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演繹故事,以「聲」傳唱寓言。
身聲劇場十五週年經典重現─《尋龍記》,五位演員和著歌聲、舞動身體,以及各種樂器的精彩演奏,時而低語呢喃,時而氣語鏗鏘,緩緩道出一個遙遠村落與他們代代相傳的「屠龍」使命:在百年的屠龍儀式即將展開之時,被寄予重望的三位年輕人踏上尋龍旅程,十年間,他們在未知中迷惑、等待,執著於相信與追尋…。
《尋龍記》其概念來自莊子〈列禦寇〉篇:「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這位名叫朱泙的人耗盡家財只為學屠龍,學成之後卻無用武之地,莊子用這則故事巧妙的表達了聖哲之人對於必然之事不與人執拗固執,所以總是沒有爭論;普通人卻把非必然的事物看做必然,因而總是爭論不休,一舉一動都有所追求,以至自取滅亡。身聲從崇尚自然的道家思想裡挖掘出「非必然之必然」的執念,寓(預)言人們猶如飛蛾撲火般,追尋著那不可靠、名為「相信」的火光。
根基此一抽象的深遠意涵,身聲發揮其一貫的「親民」魅力,包裝以異域古老的尋龍傳說,融合擅長的歌、舞和演奏,加以說唱的「逗」試圖突破古老智慧的時間之牆,帶出《尋》一劇的現代價值。嘉年華式的熱鬧與精采形容身聲的表演最適合不過了,然而,撇除高度的絢麗技法,是否依舊能站穩其步伐?總觀全劇,演員刻意經營的動作反應使得詮釋角色時層次感稍覺僵硬、不足,而經常出現的預設式喜劇手法,如:一位說書人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說起,另一位則不慌不忙的說道:「所有故事都是這樣的」,你一言我一句的插科打諢雖令觀眾不禁莞爾,但在長時間的演出中,是否能經得起考驗?又或者,其現代意涵只能透過符合現下流行的笑鬧內容拉近距離?
台灣人的社會,以「五」為倍數的總是吉數,身聲的十五週年,是一個值得慶祝的里程碑,同時,也將是一個轉捩點。以舊作重演做為紀念,是回顧、統整過去經歷,然而,卻也令人懷疑是否略顯保守了些?以身體、聲音優勢見長的身聲劇場,經年累積的磨練使表演者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然而,其名為「劇場」,使人期待在戲劇本質上更能夠真正結合自身優點,而非點到為止,另一方面,技藝的鋒芒過顯、掩蓋了故事的真情與動人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也許,現正是深思、轉換的最佳時機點,期許身聲跨越記錄,於未來締造佳績。
《尋龍記》
演出|身聲劇場
時間|2013/09/01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