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老掉牙的故事《義賊☆鼠小僧》
3月
19
2015
義賊☆鼠小僧(國家兩廳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2次瀏覽
吳岳霖(專案評論人)

「如何說(好)一個故事」似乎是個跨越了時代、地域的反覆追問。從字裡行間,到說書人的嘴巴;是靜謐無聲的閱讀,浮光裡現出殘留的吉光片羽,或是敲響了竹板、拉起了二胡(也可能是其他樂器),在多重的交響間凝出語言。套句《老殘遊記》裡,於明湖居說書的白妞如此說書:「那知他那極高的地方,尚能迴環轉折;幾轉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遇險,愈險愈奇。」書寫者劉鶚用文字說的是聲音,而聲音裡呢?是屬於白妞與劉鶚所共有的「說故事方法」,於是,兩種敘事手法在文字間擊出聲響,似乎也成為了一種劇場景緻。到了當代劇場,握在手裡的方法學更擴展出了多重的面貌,但「說故事」(不管是刻意忽略,或是致力執行)卻始終逃不開。

在流山兒★事務所的手裡,「聲音」作為另一種說話的語言。開場的合唱,釀成序曲,在所有演員的移動步伐間,勾勒出整個故事的形狀,並隨著燈暗而揭開序幕。在故事行進間,幾項日本傳統樂器的敲擊,定調了故事的節奏,同時也成為高潮的啟動點。演員於幾個角色間切換,並佐以豐富的歌舞,演歌、流行音樂,甚至是〈流浪到淡水〉也嵌進裡頭。特別的是,由劇中詮釋阿元、阿高夫人的兩位女演員,化身為「類似」歌隊的角色,吐露次郎吉的內心聲音,交錯與穿梭間,以其演唱進行轉譯。

從「聲音」說起,所要表達的是,流山兒★事務所顯然是個「說故事的高手」。特別是本次帶來台灣的《義賊☆鼠小僧》,其實是個「老掉牙的故事」。他們過往的幾部作品,有從西方劇本取材(例如《高級生活》、《流山兒馬克白》),亦有日本劇作家(像是寺山修司)的作品,有意地打破東西方劇場的框架。相較於西方在「跨文化戲劇」(intercultural theatre)的運行下開啟某些可能,卻又躲不開文化生產與政治屬性的囿限,甚至大多以「東方的戲劇形式」來表現「西方的文本」 ;【1】流山兒★事務所從東方劇場出發,卻不受限於原有的劇場結構與框架,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敘事語言。《義賊☆鼠小僧》更從傳統題材入手,改編日本歌舞伎劇作家河竹默阿彌的《鼠小僧》。這樣一個「老故事」,大抵就是主角次郎吉如何在一次盜財義舉後,與自己的親人重聚,後又成為著名盜賊的過程。這個故事雖有其支線情節以及複雜的出場人物,包含刀屋的新助與藝妓阿元的相戀、受騙,或是次郎吉妻小的過往與重逢等,卻不成為獨立的敘事發展,而在其因果關係間,匯聚到主角次郎吉身上。於是,整個故事其實是直線式的進展,並以事件推動情節、製造高潮起伏;從事件發生到解決,看似井然有序的邏輯,都只是運用傳統常有的敘事手法:錯綜巧合,複雜了多線化的情節。這樣的情節推演,近似於中國傳統的「三言二拍」等短篇小說,有其明確的核心價值:忠孝仁義、道德衝突,人物也清晰地烙出善、惡符碼。不過,在看似僵化的二元邏輯裡:善惡、正邪,也置入了「情」穿針引線,同時讓人物不再扁平,像是次郎吉的養母阿熊,雖被刻畫成反派角色,但卻在最後一刻映照出不曾被彰顯的母性光輝,阻止了次郎吉的以死投案;這樣的母性光輝,更在阿高夫人身上表露無遺,為了袒護救父心切的次郎吉之弟,竟荒謬地表示兩人有染(但此理由真是毫無道理)。於是,這些情感豐沛的人物,在誇大的情節與動作間,完整地揮發了《義賊☆鼠小僧》的「喜劇」質地。

《義賊☆鼠小僧》在看似合理的情節發展間,其實過程都是荒謬無稽的。這樣的劇本型態,似乎與中國傳統戲曲作為「演員劇場」的某種質性相符。但,中國傳統戲曲之所以稱為「演員劇場」,除劇本並非重點外,更重要的則是演員作為觀賞核心。當然,我們不可否認流山兒★事務所有其獨特的表演工法,在導演流山兒祥的背景(狀況劇場、早稻田小劇場)下,我們似乎看到演員們在「足」的力量有所琢磨,穩健地透過身體與地面進行溝通。更可見流山兒★事務所在整個劇場呈現上的揉合、拆解形式的界線,成熟且無界地多元表達。不只使用了演員的身體,亦以偶戲作為另一種敘事方式。並且,在舞台結構上保留歌舞伎傳統的「花道」,卻不完全受限於傳統的使用方式,而更為活潑的進行運作。此外,其「跨文化」的屬性,更在喜劇性的「互動」間徹底發揮。邀請觀眾上台念誦中文台詞,並且穿梭於觀眾席,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我們明明知道這故事的背景,卻又不突兀地融入或析離)。語言間的隔閡,並不成為笑料的距離,反而被運用到流山兒★事務所的表演系統,幾段輕巧地切換,卻重重地戳進觀眾的穴道。當然,我們可以認為這樣的形式過度地飽和,而缺乏歇息的空間,但當下所接收到的刺激卻遠高於過度滿溢所造成的疲憊。

流山兒★事務所的導演流山兒祥雖有意藉《義賊☆鼠小僧》來撫慰311震災後民心動盪不安的日本,但他卻未刻意以當代語言進行涉入,或是增加過多的個人詮釋與觀感,反而僅是努力地將這個老掉牙的故事好好說(縱使,「說故事」也是件老掉牙的事情)。於是,在演員們近乎爆發似的表演能量裡,真誠地尋覓到「說故事」的另一種可能。

註釋

1.此說參考林于竝:鈴木忠志《特洛伊女人》當中的東西方交會〉,《戲劇研究》第7期(2011年1月),頁173-198。

《義賊☆鼠小僧》

演出|日本流山兒★事務所
時間|2015/03/07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故事本身浮誇的質素仍在,但導演自形式上拉開了距離,讓整體畫面充滿動量,亦讓那些不合時宜的生硬情節能在帶有輕喜劇色彩的框架中,得以成立。 (吳政翰)
3月
17
2015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