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表演的巨大能量《卡夫卡的猴子》
5月
16
2012
卡夫卡的猴子(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1次瀏覽
謝東寧

存在主義作家卡夫卡的小說故事荒誕離奇,他常用寓言體的方式,描述人類存在的困境,而與人類同為生物物種的昆蟲、動物,便是他拿手的寫作隱喻,《變形記》中,職業為推銷員的主人翁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蟲,《一條狗的研究》描述一條狗如何走上絕食之路,或者《飢餓藝術家》寫將自己當作動物,在馬戲團裡表演飢餓的人。兩廳院國際劇場藝術節,來自英國楊維克劇團的單人表演《卡夫卡的猴子》,便是取材自卡夫卡的短篇小說,關於一隻從非洲來的猴子變成人類的《學院報告》。

導演處理這個從文學改編的劇本,採取的是如實搬演,不多加詮釋的方法,同時簡單乾淨的舞台(一面投影牆、一張演講台、一把椅子),全劇把重心完全擺在演員的表演上面。而資深女演員Kathryn Hunter果然演技精湛,單人獨撐全場,看似輕鬆簡單地(其實充滿能量),在舞台各個地方爬上爬下,甚至屢次跑到觀眾席,搬演這個荒誕的寓言故事—一隻來自非洲的猩猩,如何為了生存模仿人類語言動作,而逐漸變成人類,五年之後,他受邀來學院演講親身故事。

當穿著體面西服、頭帶圓頂帽的演員,提著一隻皮箱和柺杖,佝僂著身體,介於半人半猿猴的身體姿勢走進舞台,仔細觀察其充滿細節的表演身體,和一旁牆上的猿猴照片,全場觀眾很快地就相信,黑猩猩「紅彼得」準備要來跟學院的人類所進行的演講;而當然觀眾也得對號入座,扮演比猩猩高一等的學院聽眾。

紅彼得帶著睿智、與人類保持距離、甚至帶著比人類還高一等的觀點,敘述他自非洲被捕之後,一路載運回歐洲的船上;如何被關在狹小的籠子裡,如何藉著模仿水手的動作而被注意,且因為喝酒竟然說出人類語言「哈囉」,而被接受訓練成為人類…。演員採取的是邊演、邊議論的方式,進出於演講現場與回憶現場,並且從猩猩的角度反觀人類的行為,並與觀眾互動,示範喝酒、吃香蕉,並詰問關於握手、自由、為什麼來劇場?不如回家看「康熙來了」(中文發音)等等,帶點即興的加料,目的都在刺激觀眾對於人類本身的思考。

不過一如卡夫卡的世界,這隻回不去的猩猩,雖然在人類世界竄紅,但當回家看到家裡半馴服母猩猩的錯亂困惑,終究,哪裡才是他的「出口」Way Out 呢?卡夫卡這個短篇小說《學院報告》,主要的議題在於啟蒙、同化和自由,不只是人類和猩猩,也可能是人類和人類,尤其是在今日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都期待所有人學習搭上這般快速列車,但這般列車真的是通往自由嗎?這場精湛演員的單人表演,將卡夫卡的世界,再次精準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也讓我們真正見識到舞台演員的表演魅力。

《卡夫卡的猴子》

演出|英國楊維克劇團
時間|2012/05/11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黃香  
經由猿猴馴化為人的變形過程這樣的諷喻,深刻理解了人類遠離自然、自命不凡的宿命——行禮如儀的機械式生命。從更深一層的殖民史觀來看,《卡夫卡的猴子》是一則寓言,以陰鬱、冷調的黑色幽默暗喻上個世紀初強權殖民、奴役壓制的慘烈實境。(黃香)
5月
17
2012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