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夢的漣漪——《綺夢遊》
8月
08
2022
綺夢遊(壞鞋子舞蹈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45次瀏覽

張懿文


星期日的午後,從物件、光影、身體的拆解和並置之中,我們與表演者一起夢遊,享受了光影與空間、身體和聲音營造的美麗幻境。


色澤美麗、氣息空靈

宛若玻璃紙般反射彩色虹光的長方形裝置佇立在舞台上,在劇場中營造出色澤美麗、空間乾淨空靈的氣息。舞者劉俊德在地面上側躺著,他翻著身子,輕鬆甩動的手指和腳底的末端肢體,擺動如在水中游泳般地自在;帶著數個簍空斗笠的舞者趙亭婷出現,斗笠帽子有如海裡一開一闔的蚌殼,她也像是出海勞動的蚵女,順著水流的漲潮和落下,與舞台背景布幕上的光影相呼應;有如山水畫般的蜿蜒山脈裝置,倒映著背景的淡紫色,藍色過渡到綠色呈現出迷濛的山林意象,讓人聯想到中國山水畫中的意境;而當舞者單腳站立,跳動彷如跳水,在劉俊德發出類似嘔吐般沈重大力的呼吸聲時,我想到此刻陰魂不散的Covid-19,他有如發自內在的自動性技法,讓觀眾感受到表演者喉頭震盪的痛苦。

布幕的投影從粉紅色、黃色、綠色、深藍色過渡到水藍色,光影色澤的變化也優美地暗示了時間的遞嬗。下一個段落,兩位表演者拿著木棍,一起在舞台上移動,順著前述的海洋意象,竟令人聯想到了正在划船的漁夫,而另一邊,樂手洪于雯打擊出類似木琴的敲擊聲響,下一秒音箱響起有如飛機飛過的聲響,又變換像是嬰兒的啼哭聲,在此刻共軍擾台的時間點上,特別誘發觀眾內心的恐懼。


綺夢遊(壞鞋子舞蹈劇場提供)


斷裂、不連續的美感

此演出恰如其名,帶領觀眾進入時空的縫隙,彷彿在恍惚的記憶中搜尋有如超現實的夢境。這支舞蹈以電影般蒙太奇的手法,捕捉了超現實主義斷裂的美學,而令人驚訝的是,舞者與音樂表演者的即興,也呈現分割斷裂的狀態(也可能是一起即興排練的時間不夠多?),音樂與表演者卻在這樣的不和諧之中,特別能帶出超現實主義不連續的美感。直至結尾處,表演者撕開貼在舞台地板上與地墊交接處的膠帶,這個姿態彷彿也暗示了:表演空間與真實空間的界線,有如結界被打破般,所有的人都將從夢境回到現實。

壞鞋子舞蹈劇場以「田野採集」作為創作方式聞名,長期訪查民間祭典、 軒社、儀式場域,作品經常呈現與土地靈魂的感知,創造出宛若神在現場之展演,然而在《綺夢遊》中,做夢似乎成為舞團另一個不同路徑的創作方式?作品以抽象的形式,呈現出超現實的夢幻片段,在這樣的氣氛中,紛雜的元素交織穿插,提供多樣的解讀可能,而節目冊中描述著舞團欲意「深入自然物種之境,感知與思辨『泛靈』所處的時空之間」,如此看來,《綺夢遊》不同於舞團過去以轉化漢人民間信仰的精神性為主的舞蹈,卻以更為抽象、去除特定民族儀式符碼、有著蒙太奇效果的超自然特性,捕捉了另一種新型態感知的可能。

《綺夢遊》

演出|壞鞋子舞蹈劇場
時間|2022/08/07 14: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創作者誠實地直視自己正在夢裡「幻肢/知」著,以此為支點來探索身體的各種可能性。不再是透過創作急著要分享自己發現了什麼,而是在夢中緩緩陪著觀眾回顧自己探索的歷程。(李橋河)
8月
19
2022
或許,「變形」可作為遁入《綺夢遊》營造之氛圍的關鍵,舞台上的身體並不扮演單個身份,而是隨著燈光、節奏的變化不斷切換形體。(洪郁媗)
8月
15
2022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