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表演的巨大能量《卡夫卡的猴子》
5月
16
2012
卡夫卡的猴子(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96次瀏覽
謝東寧

存在主義作家卡夫卡的小說故事荒誕離奇,他常用寓言體的方式,描述人類存在的困境,而與人類同為生物物種的昆蟲、動物,便是他拿手的寫作隱喻,《變形記》中,職業為推銷員的主人翁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蟲,《一條狗的研究》描述一條狗如何走上絕食之路,或者《飢餓藝術家》寫將自己當作動物,在馬戲團裡表演飢餓的人。兩廳院國際劇場藝術節,來自英國楊維克劇團的單人表演《卡夫卡的猴子》,便是取材自卡夫卡的短篇小說,關於一隻從非洲來的猴子變成人類的《學院報告》。

導演處理這個從文學改編的劇本,採取的是如實搬演,不多加詮釋的方法,同時簡單乾淨的舞台(一面投影牆、一張演講台、一把椅子),全劇把重心完全擺在演員的表演上面。而資深女演員Kathryn Hunter果然演技精湛,單人獨撐全場,看似輕鬆簡單地(其實充滿能量),在舞台各個地方爬上爬下,甚至屢次跑到觀眾席,搬演這個荒誕的寓言故事—一隻來自非洲的猩猩,如何為了生存模仿人類語言動作,而逐漸變成人類,五年之後,他受邀來學院演講親身故事。

當穿著體面西服、頭帶圓頂帽的演員,提著一隻皮箱和柺杖,佝僂著身體,介於半人半猿猴的身體姿勢走進舞台,仔細觀察其充滿細節的表演身體,和一旁牆上的猿猴照片,全場觀眾很快地就相信,黑猩猩「紅彼得」準備要來跟學院的人類所進行的演講;而當然觀眾也得對號入座,扮演比猩猩高一等的學院聽眾。

紅彼得帶著睿智、與人類保持距離、甚至帶著比人類還高一等的觀點,敘述他自非洲被捕之後,一路載運回歐洲的船上;如何被關在狹小的籠子裡,如何藉著模仿水手的動作而被注意,且因為喝酒竟然說出人類語言「哈囉」,而被接受訓練成為人類…。演員採取的是邊演、邊議論的方式,進出於演講現場與回憶現場,並且從猩猩的角度反觀人類的行為,並與觀眾互動,示範喝酒、吃香蕉,並詰問關於握手、自由、為什麼來劇場?不如回家看「康熙來了」(中文發音)等等,帶點即興的加料,目的都在刺激觀眾對於人類本身的思考。

不過一如卡夫卡的世界,這隻回不去的猩猩,雖然在人類世界竄紅,但當回家看到家裡半馴服母猩猩的錯亂困惑,終究,哪裡才是他的「出口」Way Out 呢?卡夫卡這個短篇小說《學院報告》,主要的議題在於啟蒙、同化和自由,不只是人類和猩猩,也可能是人類和人類,尤其是在今日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都期待所有人學習搭上這般快速列車,但這般列車真的是通往自由嗎?這場精湛演員的單人表演,將卡夫卡的世界,再次精準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也讓我們真正見識到舞台演員的表演魅力。

《卡夫卡的猴子》

演出|英國楊維克劇團
時間|2012/05/11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黃香  
經由猿猴馴化為人的變形過程這樣的諷喻,深刻理解了人類遠離自然、自命不凡的宿命——行禮如儀的機械式生命。從更深一層的殖民史觀來看,《卡夫卡的猴子》是一則寓言,以陰鬱、冷調的黑色幽默暗喻上個世紀初強權殖民、奴役壓制的慘烈實境。(黃香)
5月
17
2012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