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暴風雨《互視》
10月
12
2015
互視(關渡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19次瀏覽
鴻鴻(2015年度駐站評論人)

馬戲表演通常以兩種演員交錯組成,一種是雜技,一種是小丑。前者以超越常人能耐為本事,在危險中嘗試不可能的極限;小丑則剛好相反,以暴露自己的弱點取樂觀眾,常人能輕易完成的任務,小丑做起來卻狀況百出。雜技演員精確的技巧令人讚賞,小丑的笨拙卻惹人訕笑,兩者構成完美的平衡。

Etienne Manceau演出的獨腳戲Vu卻綜合了這兩種特質,成為極其獨特的演出。演出沒有語言,但演員既不模擬默劇動作,也沒戴紅鼻子,剛上場時,他甚至不像個演員,而像個物件劇場的中性執行者。留著落腮鬍、戴著眼鏡,看來憂鬱,甚至有一絲靦腆。他來到一張茶几前蹲坐,只為了做一件事:泡一杯茶。而這構成了45分鐘的主要戲劇動作。

我們立刻發現,這是一個絕對講求秩序與理性的人物。常人輕而易舉可以完成的任務,卻被他化簡為繁,動用繁複的小工具,以最精確的方式完成。第一顆方糖,他利用熱水壺燒開時的按鈕彈射入杯;第二顆方糖,則要從桌面對角彈射;裝牛奶的小杯,要用自動捲尺從地面勾起;甚至點蠟燭的火柴,也要用吹管射到火柴盒側邊的磷紙自動點燃。由於對方法的偏執,單單一件小事就把自己搞得死去活來,這一潔癖般的性格缺陷,如同小丑;然而他完成這些偏執的技巧之高超,又絕對是雜技等級的。觀眾一面因他不可思議的偏執製造出一連串問題而不斷失笑,一面又因他近乎完美的解決問題能力而發出一陣陣讚嘆。

說「近乎完美」,因為還是有意外發生,而意外也都在戲劇情境之中,得用更複雜的方式解決。其中包括了多次與觀眾互動的部分,甚至讓觀眾到後台幫他找東西,以及與觀眾比賽誰能把橫置在杯上的湯匙震落杯中。還有他會把爆竹放進抽屜引爆,再用管子把煙吸吐出來,想要瀟灑卻把自己嗆得半死。這些讓真實逸出的片段,最終都證明與主題息息相關。因為對於精確的講究,最後卻瀕臨失控:當他用菜刀剁下紙捲製作的指甲套時,雖經過精確測量,他還是怕剁下自己的手指。這種「人性」與「科學」的矛盾,終於讓他暴怒,亂剁一通,連砧板都剁壞了。至此,終於證明人是無法精密控制的,世界是無法精密控制的,讓他把菜刀剁在桌面上,把椅子一腳踢翻,把紅茶一飲而盡,沮喪地離開。

Vu讓我彷彿看見普洛斯佩羅放棄魔法的另一種可能的心境,不是功成身退,而是感到再精密的操控、計畫,命運還是有自己的方向,無法被任何人全盤掌握,的那種落寞。於是,這一小小的泡茶事件,遂成了一場具體而微的《暴風雨》。創造了偉大的魔法,也呈現了不得不然的放棄與毀滅。

賈克‧樂寇認為小丑表演的最大課題,便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小丑」。這無疑是最難的。許多小丑或默劇或喜劇表演者,費盡力氣模仿別人、設計橋段、取悅觀眾,越是用力,觀眾越是感到不自在,因為他們看不到這些東西和表演者的關聯。然而在Etienne Manceau身上,觀眾卻從來不必擔心。他的憂鬱、靦腆,與後續逐漸散發的偏執、幽默、善良的裝兇,以及最後的暴怒、沮喪、甚至瘋狂,就像透過一個日常生活的事件,讓我們逐步認識一個真實人物的不同面向。沒有誇張,沒有故作姿態,卻飽滿自足。

許多的千萬製作,只是在浮動的根基上踵事增華,而一個單一動作的單人表演,卻可以成為現代文明的寓言,甚至直面生活所有的可能與不可能、努力與徒勞。我不明白法文劇名Vu為何會翻成《互視》,其實這個字更接近《既視》,暗示了一種反省的哲思角度。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卻可以讓每個人都覺得,與他同類。這是藝術最強大的能力,這位法國演員讓我們體驗到了。

《互視》

演出|Cie Sacékripa(法國)
時間|2015/10/10 16:30
地點|臺北藝術大學曼菲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