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再現,繼續尋覓《尋龍記》
9月
04
2013
尋龍記(身聲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2次瀏覽
吳宛錚(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學生)

以「身」演繹故事,以「聲」傳唱寓言。

身聲劇場十五週年經典重現─《尋龍記》,五位演員和著歌聲、舞動身體,以及各種樂器的精彩演奏,時而低語呢喃,時而氣語鏗鏘,緩緩道出一個遙遠村落與他們代代相傳的「屠龍」使命:在百年的屠龍儀式即將展開之時,被寄予重望的三位年輕人踏上尋龍旅程,十年間,他們在未知中迷惑、等待,執著於相信與追尋…。

《尋龍記》其概念來自莊子〈列禦寇〉篇:「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這位名叫朱泙的人耗盡家財只為學屠龍,學成之後卻無用武之地,莊子用這則故事巧妙的表達了聖哲之人對於必然之事不與人執拗固執,所以總是沒有爭論;普通人卻把非必然的事物看做必然,因而總是爭論不休,一舉一動都有所追求,以至自取滅亡。身聲從崇尚自然的道家思想裡挖掘出「非必然之必然」的執念,寓(預)言人們猶如飛蛾撲火般,追尋著那不可靠、名為「相信」的火光。

根基此一抽象的深遠意涵,身聲發揮其一貫的「親民」魅力,包裝以異域古老的尋龍傳說,融合擅長的歌、舞和演奏,加以說唱的「逗」試圖突破古老智慧的時間之牆,帶出《尋》一劇的現代價值。嘉年華式的熱鬧與精采形容身聲的表演最適合不過了,然而,撇除高度的絢麗技法,是否依舊能站穩其步伐?總觀全劇,演員刻意經營的動作反應使得詮釋角色時層次感稍覺僵硬、不足,而經常出現的預設式喜劇手法,如:一位說書人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說起,另一位則不慌不忙的說道:「所有故事都是這樣的」,你一言我一句的插科打諢雖令觀眾不禁莞爾,但在長時間的演出中,是否能經得起考驗?又或者,其現代意涵只能透過符合現下流行的笑鬧內容拉近距離?

台灣人的社會,以「五」為倍數的總是吉數,身聲的十五週年,是一個值得慶祝的里程碑,同時,也將是一個轉捩點。以舊作重演做為紀念,是回顧、統整過去經歷,然而,卻也令人懷疑是否略顯保守了些?以身體、聲音優勢見長的身聲劇場,經年累積的磨練使表演者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然而,其名為「劇場」,使人期待在戲劇本質上更能夠真正結合自身優點,而非點到為止,另一方面,技藝的鋒芒過顯、掩蓋了故事的真情與動人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也許,現正是深思、轉換的最佳時機點,期許身聲跨越記錄,於未來締造佳績。

《尋龍記》

演出|身聲劇場
時間|2013/09/01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並沒有因爲過於著重在聲光舞台特效,而忽略傳統歌仔戲的本質,該有的傳統身段和唱腔發揮皆有所保留。畢竟傳統藝術與創新科技並非對立,加上新舞臺或電視、電影的技術是時勢所趨,只要應用得宜、相互融合,也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一輩來見識台灣歌仔戲的魅力。(賴玉萍)
12月
11
2019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