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疆界後的原民認同在哪裡?《泰雅精神文創劇場》
4月
24
2023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46次瀏覽

文 陳佳伶(專案評論人)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說的是園區最後一組原住民,與被原鄉遺落在外的研究生,之間所發生的故事。研究生的原民認同有點荒謬,原住民的族群意識稍嫌語焉不詳、蒼白無力,就像是速成的文化,易於引人發噱,這種陌異的經驗由來,源於紛陳的族群歷史事件。在80年代台灣的土地上,有風起雲湧的族群正名、還我母語運動,然而舊有的文化習俗一旦被拔除、被取消,哪有那麼容易追本溯源、回復在夙昔?或者時空已俱時推進、異地雜處後,復舊如舊還能成為必須嗎?都市與原鄉混血、現代性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已成為當代現況,究竟要將自身置放於何處,才能回望並跨步未來。 

奠基於原住民題材的作品,在角色扮演上(role playing),觀眾不禁會有演員是否有重演自己,抑或扮演他人的遐想,誰才是那個真正的泰雅族人,是否如劇中人物一樣仍保有部落的記憶?誰又是那個隱身在都市的原住民?對號入座般地挾帶著佔有資源的自我戲謔。不同種族的文化殊異與獨到,是帶給演員更多設身處地的聯想,而愈能進入角色生命,還是會造成自身與角色之間因經驗的陌異而更無法企及。演員一如先行者般能給予角色養分,或是要加緊努力學習,才能跟上人物的劇本歷程。這些懸念隨著每一段落像是玩著大風吹遊戲,串聯了個人的田野與角色的特質,在演員與原民身分,專業與素人表現之間穿越,開啟了許多後設的想像。 

在舞台搬演上(staged),故事剛開演,在主角人物甫登場、初試啼聲之時,觀眾尚在辨別每個人的語氣及個性,有個欺眼的裝置悄然被注目,等身擬真地座落一隅,我正在接收端等待它的發話,因為橋段鋪陳的意外插曲,發現被作假成真所愚弄,為了錯視而發笑了起來,再次加乘了舞台造景的人工與非自然狀態。中段的結構則是出現了畫外音,帶有監視與控制意味的指令,無法勢均力敵的話語來往,著實顯現出不平等,一如異文化的殖民與壓迫。故事發展至後段,時間行進到必須配合閉館場復完成,舞台逐漸隨著物件的退去而淨空,終於要恢復為空台的樣貌,駛來一輛由真實世界而來的龐然大物,將一切席捲而去,舞台的事件或許業已落幕,但現實人生的問題仍舊繼續。 

關於裝置、聲音與真實物件的三段配置,它框限或是劃分故事中的文創劇場,與演出時的舞台劇場,甚至將想像外擴至真實世界。生態園區的空間諧擬,進階地再次以人物戲仿,虛與偽的相掩裡創造短暫的真實;角色透過自我的解嘲將生命的困境消解,但卻無力阻擋單向性話語的攻勢,造成溝通之困頓與理解的闕如;真實議題的沉重,可以經由舞台轉化為輕盈,截至曲終人散前,或許我們已經習得從主體置換為他者的觀點。 

在文化展演部分(cultural performance),劇中角色吸納了現實田野經驗,展示自己應如何被看見,反映當代原民為他人展演,與自我表現性的辯證,經歷了不同世代的文化侵擾,當傳統習俗的承傳已斷裂成巨大的鴻溝,絕對的復返已無有可能,在當代的原民現身中是否能達成和解與認同?劇中老中青的原住民設定,長者身分遺留最多外來文化的影響,體現在她念茲在茲的宗教信仰與往日回憶;中生代的表現最內斂而沉默,但他投入族群事務的決心,正是向外展現自我的方式;年輕世代則樂觀而活力,並不抗拒肩負傳遞的使命;另一方面研究生則是以展演、暴露缺點的方式,達成彼此的和解,形式各異的展示與演繹行動,或許無法彰顯原民最初的本真性,但其各自秉持著一份比重不同的真實,夾雜在整個族群裡。 

原民三人最後駐留園區的原因,我認為或許是他們珍視著,與觀眾的溝通與交流機會,等待著再次訴說自己的管道,而在專家學者、原住民及漢人的三組結構中,也存有發聲的路徑,原民作為台灣原生土地的主人,在專家的引領下朝向更多的觀眾,進而建構自己的舞台與表述方式。當代的原民行動,把原鄉精神編織到都市生活裡,將傳統縫補到現代性經驗中,兼容文化的混種,讓自身流動成為可能,在原民性復甦的時代,人人覺察自我為認可的樣子,這樣的光景應指日可待。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

演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時間|2023/04/07 19: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卡車駛離、舞台淨空,劇場中迴盪著哈勇的族語歌聲,劇場的時空彷彿被逆轉。觀眾進場的時候明明有滿台的「彩虹灣原住民文化村」,此刻卻空無一物。剛剛經歷兩個小時的泰雅文化真的存在嗎?劇場的戲劇時空是魔幻的,倒裝台讓觀眾時空也變得相當魔幻。此刻即將謝幕,也好像戲才正要開始。
4月
26
2023
究竟為何,編劇會寫出如此關乎「原漢衝突、社會結構問題」的劇本後,擔綱那位集荒謬、尷尬、論文悲劇於一身的「漢族」女角?同時,這位漢族女研究生還不經意和台灣文學資深學者撞名;藉此角色與劇情安排,編導意圖展開怎樣的社會批判?同時,在以戲劇的力量施展批判之餘,與過往及當前的台灣文學、文化、教育等學術語境,是否展開有前瞻性的對話?
4月
24
2023
一隻蛇,完結這齣兩小時的戲:Sayun Nomin(游以德)飾演漢族女研究生,來到「彩虹灣原住民文化村」園區,受蛇驚嚇,一陣慌亂,失手摔毀存有田調資料的筆電。以這個災難為敘事收尾是本齣戲所有諷諭當中之最,應驗了戲裏曾提到「若有蛇出現,往往是祖靈有話要說」,要說什麼?嘲諷台灣近年來的原民熱,特別是學院論述或知識生產的文化掠奪,對此,我們必須給予終結,正如毀掉筆電與田調——至於消費原住民文化,在土地或經濟上對其生命權益的壓迫與剝削,那就更不用說了。
4月
21
2023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