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演、重寫舊本的一條新路徑《1399趙氏孤兒》
4月
04
2018
1399趙氏孤兒(劉子嘉 攝,正在動映有限公司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57次瀏覽
林立雄(專案評論人)

《趙氏孤兒》故事從《左傳》、《史記》上的記載,一直到元朝被紀君祥搬為雜劇《趙氏孤兒大報仇》、明代作者撰寫《八義記》傳奇,乃至於近當代京劇的《搜孤救孤》及新編的《趙氏孤兒》,或是歌仔戲的《萬古流芳》等等劇目,幾乎都不脫「教忠教孝」的思維與價值。到了當代,許多創作者甚至認為全「忠孝」的「復仇」已不符合時代的潮流,比如林兆華的「人藝版」或是田沁鑫的「國話版」《趙氏孤兒》都藉由「不報仇」來表現當代人對於政治鬥爭的厭惡,陳凱歌甚至在電影版《趙氏孤兒》中以「人本主義」的角度批判程嬰的「愚忠」。當代的觀點的提出的確能夠讓人省思「忠孝節義」的當代意義,然而,停滯在對「忠孝節義」的批判或省思,或許都忽略了史實與創作之間的差異,以及創作本身可能造成種種影響等課題。

近年,《趙氏孤兒》仍時常被搬演,無論是道德教化,又或是表演取勝之例比比皆是,就如今年中國北方崑曲劇院即重新編排、搬演《趙氏孤兒》。不過,再從當代的角度詰問「忠孝」,又或是原封不動的搬演故事,又有什麼新意或可觀處呢?編、導李季紋於節目單上引王國維稱讚《趙氏孤兒》之語,並從「存趙孤」置於宋代徽、欽二宗被俘的背景之下,觀察到一個可行的創作切入點,【1】那就是將《趙氏孤兒》放置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所具有「解讀空間」及「政治意涵」。以明代寧王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對《趙氏孤兒》的評論:「雪裡梅花」作為出發點,藉著燕王朱棣為清君側而綁架朱權的歷史背景重新詮釋《趙氏孤兒》,為「存孤」一事找尋新的意義,並試圖回應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評語的思考,將舊本中帶有的政治意涵與朱權當下的政治處境進行對照、互演,無不是相當聰明的創作路徑。

李季紋在劇中創造一戲班,戲班為了完成燕王朱棣要求朱權(劉冠良飾)草擬檄文的任務而到燕王府搬演劇目,然而此時此刻的朱權早已明白,除了自己被綁架外,自己的妻房、子女同時也存在威脅,但心中種種不平卻讓他難以言說。於是,朱權點了一齣《趙氏孤兒》,由戲班中麒麟豹(施冬麟飾)、雪中梅(江亭瑩飾)、天時秀(許麗坤飾)分別一趕多腳,自己則親自上陣演出「救孤撫孤」的草澤醫生程嬰。《1399趙氏孤兒》的戲中戲即在此產生了特殊的意義,就當時的背景而言,朱權雖為當時擁重兵之藩王,但被燕王綁架後的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妻兒家小,他無從選擇必須為朱棣寫下檄文,成為迫害皇室的幫兇。這正巧與他演這齣《趙氏孤兒》產生相當大的矛盾──程嬰為了存「孤」將自己的孩兒送死又害了忠良,然而面對自己的家人,同時又面對戲班演員及其家人們的安危,只能選擇當下的和平、安定,選擇背叛皇室正統。

李季紋以「入戲」、「出戲」的方式,讓人物游移於現實與扮演之中,試圖藉由「扮演」表現出朱權內心的不安與懊悔。除此之外,重寫《趙氏孤兒》的部分除了沿用經典的情節段落外,重寫的情節也讓《趙氏孤兒》產生新的生命力,如莊姬公主烈性地破胎門產子,情感濃烈,相當符合歌仔戲自由、奔放的特色。又,作為一部「古路新戲齣」,《1399趙氏孤兒》無論在表演的安排、服裝、舞臺設計,又或是唱腔的安排都相當地傳統,就如唱腔來說,曲調幾乎都是熟悉的【七字調】、【雜唸調】或【漢調】,唱腔的編寫上也有很好的鋪敘堆疊,如韓厥搜檢程嬰木篋一場,當搜到箱內之嬰兒時,先是安排【散板】讓演員能夠充分地發揮當下的驚詫和不安,後又緊接【都馬調】、【都馬搖板】,延續著不安的情緒,將緊張的氛圍推高,【2】演員在舞臺上的唱、念、作、打亦是相當精彩動人,特別是施冬麟將身體的穩定與彈性掌握得相當好。

不過稍嫌可惜的是,《趙氏孤兒》在整體的搬演篇幅上仍過於繁重,「出戲」、「入戲」的經營與伏筆埋的不夠多,作為主要人物的朱權在這部作品中的種種矛盾、不安與懊悔仍不夠彰顯,比如朱權與雪中梅演出「定計」一段的安排,程嬰質疑公孫杵臼的忠誠於是問道:「你……敢會反背我?」雪中梅卻在此時出戲呼告一聲「王爺」,雖能理解是戲班受到燕王的指派而來的心虛反應,但寧王與戲班演員間的關係在設定上仍有些曖昧不清,不免讓這層反應模糊難辨。總的來說,整部作品欲談論、對照明朝史事,卻在劇中情節比例安排上失衡,然而在文本找到了詮釋的新路徑之外,導演是否能夠在文本與空間之間的關係再做思考,或許也是能夠被期待的部分。當然,作為「舊戲新出」的角度來看,《1399趙氏孤兒》以新的切入角度,試圖以當代的觀點想像明朝,重新搬演《趙氏孤兒》一劇無疑仍是相當成功的。

註釋

1、詳見《1399趙氏孤兒》節目單,無頁數。

2、感謝音樂設計陳歆翰提供曲譜對照。

《1399趙氏孤兒》

演出|正在動映有限公司
時間|2018/03/24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9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歌仔戲的形式改編後,沒有殊異不適之感,在置換歷史時空並放入當代詮釋意義後,竟然出現一種令人驚喜的新意。如果劇作能在朱權‭/‬程嬰,君主‭/‬伶人的辯證關係上,深化情節的鋪墊,重新堆疊抒情感悟的節奏,劉冠良精湛的演技在最後的登台儀式便能更上高峰。(許仁豪)
4月
07
2018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
在一個結合異國史詩、舞蹈和新馬戲的舞台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演出,許多元素如東南亞舞蹈特有尖頂頭飾、面具,柬埔寨的木琴、皮鼓,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戲特技,帶給觀眾許多新奇的感受。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