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偏向情緒表現的《屬輩》(2011)和現場錄像多媒體的《早餐時刻》(2012)之後,旅居德國的編舞家孫尚綺終於帶著他的崎動力劇場,為台灣演出純肢體的作品《浮‧動》。《浮‧動》是孫尚綺「身體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從探討身體、節奏與空間的獨舞《我不語》,一路發展到如今以三名舞者表現的《浮‧動》,舞者以充沛的能量,探索各種身體元素的可能性。
《浮‧動》有個很不一樣的開場。燈光乍亮,音樂爆衝,舞者羅斯.馬丁森(Ross Martinson)橫躺地,長達三、五分鐘,一動不動。只有德國音樂家約格.利森赫夫 (Jörg Ritzenhoff)的電子音樂,如急行軍踏步、如工廠機械運轉。躁動的音樂壓迫著安靜的舞者。終於,舞者緩緩舉起他的左手,放下;又抬起左腳……一時間會誤以為,難不成又是一個曖昧難明的行為藝術?
所幸,羅斯.馬丁森終於站了起來,緩緩探索著他周圍的空間,他像深海的游魚般舞動著,攪動著周圍的空氣。在極度昏暗的燈光下,觀眾的眼睛自動調整的捕捉畫面,產生了奇妙的視覺暫留,讓動作看來極度圓滑而具柔軔。
接下來的幾段舞蹈,清晰開展了孫尚綺「身體三部曲」的動作手法:以「長一短多」的慢、快節奏,與開、闔、反轉的動力,以及擰扭的動作形態,交相調節,堆疊出一長串引人入勝的身體視覺風景。
親密關係的探討,也是孫尚綺長期關注的主體。在一段雙人舞之後,孫尚綺躺在地上,羅斯跪在地上彷彿哀悼,他貼滑靠進孫的胸膛、頸項,幾乎親吻上孫的嘴唇,之後又啣咬起孫的左手腕。幾個細膩而私密的動作,勾引著觀眾的呼吸。另一段如玩偶操弄的雙人舞,略嫌嬌小的孫尚綺,理所當然由高大的德國舞者大衛.埃辛(David Essing)操控,之後兩人在角色上的互換,傳達出身體與精神能力的反轉。
雖然,在稍早的三人舞片段,以姿勢堆疊相連的手法並不成功,過於在乎造型的經營,顯得刻意而不夠順暢。然而在後段的三人舞,三名舞者各以快速、大幅度的動作,幾乎貼身的距離「裝腔作勢」來挑釁對方,挑戰在極有限空間裡如何「周旋」而不碰觸到彼此,成功地藉此蘊釀出極大的能量。
60分鐘的《浮‧動》裡,孫尚綺扎扎實實地,以純淨的身體動能和調節有度的節奏,展現了他對身體語彙的掌握和舞蹈思想,建構起一套完整的動作風格。
《浮‧動》
演出|崎動力劇場
時間|2013/03/09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