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生命的自我搏鬥《洞》
11月
01
2016
洞(陳長志 攝,組合語言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4次瀏覽
吳佳茵(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碩士班)

在大幕尚未拉開的劇場,與一般黑盒子劇場沒什麼兩樣,開演前的三明三暗,到全場暗,大幕緩緩升起,停留在不高的地方,昏暗的燈光看見約七雙鞋,一開場停留在鞋子畫面的空拍,像時間暫停般,指引著觀眾進入編舞家田孝慈《洞》的世界中,跟著大幕與鞋子,往上升起揭開序幕。

黑布將舞台空間隔絕,左舞台的黑幕緩緩升起,微亮的燈光只看得到幾位舞者的雙腳,接著又消失,一台舊式電話從外面飛進舞台摔落到地上,發出撞擊地面的聲音和一聲聲的響鈴聲。黑布後方出現了一位穿著長裙安靜的舞者坐在椅子上,旁邊放了盞檯燈,昏暗的燈光加上黑布的遮擋,看不到的是舞者的表情,舞者平淡的開始訴說起故事,簡單的詞帶著一股凝重的氛圍,沈穩又孤寂,台詞配上的細膩、精簡的手部動作,意象著勾勒出故事的空間,但卻侷限在他所處的狹小區域,彷彿他在現實世界裡訴說著,而黑布外的空間像是他內心洞的世界,台上兩空間的相互對應,訴說著同一個世界。舞者們身穿飄逸材質的衣服,衣服隨著舞者們的動作飄起甚至是輕微滯留,就像是一段話與一段話間的連接詞,衣服的飄逸成了動作之間的媒介,隨著飄逸的衣服完成每一段完整的話語。

舞台上舞者們發出的聲音,似乎有麥克風收音,透過麥克風,台下聽得非常清楚,但卻絲毫不突兀跟著音樂與舞作融合為一體,觀眾像是走進編舞家所營造的世界,真的跟舞者們處在一個洞裡,深刻、強烈的感受舞作呼吸。舞台就像編舞家挖掘的洞,一層一層地揭開,一層一層地挖掘更深的自我,最後一道黑布上升,清楚看到的是,舞台最底的黑色牆壁,梯形舞台讓視覺感覺由寬到窄,跟著舞作越走越深,走到最深處。

懸吊著一支麥克風,舞台上麥克風的區塊灑下紅色光線,彷彿到達心的最深處,舞者在麥克風下發出聲音,顫抖的身體在麥克風下舞動著,跟自我內心深處搏鬥,抖出孤寂的情緒。舞作尾端,隨著舞者跟音樂強烈節奏散佈整個空間,舞台上白色地墊剛開始隨著舞者落下少許的土,象徵性的填補,直到最後土跟著舞者們的動作與飄逸的衣服薄薄的散開在整個舞台上,就像填補了那細小的洞。最後回望洞,在過程中被填滿,舞者們就像是經過一個自我剝開的過程,跟著編舞家找尋到答案。

編舞家田孝慈經過三年累積,所完成的長篇舞作《洞》,在整場演出中感受到編舞家非常細膩的思想。透過《洞》的自我深層探索,找尋出更清楚的自身答案。

《洞》

演出|組合語言舞團
時間|2016/10/30 14: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洞》將台北車站幻想為一處同志的情慾空間,在地下街某處的廁所裡,一種湧動、難以抑制的慾望在此增長,並通過那引人遐想的「屌洞」進行發洩。在觀看《洞》這部作品時,感受到其不僅是作為一部同志作品,更鮮明的是其中的政治隱喻。(黃彥瑄)
11月
30
2021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