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妙絕的女生「反骨」《女武神》
6月
09
2014
女武神(黑眼睛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9次瀏覽
傅裕惠(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好大膽哪!這一齣「變調走鐘」的「革命」歌劇《女武神》,竟然是指著天上的神,罵地上作主的人﹔還藉著挖苦「救苦救難」的男人,解放「受苦受難」的女人!一齣看似逢場作戲的演出,卻展現了跨越時空、文化與文本的超級對位。編導鴻鴻深厚的歌劇研究基底,徹底做足了《女武神》的反骨精神,全劇十足的諷刺和幽默,讓我禁不住直呼:這真是我最喜歡的一齣鴻鴻的作品!

循著原劇的敘事情節,觀眾不難讀出每個角色、情節和對話表裡對照的意涵。一入場,九座娃娃車的視覺聯想,對比這齣歌劇裡九位戴著頭盔、鬥志昂揚的半神女角,便有反諷嘲弄的現代幽默﹔中間一道狹長的舞台表演區,隔開了兩區對立的觀眾席,也預告了此番演出的疏離性。對照原劇傳奇般的瓦哈拉宮殿、火山和森林等等場景,編導以簡單的長桌、方桌、家庭遊戲游泳池、水桶和冰箱等等日常用品,區隔背景,充滿了以小喻大的戲謔和諷喻。當劇中象徵危機的手搖警報器聲音攀高走揚時,觀眾耳邊響起的旋律便是最為人熟知的主題動機〈女武神的騎行〉﹔而在編導的叛逆演繹下,這場所謂的「騎行」,竟是九位女孩兒健美運動的健康操。主宰眾神、掌管契約的佛旦,是外遇生子不斷的一家之主﹔佛旦的合法妻子,是掌管婚約的佛麗卡,在這齣戲裡唯一的戲劇動作,就是優雅地吃著她的豐盛排餐,冷眼旁觀自己的丈夫如何應對和處理九個私生女不斷生波的意外狀況。

閱讀全劇的趣味,全在於不同文本(Context)之間的言外之意。華格納的經典情節在前,當下的現實情境在後﹔前者雕琢神話父權,後者則是路人皆知的政治批判。若沒有瓦哈拉宮殿作為共識前提,那麼,當我們聽見身為父親的佛旦,試圖安慰日夜噩夢的女兒,堅稱政治交換來的電廠沒有污染廢棄的問題時,便不會有更深沈的諷刺和共鳴。若沒有原劇建構只有神界才有的兄妹亂倫(齊格蒙與齊格琳德),編導便沒有空間「走私」現實裡多元成家法案的爭議,叫其中一個女兒(女武神之一)向父親爭取20歲的成家禮物,就是讓她跟其中一位姊妹訂下互許終身之約。當觀眾聽見飾演佛旦的演員徐華謙,大聲否定女兒的心願而說出:「可是你們是姊妹呀!」而哄堂大笑時,觀眾針對的是那位荒謬的女兒?這位苦惱的父親?還是現實裡絕對不會這麼離譜的我們?────編導刻意「引經據典」地新編這齣抓著華格納死纏爛打的新家庭喜劇,硬是讓諧仿的藝術,成了政治批判的利器。

即使從頭到尾地耍弄文本對照的趣味,這齣戲裡的演員也都不迴避該有的情感詮釋,例如徐華謙飾演的佛旦,仍是以父親的作為出發﹔賴玟君飾演的佛麗卡,也以忌妒作為動機﹔高俊耀飾演的家暴丈夫洪丁,也在有限的篇幅裡,表演了俐落的暴力動作,還小試了神似已故俄國導演梅耶荷德的舞台刺殺絕技,一度讓看似親和的通俗情調,急轉直下地揭露了全劇隱含的殘酷本質(例如:佛旦竟要女兒布倫希德去殺了同父異母的兄弟齊格蒙)。

編導鴻鴻利用了《女武神》歌劇情節的不合理,開展了一條「完全不光明正大」的原創蹊徑。或許,我人性中的「苟且猥瑣」也遭到了利用,才能在經典、抄襲、仿作和戲謔中,這麼暢快地滿足了我的「偷窺慾念」。生前作為備受爭議的華格納,大概也沒料到他這部深刻父女與手足之情的《女武神》,會被「革命份子」搞到這麼「猥褻」吧?!

《女武神》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
時間|2014/06/06 21:00
地點|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四連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謂的「拉夫拉語彙」,雜揉雜耍、偶戲、電影、動畫、戲劇、歌劇類型,型構奇巧又帶些取巧的混搭,廣受歡迎,已經正式進入歌劇製作的語彙,相信今後仍會以異質的多語發聲。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看見死屍拍手叫好,這是諸神黃昏,眾聲喧嘩的世界。‭ ‬(王寶祥)
10月
18
2017
當晚演出讓人感到可惜的是,呂紹嘉指揮下的國家交響樂團,從第一幕前奏曲開始便產生了力度不足的問題,而顯得虛弱、渙散,許多雄渾、激烈的場面似乎處理的太「輕」。加上臺中國家歌劇院本身非常不理想的音樂效果,使得上述問題更為嚴重。(武文堯)
10月
18
2017
角色卡在神話人物與新身分之間不上不下,隨著劇情推向高潮,動機越來越不明確,彷彿只是為了要追隨劇本的走向。如此看來,劇本淪為政治宣言的配角,是不是「女武神」似乎也不那麼重要了。(白斐嵐)
6月
20
2014
這作品究竟是重新對「劇場作為革命的預演」有新一層的想像創造或嶄新的社會能動性策略?還是再一次地反覆地尋找革命未完成的受挫者的集體慰藉?關於這點,還有很高的議論空間。(黃鼎云)
6月
13
2014
這齣戲將街頭抗議常用的行動劇,嫁接上「台灣龍捲風」式的通俗趣味,因此創造出一種驚人的效果:理所當然的幼稚。但造就這種效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反映現實、諷刺時事嗎?問題是,將現實的雜亂無章搬上舞台,就反映了現實嗎? (羅志誠)
6月
13
2014
編導鴻鴻「借屍還魂」,直指這台灣社會的當代預言,在眾演員賣力出色的表演之中,讓人在劇場中不斷思考著劇場外的世界。返回藝術家們在318學運中的手足無措,和理論學者用盡氣力將藝術編織進學運的脈絡,或許,藝術真正的戰場就是在作品之中。(謝東寧)
6月
12
201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