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弄臣,亦或伶人的君主《1399趙氏孤兒》
4月
07
2018
1399趙氏孤兒(劉子嘉 攝,正在動映有限公司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92次瀏覽
許仁豪(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趙氏孤兒》作為一個經典故事,在古今中外源遠流傳的過程中,已經有多個改編文本。【1】在劇評人林立雄梳理的改編戲譜中,當代的版本多半碰觸到一個核心議題:古典儒家的「忠孝節義」對於當代人的生活處境是否合宜?林立雄從李季紋改編的手法切入,以故事原來的政治寓意置入明初朱權的當下處境參照研究,試圖讀出文本改編的跨時代意義。

本文接續林立雄的討論,進一步探索《1399趙氏孤兒》的跨時代改編意義。《1399趙氏孤兒》的改編立基於明代寧王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對《趙氏孤兒》的評論:從「雪裡梅花」的評論,李季紋敷衍了一段「靖難之役」的歷史軼事。在朱權被燕王朱棣綁架脅迫上繳檄文的前夜,天人交戰的朱權要其戲班上演一齣《趙氏孤兒》聊以自慰。從戲劇行動來看,這不啻是一齣心理行動劇,假借「程嬰托孤」的歷史故事,朱權藉戲了悟人生,當戲演至盡頭,面對巨大的政治事變,朱權也走完一趟自我的心靈追索,最後凜然上繳檄文,登台演自己人生大戲。宮廷鬥爭本是風雲迷離,性喜音律藝文的朱權豈是城府計謀深算的朱棣對手,晚年他覓得一處清靜,偏安一隅審音辨律,寫下無數著作,如同李後主及宋徽宗,他在藝術的世界裡尋求安身立命之道,幸運如他,避過殺身大禍,沒活成李宋一般的故國明月悲劇皇帝,安享晚年。

換言之,李季紋的《1399趙氏孤兒》是她對歷史軼事的註腳評說,從《太和正音譜》的微薄線索,試圖理解朱權面對政治權謀時,自我人生的感悟掙扎以及安身立命之道。於是《1399趙氏孤兒》帶我們回到了靖難之役的當下,在這個歷史轉折的當口,李季紋透過「戲中戲」的結構,讓我們瞥見了一代歷史舞台上的「失敗者」澎湃的內心掙扎,而這樣的藝術性詮釋直指莎劇人物哈姆雷特關於「生存還是毀滅」一般的哲學性沉思。

這改編策略最顯著的當然是莎劇也常用的「戲中戲」結構。君主召喚戲班上場演戲在《哈姆雷特》不是枝節末微的橋段,而對整個劇情的發展跟主旨起到關鍵作用。在西方的學術討論上,莎劇裡常見的「戲中戲」橋段其實是theatrum mundi「人生如戲」哲學命題在文藝復興時代的新演繹。也就是說如果人生宛若舞台,我們不過是上場下場的演員,那我們該如何思索我是誰?我又該往何處去等等生存根本問題?如果人生在世如同傀儡,在種種身不由己之下,我們能夠了解自己的本真嗎?如果我們終究不過被動執行劇本的指令,任由上帝的意志操縱,我們又該如何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從文藝復興以降,到啟蒙時代,西方哲學家思索關於啟蒙主體的自我以及解放問題,在莎士比亞以及同時代戲劇家舞台上,透過「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交織辯證,把「劇場性」(theatricality)與「主體構成」(subjectivity)的哲學性問題透過戲劇的形式一再反覆探索,【2】其中的典型就是追問「存在或是毀滅」的哈姆雷特,以及感嘆「人生如夢」的賽孟多。【3】

李季紋的改編換言之是在古典儒家的「忠孝節義」道德情感結構下,透過敷衍朱權的內心世界,思考如何成為「具有現代意義的個人」的問題。因此「藝術與人生」、「藝術與政治」、「人生與政治」等等看似對比的概念,在劇情結構當中都成了相互構成的必然元素,朱權透過藝術試圖了悟自己人生的命運,政治成就個人在舞台上的位置,但是也讓人身不由己,在「活著還是死亡」的兩難處境下,哈姆雷特以國王之姿求道於弄臣,最高貴的與最低賤的,在面對生死的關口並無二致,戲子伶人似乎更懂得求生之道,朱權貴為君主,要伶人與其同台,如同哈姆雷特,試圖從伶人的身不由己頓悟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但到底是國王的弄臣還是伶人的君主?

《1399趙氏孤兒》作為改編之作,其戲眼應該在出戲、入戲之間,也是在這些關鍵時刻,我們可以讀出在君主與伶人的對比下,劇作要寄託的寓意何在。

在整個劇情轉折過程中,有幾個關鍵時刻,第一是朱權決定從扇子點戲《趙氏孤兒》,戲班——麒麟豹(施冬麟飾)、雪中梅(江亭瑩飾)、天時秀(許麗坤飾),成員幾經猶豫最後答應在此作場。從這裡開始就應開始鋪梗,讓我們震驚於最後的轉折:天時秀要暗殺朱權(劉冠良飾)飾演的程嬰,從震驚到原諒到交出檄文,一連串的轉折是本戲最精采也是最關鍵之處,扮演程嬰的朱權如何在敷衍故事的過程了悟人生(其中狗腳色的設定也是關鍵)?在知道伶人受燕王指使時如何從震驚、憤怒、接受到原諒?兩者之間有劇情事件上關鍵的因果連續性,而要將這邊的戲劇張力凸顯出來,必須在一開始戲班與朱權的關係設定就鋪好梗。但是在目前的演出版本當中還是不甚清楚,是不是可以強化戲班跟朱權的對照關係,或是更進一步把兩造之間的權力拉扯激化?在《哈姆雷特》裏,戲班子不過是哈姆雷特的棋子,縱使弄臣讓國王明白生存的虛無,《哈姆雷特》等莎劇終究是關於尊貴有權者的生存省思。在《1399趙氏孤兒》由於朱權也入戲扮演程嬰,我彷彿看見伶人主導君主,甚至成為君主人師的可能性?然而在目前的劇情結構下,兩造之間的關係甚是模糊,這邊似乎是編劇可以開挖深耕的留白之處。

隨觀眾熟悉的《趙氏孤兒》故事起伏我們也應該看見朱權與戲班關係的持續變化,因此當最後真相揭露的轉折時刻到來,朱權作為一個悲劇性人物的詠嘆唱詞力量才能拔尖,其生命感悟要帶來的同情與憐憫才能爬升至「生存或是毀滅」的哲學性高度。

全戲收束在朱權上交檄文,換上紅蟒登上政治舞台的儀式。這是朱權飾演朱權的「戲如人生」片刻,檄文早已寫好,而且寫在戲單扇面的背後,飾演朱權的劉冠良穿上的竟然是扮演屠岸賈演員的戲服,一代君主登高,終究不過是歷史大勢的傀儡,看似凜然大氣,不過日薄西山,以儀式收場,是此劇的驚豔之筆,後面的投影告訴我們,朱權在歷史政治的大舞台上,終究成了失敗者,然而他能以藝術終老,其精神以《太和正音譜》以及晚年更多著作的形式流傳百代,這樣的成就似乎說明了藝術高於政治,才是成就人生的不朽之道。

就場上功夫而言,曲調幾乎都是熟悉的歌仔戲古調:【七字調】、【雜唸調】或【漢調】,演員在舞臺上的唱、念、作、打亦相當精彩動人,其中諸多京劇身段不免令人好奇,歌仔戲與京劇或是其他傳統戲的跨劇種交融現象發展如何,值得探討研究。《趙氏孤兒》這樣一齣「京劇特質」頗高的傳統劇目,在《1399趙氏孤兒》以歌仔戲的形式改編後,沒有殊異不適之感,在置換歷史時空並放入當代詮釋意義後,竟然出現一種令人驚喜的新意。如果劇作能在朱權/程嬰,君主/伶人的辯證關係上,深化情節的鋪墊,重新堆疊抒情感悟的節奏,劉冠良精湛的演技在最後的登台儀式便能更上高峰,尾聲劇場性的設計,便更能提煉出朱權藉戲頓悟政治,以戲評點人生的後設哲學性寓意。

註釋

1、關於改編的系譜,參見林立雄,〈搬演、重寫舊本的一條新路徑《1399趙氏孤兒》〉,表演藝術評論台。

2、關於這些概念探討的文獻,可以參考Howard Yang, Rethinking Sincerity and Authenticity: The Ethics of Theatricality in Kant, Kierkegaard, and Levinas. New York: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17.

3、這是西班牙黃金時期劇作家加爾德隆鉅著《人生如夢》裡的主角。

《1399趙氏孤兒》

演出|正在動映有限公司
時間|2018/03/25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9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入戲」、「出戲」的方式,讓人物游移於現實與扮演之中,試圖藉由「扮演」表現出朱權內心的不安與懊悔。除此之外,重寫的部分除了沿用經典的情節段落外,重寫的情節也讓《趙氏孤兒》產生新的生命力。(林立雄)
4月
04
2018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當然,《凱撒大帝》依然有當代傳奇劇場多年來的戲曲與聲樂、歌劇等表演形式結合的部分。吳興國演出賈修斯、凱撒、安東尼,各自使用了老生(末)、淨、武生、丑的行當,以聲腔與表演技巧詮釋三個角色,恰如其分,也維持《李爾在此》、《蛻變》的角色聲腔多重變化的設計。
7月
09
2024
從歌仔戲連結到西方劇本、德國文學、波蘭電影導演或法國文學批評,《兩生花劫》的故事起於江南恩怨,卻在台灣釋放和解。我們當然可以從《兩生花劫》關注且重探本土戲劇的本質,但也不妨將它置於世界文學的脈絡下思考。傳統必須走向世界,而傳統也永遠在當代重生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