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5年《May B》後,瑪姬.瑪漢作品再度來台,當時《May B》曾在臺灣藝文界掀起了一陣旋風,這次也不例外,法國編舞家瑪姬.瑪漢是當代世界舞蹈重要編舞大師之一,1950年代開始在巴黎學習舞蹈,曾是職業芭蕾舞者。後來於1984年成立瑪姬.瑪漢舞團,擔任編舞者的角色。
此次來台作品《臉》,是由瑪姬.瑪漢與他的兒子大衛.曼布希共同創作而成,大衛.曼布希同時擁有導演、劇作家、表演者多重身份,亦多次參與瑪姬.瑪漢的經典作品如《May B》、《環境》,從小耳濡目染下對現代舞也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此次演出由他獨挑大樑,一人分飾六十個角色。小小的劇場裡,舞台設計簡潔乾淨,白色的檯子上掛了三處衣服,是觀眾進劇場第一眼就看到的,簡單乾淨的舞台裝置,沒有多餘華麗的裝飾,就像整場演出,沒有多餘的包裝,只有表演者和最純粹的肢體狀態。
演出開始,表演者穿著一件白色內褲,赤裸著上身,嘴裡咬著面具,由他四年前的照片作為開場,音樂播放的是舒伯特的小夜曲。大衛.曼布希表示,「那是瑪姬.瑪漢最常在作品裡使用的古典音樂,和這部作品的意象有所關連」,因此選用了此首音樂。整首舞碼由三個面具、六十個角色組成,表演者依照每個臉轉換成符合的角色個性及改變身體的狀態。劇中角色除了知名人物英國首相、舞台劇演員、喜劇演員等等知名人物,還包含了路人,各式各樣的臉孔,其中不時穿插著幾個東方日本臉孔,服裝採用鮮豔的紅色及日式風格與其它黑白色系的服裝作為對比,成為整個演出中的亮點。在轉換的過程中,表演者揣摩角色的細膩程度令觀眾驚艷,透過不斷的穿脫服裝,藉由服裝的輔助使角色形象更為鮮明,整齣舞作沒有跳舞的動作,只有各個人物角色鮮明的肢體狀態,是舞蹈?是戲劇?抑或只是一種肢體表演?
筆者於2015年看過瑪姬.瑪漢的經典作品《May B》,此次進劇場抱持著極大的期待,對於這二次演出,有著非常不一樣的感受。一開始對於作品的期待可能是要有著很多的肢體舞蹈動作、誇張的表情、很強的情感渲染力,與此次作品剛好形成一個很大的反差,表演者大部分的時間以面具示人,雖有短暫把面具拿下來的時刻,卻也面無表情看不出情緒,彷彿沒有自己,只有一直在扮演別人。雖然整齣舞碼表演者不發一語,但藉由他的肢體與臉孔的搭配,卻能令觀眾有無數的想像空間,想像此時此刻這個角色看見了什麼?在做什麼事?肢體所展現出來的狀態又是什麼?我們一直想要扮演著別人所期待的樣子,而什麼是真正的你,真正你想要的樣子?他帶給我們的衝擊不是只有在劇場裡看演出的當下,而是走出劇場之後,你會思考,我們每天都遇到這麼多不同的臉孔,每個背後的故事是什麼,而你真正的樣子又是什麼?你所追求的樣子又是什麼?
《臉》
演出|瑪姬.瑪漢、大衛.曼布希
時間|2017/03/19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