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育栽的戲劇種苗《一首詩改變世界》
3月
26
2013
ㄧ首詩改變世界(阮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88次瀏覽
謝東寧(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創立於2009年的「草草戲劇節」,是設立於嘉義當地的阮劇團所發起,並與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合作之戲劇教育推廣展演計畫。已經邁入第五屆的藝術節,今年已經從單純的戲劇展演,擴大為兩個週末的藝文活動,包括了草草影展、戶外演唱、草草OFF、戲劇演出、創意市集…等活動,在風和日麗的春天,漫步於由知名建築師黃永洪所設計,閩南式風格之亭台樓閣、水榭迴廊、優雅荷花池多層次空間之表演藝術中心園區,及欣賞各處繽紛的藝文活動,讓嘉義縣民雄鄉的民眾,多增添了一處藝文休閒的好去處。

重頭戲是實驗劇場的演出《一首詩改變世界》,這個屬於戲劇教育推廣的展演,對象大部份是嘉義縣各高中、大學的學生。為期一整年的計畫從第一階段的戲劇表演課程,到第二階段的專業科目課程,包括學習劇場燈光、服裝、舞台、行政等部份,最後並由專業師資帶領學員們,合力製作一個完整演出,而今年更是連續第二年,邀請留美「青少年劇場」專業的呂毅新老師,擔任計畫主持人與編導的工作。

雖然是業餘的青少年戲劇演出,但沒有淪為同樂會的才藝表演,《一首詩改變世界》整個製作,處處散發著專業嚴謹的細節與態度。文本來自導演與演員合力發展,從研讀各種形式的不同詩作,並擷取詩的意境、詩的精神,進而發展成為自己的故事,也就是找到詩與個人生命史的連結,並且透過詩人的眼睛,重新檢驗自己與家人、社會以及世界的關係。

譬如選取的詩作包括了席慕容的《印記》,日本詩人荒川良二在福島核災後的繪本詩《早上了,打開窗子嘍》,捷克詩人哈維爾的圖像詩《文化生活》,及臺灣詩人吳易澄為全國關場工人連線,集體臥軌事件所寫的《回家》。從題材上來看,並沒有落入「詩」只能成為唯美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文字性陷阱,將詩人對於所處時空的心有所感創作,成為這群青少年看自己與世界關係的中介橋樑。

在65分鐘的演出中,一共有十四個段落。開場「詩的關鍵字」,全體10位演員穿梭於舞台唸出他們喜愛詩句,然後是一段段的演員故事;「秋子與狗」講胖女孩跟胖媽媽的減肥故事;「通話」是四位朋友謠言八卦的電腦即時通訊;「Schedule」模仿哈維爾的圖像詩,成為這群青少年的上學讀書考試生活;「火山的故事」是演員小時候全家乘郵輪的度假經驗,回到家時遇到八八風災;「回家」以動作畫面,重現關場工人的靜坐場面;「心電圖」講述年輕上班族的規律生活;「動漫狂想曲」將披薩外送員狂想成海賊王動漫決鬥;「檳榔爸爸」是回憶去世的爸爸,包括跟蛇打鬥,與乘坐雲霄飛車;最後「打開窗」返回詩的世界,象徵用劇場與想像打開的世界。

全體演員雖然只受到短期的表演訓練,但肢體靈活、節奏分明,充滿自信並勇於發揮個人特色,除了口齒咬字有時稍嫌模糊,整體來說,緊緊抓住了現場觀眾的注意力。而這也要歸功於編導素材的選用、舞台走位的巧妙調度,及舞台服裝、布景,克難但充滿創意的使用,這群青少年最幸運的,更是有機會在一個空間關係(舞台與觀眾席)緊密,設備相當齊全的實驗劇場演戲。同時這種場館、劇團、在地民眾之間,緊密結合的戲劇教育傳播關係,相當值得鼓勵與推廣。

成立已經十年的阮劇團,團長、藝術總監汪兆謙說,他當年念嘉義高中的時候,遇到了由文建會舉辦,為期一年的《青少年戲劇推廣計畫》,從此人生踏上了戲劇的這條道路。藝術下鄉,不光是表演團體點狀式的演出就好,深度的藝術教育推廣更為重要,而阮劇團「草草藝術節」的成功經營模式,真心希望能得到相關單位的重視,協助將觸角繼續擴展到青少年以外的族群,讓藝術與土地能夠緊密結合,漸漸開出屬於在地的文化花朵。

《一首詩改變世界》

演出|阮劇團
時間|2013/03/23 13:0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
以被拆除的台南秋茂園遺址為發想,《萬象園》讓消失的景點融合被隱藏的回憶,闡述一段無法輕言的曾經,由主角找尋並走入回憶,開啟這段以記憶和情感為核心的集體創傷過往。
1月
03
2025
這齣作品,輕巧地提醒觀眾,面對巨大的社會壓抑與標準,或突如其來的離別,生存的另一種可能姿態,以公車抵達安放。
1月
03
2025
「既然不在了,就去找一個新的地方,新的入口。」是否正是藉由俊廷這個角色的塑造,《萬象園》昭示了一種主體應對創傷的可能策略——天網無常下,一種調和「命定論」與「自我抉擇」的自我和解技術?
1月
02
2025
相反地,恐怕正是這一套借助舞台與修辭的形式,一再展演人物身分的敘事方法本身,在需求著酷兒與白恐來讓自己變勇敢、變得沒有自我疑問。最終,反過來以極其有效地舞台調度與演出,對著觀眾建立起了一種魅惑的關係。
12月
31
2024
《羊之歌》充滿著寓言式的批判;羊作為主角,並以人類「踐行者」的身份走過生命旅途,展演他的純真、無辜與無知,失落、孤寂與脆弱,而其不甘於平凡的姿態,正如當代群眾的樣貌
12月
27
2024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