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身體與戲劇身體之間的扞格《風起雲湧──七腳川事件》
10月
09
2012
風起雲湧—七腳川事件(原舞者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8次瀏覽
薛西

1908年,日本人與七腳川社阿美族人之間爆發「七腳川事件」,爭戰延燒六年之久,不僅是日治時期原住民反抗史的又一頁,亦導致七腳川社從奇萊平原(該社居住於現今的花蓮縣吉安鄉一帶)向南撤離,文化、語言均因為此等離散發生變化;「七腳川人(Cikasuan)」的身分認同,也因百年流離,日漸複雜。

這是原舞者繼2008年《風起雲湧──七腳川事件百週年紀念演出》之後的重製。歷史事件一直是原住民劇場常見的題材,這種歷史與劇場之間的互文,時而投射出原住民的受壓迫經驗、離散與認同的議題等意義,亦連帶原住民歷經日本人、漢人主流社會宰制的遠因。因此,總能以其固有的歷史、文化意義打動人心。

在此我必須先指出的是,原住民劇場團體從創作基礎而論,至少存在兩種光譜,一種是像原舞者這樣的團體,從傳統樂舞出發,然後加進現代劇場手法;一種是從現代劇場出發,添入原住民歷史文化的團體,如莊國鑫原住民實驗舞蹈劇場、都蘭山劇團等。原舞者於1991年創立時,即以跨越部落本位,透過田野調查紀錄、重現各族傳統樂舞為職志。可以想見,在當時的社會情境,原舞者的演出夾帶著一種「奇觀性」;但隨著時間逐漸演進,部落祭儀已不像從前那麼神秘、難以接近,加上部落文化傳承意識高漲,許多表演團體相繼成立,原舞者的奇觀性也就同步地逐漸消逝,但其從「儀式空間」轉換到「美學空間」展演脈絡,的確是一道獨特的路徑。

但是當原舞者試圖融合現代劇場程式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其中存在舞蹈身體與戲劇身體之間的扞格。也就是說,原舞者直至今日還沒有清楚認識到,當他們將劇院做為主要展演場域時,劇院終究是一個「表演空間」,而不是像在部落或戶外演出那樣具有容易與觀眾接近的空間媒介。

現代的劇院,是一個將人在舞台上的一舉一動,經過各種(燈光、音樂等)技術元素「統合/壓縮」的集中化過程被放大的空間,原舞者以「歌」為單位的創作結構會讓他們在歌與歌、景與景之間的轉場時刻變得破綻百出。準確來說,在劇院的舞台上,直到你隱入後台之前,都必須維持一種表演/舞台的身體狀態,不能恣意地在轉場時放鬆。例如,觀眾進場時,已有演員搬著石座(開場後這石座就變成一個因應不同情境可彈性使用的cube)進出穿梭,但石座的重量並沒有透過演員的身體表現出來,是輕或重我們全然無從感受,這就是一道明證。意思是說,無論再怎麼樣以歌帶舞,仍然存有需要戲劇動作連貫的縫隙,這時候就會碰觸到「戲劇身體」操練的問題,無法迴避。

此外,原舞者以「歌」為單位的編創結構,也可能面臨內容的扁平化。簡單來說,《風起雲湧──七腳川事件》分為「隘勇線-部落事」、「刺竹-土地情」、「柴火-烽火恨」、「羽毛-復興夢」四幕,時序從1908年開始,跨越百年。這四幕其實都可以提出以七腳川事件為核心的問題意識,進而豐富文本的層次;但在以歌為單位的編創結構之下,戲劇節奏變得斷裂,一首歌可能就代表一個情境一組時空,接著又換下一首,十分跳躍,然後這些轉折通常只是透過歌詞傳達,並沒有被細緻地鋪陳,因此它的敘述力量就被削薄,失去說服力。

終究,再怎麼強調劇場作品的文化意義都只是一時的,既選擇劇場,那麼劇場美學的思慮與實踐,從創作或營運的立場出發,都是團體能走多遠的關鍵指標。

《風起雲湧──七腳川事件》

演出|原舞者
時間|2012/10/02 19:30
地點|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