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妥善佇足,看清一粒沙的繁複《कर्ण迦爾納》
6月
05
2023
कर्ण迦爾納(EX-亞洲劇團提供/陳少維攝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674次瀏覽

文 張敦智(特約評論人)

最早追溯至西元前約兩世紀,印度流傳至今的表演藝術專書《舞論》(Natya Shastra)便已寫成,內容廣涵表演空間、舞蹈、戲劇、樂器、吟唱等。更往前一世紀左右,兩本印度梵文史詩:《羅摩衍那》與《摩訶婆羅達》問世。EX-亞洲劇團《迦爾納》演出內容,即由後者改編而來。 

一、樣品屋 

在西方現代小說文體跟隨17世紀工業革命逐漸抬頭前,史詩(epic)是幾乎所有文體中最俱份量者,因其內容之廣與深,為其他文體所難以相提並論。兩者共通點在於,都具有明確說故事性質,與包含一定成份的虛構,而西方現代小說又接力成為17世紀以降,所有文體的王者;這是為什麼,盧卡奇(Lukács György, 1885-1971)在討論小說理論時,必須先花費相當篇幅討論史詩的文體特色。也因為如此,在充份討論EX-亞洲劇團《迦爾納》前,不得不先對史詩特色做一番概述。 

儘管內容多涉及大量人物與事件,但借盧卡奇比喻,史詩所現,往往是個「平坦的世界」。這樣的世界是一目瞭然的,沒有隱蔽的暗影、艱澀的比喻、險惡的陷阱,所有東西攤在陽光下,可以直接親近。要理解這種語境,可以將其與另外兩位西方現代小說作者作品並置,容易有更明確的想像:卡夫卡、與米蘭.昆德拉。作為迷宮大師,卡夫卡以《城堡》為我們展示,生活在現代所有親臨其境的對話、情景、遭遇有多不可靠,以至於活著,變成一件十分艱難的課題。而米蘭.昆德拉則以《玩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等,展示了彷彿活在寶可夢「百變怪」體內,那種每到達一心之嚮往處,它就原地崩塌、變形,並進一步吞噬當事人的詭異情境。相較下,史詩十分平易近人,它是屋內未配置任何刑具與禁閉室的朋友(就算有,史詩會為我們清楚指出),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可以不帶心機地與之交流。 

延續這個比喻,同時必須指出史詩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它在敘事全程,皆與讀者保持適當距離。「請不要太過投入,因為於生活無益。」彷彿可以聽見史詩敘事者這麼說。把故事比喻成房子,則史詩是樣品屋,人們在裡面想像生活、獲得啟示、得到誡訓,但無論如何不會住下來。因為樣品屋有明確規則,總有一天要煙消雲散。真正的住所,得移步他方,這是所有人踏入前就清楚了解的。這種邀請讀者觀眾用聽故事的心情(而非過生活的心情)體驗一切,也是史詩的共同特色。這跟要求讀者必須保持一定懷疑程度的後設語境不同。史詩更親切。樣品屋帶看人員,會希望我們在裡面有立體而豐富的想像,而非強調一切不是真的。 

在這樣的認知前提下,可以開始深入探討《迦爾納》的演出。 

二、迦爾納 

古典史詩敘事大多關於英雄,但接收英雄敘事在當代變得十分累人,原因不外乎電影工業已為我們演述無數次,到了任何人都知道那不真實的地步。演出《迦爾納》,因此成為十分具挑戰性的事。然而史詩在歷史長河中能流傳至今,沒有膩到在某個環節被全然遺棄,其一可能的原因,或許就在那從一而終、適當的距離感。閱聽史詩在適當形式下,因此可以不用那麼令人精疲力盡。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而導演江譚佳彥為我們精確提取與保存。首先,演出開場便相當簡單易懂地,透過問答對話(而非馬上塑造角色)展開故事。 

其次,在迦爾納母親感到悲痛處(同時是故事首次表達強烈情緒時),樂師吟唱起到關鍵作用。這種將角色情緒高舉的環節,在電影英雄敘事中,往往將其塞進觀眾眉間,深恐任何人錯過或忽視。這同時是最容易使人疏離的環節,因為故事的虛構性實在再清楚不過,嚴正向觀眾宣稱虛構角色之真實情感,讓人感到觀演兩方,至少有其一是傻子。但《迦爾納》中,樂師吟唱的兩個主要作用,其一,是透過旋律,幫迦爾納之母,將心中悲痛表達出來;其二,是透過口氣與樂師/敘事者身份,維持敘事中立性,甚至增添幾分莊嚴意味。角色的悲痛因此不再是被迫大口嚥下的情緒,而是維持史詩原色,與觀眾保持安全觀賞距離。  

此外,印度舞蹈動作、以及京劇肢體身段,也以多樣形式、相同邏輯,共同建構了虛構、目的在於服務敘事的身體動作。意即,觀眾很快就能意會,演員動作只是某種象徵符號,用來表達特定情緒與意境,而非角色在故事中實際產生的行為。這除了增添可觀賞性,更拓展了整體演出內容。英雄故事內裡被翻出來,以特殊形象呈現觀眾眼前,讓人得以穿越故事情節,思索其外的生命意涵。在這裡,樣品屋帶看人引領觀者心神離開了樣品屋,抵達不可目視、但卻更加踏實的精神世界。正是因為這種觀演距離,讓英雄故事得以不止步於角色,而能抵達更浩瀚的他方。


कर्ण迦爾納(EX-亞洲劇團提供/陳少維攝影)

 就表演而論,這種透過虛構形式敘事的身體,遠比它看起來還困難許多。傳統戲曲演員的功夫,便展現在是否能從輪廓相似的舉手投足,展現更加繁複細膩的個體情感。諸位印度演員與兆欣都深刻表現這點。在身體技術與情感緊密結合的條件下,他們展示出,懂故事的演員,如何用身體說故事。相較下,儘管全劇第一個登場的演員林緯肢體動作與其他人相仿,卻存在明顯差異。他試圖「呈現出說故事的身體」,而非用身體說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因為邏輯相通,所以印度舞蹈與音樂與京劇元素非常好地融合,但演出團隊於演後座談時強調他們在這方面吃足苦頭。從樂器的選擇,到對音樂的理解,都花費巨大時間與溝通成本。印度樂師對節拍的理解,與京劇演員大相逕庭,導演在週日場演後座談的原話,簡單直接表達了箇中複雜與微妙:「印度樂師對節奏的理解是:一、二、三、四;但京劇演員對節奏的理解是:一、一、一、一。聽起來很像,但只要差一點,另一方就完全無法執行。」 

三、從古至今 

故事情節中的人神行為與互動,在很多時候都簡單卻發人深省。此處,「深省」並非指道德意義上的檢討跟反思,而是單就其模式而言,「既沒有邏輯又如此真實」。例如,迦爾納母親在款待仙人後,習得天神們產子的咒法。她「出於好奇與測試之心」,向太陽發咒,因而產下太陽神之子迦爾納。這裡,沒有任何值得細細品味的愛情故事,只有人性原生的好奇。這種取向如此自然而深刻,以至於看到該情節不但沒疏離感,甚至很親切,因為這個行為模式跟所有古今中外中學生年紀的少男少女如此一致,所以我們在上古史詩的演出裡,看到了手邊社會新聞的影子。 

而充滿權謀、嫉妒、憤怒、自尊與利益交換的神祇、人類,以及像迦爾納這樣混血的半人半神,都更加豐富故事的世界觀與情感層次。我們藉希臘神話學到「神如人類,充滿慾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之概念,EX-亞洲劇團透過精巧細節環環相扣,非常立體地透過印度上古史詩呈現出來。 

演出尾聲,全劇開頭的兩人問答曰:「然後呢?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故事結束在,你有所感悟的時候。」這也再次把觀眾帶離情節表面,進入精神世界。樣品屋帶看人再次提醒觀者,故事僅是工具,而非長久居所。與其問向外求取「然後」,不如向內探詢「所以」。 

在此稍早,情節中,迦爾納因為失去黃金護甲,交戰間死於同母異父弟弟阿周那之手。這個擁有天神血統,卻「出身卑微」,並自願給出五支神箭與護甲的迦爾納,並沒有用上好不容易重新換來的神槍。死亡前一刻,他的身世、遭遇,使人感悟甚深,但,迦爾納本身看起來是平靜的,沒有怨懟跟遺憾,紛紛擾擾後,無需再有其他言語與波瀾。這讓人想起,同樣發源自印度、以梵文寫成的《地藏菩薩本願經》上卷〈忉利天宮神通品〉文字:「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短短十六字,表現出世界之大,個體之小;情感之繁,通則之簡。故事尾聲,十分平靜的迦爾納,正是這種意境的體現。 

作為印度文明的重要元素,恆河一詞經常出現在各種文獻。這兩部以恆河滋養出的著作:史詩《摩訶婆羅達》與經典《地藏菩薩本願經》在此匯流。戰爭的無謂是可以從故事裡讀到的訊息之一,但絕非全部,甚至稱不上多數。若將《迦爾納》全劇喻作恆河,那這層意涵,應該只是恆河中的一粒沙子。而之所以能做此判斷,也是因為《摩訶婆羅達》的深遠,EX-亞洲劇團以其知識與技術涵養,為我們妥善寄存。 

《कर्ण迦爾納》

演出|EX-亞洲劇團
時間|2023/05/28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
在一個結合異國史詩、舞蹈和新馬戲的舞台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演出,許多元素如東南亞舞蹈特有尖頂頭飾、面具,柬埔寨的木琴、皮鼓,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戲特技,帶給觀眾許多新奇的感受。
11月
08
2024
雖說兒童戲曲對一般長期演出大戲的戲曲演員及編創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卻是新生代戲曲演員最好發揮的場域。若前輩藝師能從幕後根據戲曲本質進行雕琢;新生代能夠從自己出發,將自身成長過程經驗,創發屬於新世代的兒童戲曲作品
11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