓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至於,尋龍點穴的故事則在白陽子把建造皇陵的圖紙交給翠萍公主和魏飛庭後,告一段落、完美結局。

以金光歌仔戲的類別來評論,天團並沒有因爲過於著重在聲光舞台特效,而忽略傳統歌仔戲的本質,該有的傳統身段和唱腔發揮皆有所保留。畢竟傳統藝術與創新科技並非對立,加上新舞臺或電視、電影的技術是時勢所趨,只要應用得宜、相互融合,也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一輩來見識台灣歌仔戲的魅力。劇本方面,已可見編劇考據不少有關風水地理的書籍,才能寫出專業又困難的台詞,例如風水十不葬之類等等。而《尋龍記》在音樂設計方面也沒有讓人失望,大量運用多樣化的歌仔戲曲調,以及比例適可的新編曲調,藉此擴張戲劇效果而不至於令整部作品過於沉悶。

整體而言,《尋龍記》集合了近幾年所流行的奇幻仙俠劇所具備的元素,屬於創新科技和傳統藝術巧妙結合的版本,是一部值得觀賞的好戲。

《尋龍記》

演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
時間|2019/12/07 19:30、2019/12/08 14:30
地點|高雄岡山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尋龍傳說融合擅長的歌、舞和演奏,加以說唱的「逗」試圖突破古老智慧的時間之牆,帶出《尋》一劇的現代價值。然而,撇除高度的絢麗技法,是否依舊能站穩其步伐?(吳宛錚)
9月
04
2013
無論是《阮是廖添丁》或《鯨之嶋》,兩部作品皆過度著墨於將材料轉化為各種「隱喻」和「表徵」,追求表面上的多元大雜燴,卻忽略了在材料的厚度之上自身究竟欲求透過戲劇來表達什麼?
6月
07
2023
古典史詩敘事大多關於英雄,但接收英雄敘事在當代變得十分累人,原因不外乎電影工業已為我們演述無數次,到了任何人都知道那不真實的地步。演出《迦爾納》,因此成為十分具挑戰性的事。
6月
05
2023
從戲曲本位的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得不夠過癮。但若跳脫戲曲本位來看,不得不說這是一齣瘋狂的喜劇,它讓在場的觀眾都浸淫在歡笑之中,也讓小丑劇和戲曲都往前跨出了新的一步。
6月
02
2023
角色戲份平均,場面調度平順流暢,快節奏的表演及連綿接續的唱段和背景音樂,令人目不暇接,耳不暇聽,但總覺熱鬧有餘,精緻不足,好像缺少能觸動歌仔戲粉絲陶醉、沉迷的內蘊。
6月
02
2023
李寶春並特地編寫班主的一句台詞向第四面牆提問:「這一生,值嗎?」,觀眾回應與掌聲熱烈,對其藝術生涯直接肯定,作為台北新劇團新編戲題材的新嘗試,的確也值了。
5月
29
2023
編劇為了保持高張力的演出效果而減少戲中人物思考處理方式的時間,也因為直接的衝突而讓劇情變得緊張刺激起來,但在傳達英雄本色上,直面去挑戰權威的做法稍嫌單純而理想,只能說人生如戲,但不是只有這樣子的做法才能被稱做是英雄。
5月
25
2023
拋開《唐吉軻德》和《老鼠娶親》的原型,《我們的島》走出了屬於自己的故事主題,它以喜劇的形式、多元的跨界手法,有機地組合成一個訴說臺灣、甚或世界上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人們的現代寓言
5月
23
2023
本次秀琴歌劇團的《鳳凰變》一洗窠臼之風,雖以明鄭王朝為背景,卻以鄭氏家族中的三個女人──董太夫人、昭娘、陳永華之女──為中心,他們並非是隱身於歷史與男人之後的「賢內助」,而是直接浮現於歷史的舞台上⋯⋯
5月
19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