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在泥濘裡歌舞《泛YAPONIA民間故事~摸彩比丘尼譚》
2月
20
2012
泛YAPONIA民間故事~摸彩比丘尼譚(陳又維 攝,台灣海筆子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94次瀏覽
紀慧玲

溪洲部落座落新店溪畔,冷冽潮濕的天候在半明半暗周遭環裹下,更顯寒厲。這不是一處安逸所在,隨時等著被迫遷離。日本311震災受創的東北地區也不再是適居之所,《泛YAPONIA民間故事~摸彩比丘尼譚》日本編導櫻井大造說,泛POYANIA是一塊一邊保持平衡,一邊掙扎的土地;留滯當地的老翁老姁需要的是暫且的安頓,慰祭亡靈,等待再生。於是,就用故事來歡唱吧,曾是土地裡長出來的歌舞,曾經那麼結結實實踩踏在土地上的雙足雙手,歌之踊之,土地裡長出的力量最動人,《泛YAPONIA民間故事~摸彩比丘尼譚》湧出的力量正是「民間力」。

《泛YAPONIA民間故事~摸彩比丘尼譚》擷取的是日本東北一則則流傳久遠的民間故事,有大蛇劍的故事、八百(歲)比丘尼的故事、《風土記》傳說、戴缽公主、蠶神、洗豆婆、公鹿王等神話人物,也有自然環境裡的烏鴉、海鷗、海星、蜈蚣、田雞,加上一群活在這些傳說故事裡似真亦假的人、鬼、妖,構成彷若《山海經》加《聊齋》的夢囈世界。這原是為東北震區臨時屋人們演出的作品,搬到台灣,幾乎全日語的演出,無法究明民間故事來龍去脈的文化隔閡,並未阻斷觀眾觀賞趣味。婦孺皆曉或許是一開始設定的方向,搞笑的對白不時穿插其間,活蹦活跳的歌舞節奏令人雀躍,加上演員個個奇裝異服,宛若馬戲團五彩斑斕,又皆富於庶民風格,正如「百納被」既有精巧又不失樸實,大概是櫻井大造在台灣推出最「平民風格」的一齣戲。

很難去辨明《泛YAPONIA民間故事~摸彩比丘尼譚》裡環環相扣的故事的彼此連結,正如完全無法獲知哪一段是民間故事、哪一段是全新創作,但是,透過戲一開始高踞於桁架上的女子,說著,「我眺望著空無一物的土地,總覺得應該把我看到的光景告訴其他人,但是該說什麼呢?我是一點頭緒也沒有啊。」順著高度的想像,我們彷彿的確看見了一塊土地,有著延綿豐富的故事,有著變動與災難的暗示,「空無一物」,於是只剩傳說、神、鬼,但那〈公鹿舞〉、〈火棍舞〉、〈南天雜技團〉又是如此生猛有力。是人創造了傳說、神、鬼,人與自然、非自然從未分離,在一切毀盡又待重生之際,我們唯有從古老的文化裡找到力量,於是,從頭說起民間故事。

然而,終究不是說古而已。文化像顆種子,從胸口吐出來,掉落、遺失。流動勞工、失業、資本社會、沼澤(土地)污染乾涸、地獄(人類最終審判)關門、人口爆炸、政客、選舉,在這空無一物土地上發生著。在「狂言」般叱牙裂嘴用力交代著故事的同時,幾段詩性的獨白(如:鯽魚翻轉著白眼,吞回自己的眼淚;這世上每一個人都獨自活著,孤身死去,因此才對彼此懷念不已。)暗暗包裹著震災的巨慟。

除了寬厚的悲天憫人情懷外,編導對於「民間力」該是有著信念的,他讓戲一開始就是一場摸彩戲,「別摸到鬼牌」此起彼和,來摸牌的「人」卻偏偏就是地獄來的──這對「摸到鬼牌」的災區民眾來說,豈非傷口灑盬?但,民間的韌性足以吞噬悲傷,戲裡最後用〈讓我們修補天地吧〉作結,破壞、限制、壓迫,呆立、逃竄、面對,都是態度,都是事實。「別哀嘆了,和白流的淚水道再見」,「人們只能起身」──即使孤身死去,仍得以為人。

雖說是帳篷戲,但《泛YAPONIA民間故事~摸彩比丘尼譚》其實更像野台戲,幕一拉就換景,現場樂手就像文武場,演員踩著泥地,淌在水漥裡,鑽進土穴裡,匍匐於泥地的身姿是向震災百姓最謙卑的致敬。加上服飾、道具製作,野戰之月對民間素材的採擷與運用,發揮了身體、語言、色彩、音樂的高度融合。對照之下,是日本民間素材的豐富性使然?還是台灣民間素材的澆薄?我們似乎還找不到這般具象的「民間風格表演」。

《泛YAPONIA民間故事~摸彩比丘尼譚》

演出|日本野戰之月海筆子、台灣海筆子
時間|2012/02/18 19:30
地點|新北市新店區溪洲部落廣場特設帳篷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回過頭來看,這類的情感是否也是成為這整齣戲的自我批判,甚至在為弱者發聲的同時,是否其實不自覺地在收割第三世界抗爭群眾長年累月的犧牲成本,轉變爲西方藝術家所獲得的道德快感和收益?
10月
24
2024
《腳不落地的孩子》展現天馬戲創作劇團獨特的表演方法,以高空特技表演為主,結合音樂劇的方式談論個人成長與家庭衝突的議題;藉此顯現世代觀念差異下,親子間的關係該如何化解、個人發展上的矛盾該如何抉擇⋯⋯
10月
22
2024
當戰爭爆發,人命已不屬於受保護之範疇,世界的主體是黨、是國家,所有平民都進入例外狀態,這樣「病」了的歷史時空,對照疫情下「病」了的社會,都是例外,都有徬徨,都同樣痛苦且孤獨著。
10月
19
2024
「獨善其身」透過如諧音修辭的病理化,以及重疊姥爺刑求招數名稱的不道德化,特定地被指向一種缺乏內容的空洞史觀。因此,儘管藝術家的才華顯然帶來了精緻的調度,但這並不妨礙它建立在,透過否定單薄的歷史形象──一個高度恐怖、血腥而貪婪的敵人──來團結同樣單薄的當代價值之事實。
10月
18
2024
眾多難以言說的時代的感傷情緒在舞台上層層疊疊終至發酵,以不同於閱讀紙本漫畫的臨場感感動了在場的觀眾,這是三缺一劇團所製作的《來自清水的孩子》最迷人、最動人之處。
10月
16
2024
整齣戲儼然將自己定位成一個重現歷史真相的紀錄者,力求詳實地將「八仙塵爆」由始自終地紀錄下來,以對抗群眾淡忘事件的命題。然而,《那場被遺忘的派對》並沒有在這個命題下具備反思能力……
10月
11
2024
然而藉由權力跳轉的操作方式將笑點隱藏在文本結構裡,提供感官娛樂之外的意趣,演員也因著事件的推進能在轉折處強化角色立體感,讓角色生動鮮活,彎彎繞繞之間驚喜不斷
10月
10
2024
《喜妹夢遊仙境:兒童的焦慮劇場》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互動式的演出,成功將孩子們內心的焦慮與渴望具象化,讓他們在觀賞過程中感受到成長的力量與啟發。這不僅是一場奇幻的冒險旅程,更是一段探索自我、面對困難與追尋成長的旅程。
10月
08
2024
在這次演出中,放大的劇場空間,使得導演與舞台設計必須改變觀眾的位置與視角,讓他們從視野有限的共乘者,變成了全知的鳥瞰者,不能參與,只能旁觀。
10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