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步就跨越「神秘鴻溝」: 只能華麗轉身,無法跨越鴻溝的《女武神》
10月
18
2017
女武神(台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45次瀏覽
王寶祥(特約評論人)

第三幕亮燈,碩大的鏤空球體懸空,上頭佈滿了蟄伏的人體,觀眾難得地報以熱烈掌聲:不過我可以說這是蟄伏嗎? 其實是死人啊! 觀眾應該鼓掌嗎? 其實是死人啊! 若說蕭伯納曾說,華格納《指環》閉上眼睛,用聽的就好了,那麼是否也有可能:華格納歌劇,張開眼睛,用看的就好了?

若用看的,觀眾倒底看到了什麼? 看懂了什麼? 球體承載的死亡這無法承擔之重, 在劇情裡卻是天王佛旦之女,九姊妹女武神的日常; 她們主要任務就收屍,尤其是陣亡將士屍體,將英靈供奉于瓦哈拉忠烈祠。【1】若和莎夏瓦茲(Sasha Waltz)在2006年曾來台演出的舞蹈《肉體》(Körper)做比較:瓦茲的舞蹈呈現同樣驚人的舞台畫面:肉體在狹小空間內堆疊、擠壓、扭曲,暗喻的是猶太大屠殺的煤氣室。國人應該早已習慣,遇上猶太人為主體的課題,就非正色以對不可; 而即使不諳種族屠殺歷史背景,令人不安的畫面也會說話,何況是舞蹈的肢體語言。 所以平平都是屍體,但為何一個令人笑不出來,一個令人歡聲雷動? 這也不全然是觀眾的問題。就《女武神》而言,歷史背景是前歷史的北歐遠古神話,而舞台畫面敘事,龐大機械體承載肉體,懸浮空中,這本來也是以馬戲雜耍起家的拉夫拉前衛劇團的拿手好戲。然若非已熟習劇情或歌劇背景,誰會一眼就看出這是一堆屍體呢?【2】

若將舞台簡化為景觀(spectacle),視覺刺激以外無須承載意義,看到懸空的巨大球體懸掛了一堆人 (可能尚未回神看出是布偶),的確高難度,好奇特,wow 效果爆點,鼓掌。問題來了:歌劇是要一看就懂的嗎? 這又包含兩層面,歌劇文本以及舞台製作,而前者必須為後者之基石。西洋歌劇史源遠流長,四百餘年來從未間斷,主要戲碼不斷搬演,戲迷多耳熟能詳。但在二戰後七十年,獨當一面的新作屈指可數,每每依賴嶄新的製作來吸引觀眾。除了明星歌者與頂尖樂團外,大牌導演或劇團的製作,也往往成為主要賣點,甚至是老戲得以「苟延殘喘」,吸引觀眾進劇院的最大誘因。由是,製作當道,導演/設計王道,即使專精歌劇導演者不在少數,但玩票性質者亦大有人在。加泰隆尼亞的拉夫拉開始也算後者,到如今似乎已蛻變成前者,邀約不斷,推出新歌劇製作不遺餘力。【3】

不熟悉歌劇的製作團隊接觸歌劇,當然也容易帶來異質交鋒的新意,賦予古老藝術嶄新衝擊,但也可能只圖揮灑長處,揚威勝場。而「景觀」正是拉夫拉的勝場之一,但這景觀也非全然平板單薄,僅訴諸感官刺激。其實這1979年西班牙後軍政府時期成立的劇團,除了民俗式的特技雜耍外,最特出的是華麗景觀背後的前衛思索,融合機械與人體,異質衝撞的意象。然此種衝撞本是相當激進冒險,滿載前衛實驗性,可謂裸體加屍體,通常更常見於實驗小劇場的範疇。

然而粗暴、詭異,甚至變態的裸體+屍體,不就也正是華格納歌劇的本質嘛?《女武神》中老婆命令老公處死私生子女,這還不夠粗暴?父親怪罪女兒奉行貫徹己身意志,這還不夠詭異? 失散龍鳳胎兄妹在相認後,以亂倫交媾來相親相愛,這還不夠變態? 如此觀之,拉夫拉似乎與華格納脾性相投,應該一拍即合。然這個已經巡演歐美各大歌劇舞台的《女武神》有符合拉夫拉中文團名宣稱的「前衛」性格嗎? 恐怕仍有待商榷。

我認為依拉夫拉一貫的前衛性格為準,遇上歌劇大製作反而顯得自縮,在技術上及觀念上都比乍看下更來得保守。就技術而言,機械手臂似乎是最大亮點,但一方面製造驚奇效果,卻一方面暴露其侷限,手臂有多長,上下或前後伸展也就有多長,反而處處呈現諸神捉襟見肘,向上逃不出鏡框舞台,往外跨不出前方樂池。 也許這本是導演觀點,刻意強調諸神身不由己,不過是無用「機器神」(deus ex machina)的窘境。但過度操作視覺旁騖,也會影響觀眾的戲劇容受及聽眾的音樂感受:龐大的機械緩慢移動,由數位黑衣人操作,且不時發出轉動聲響,其遲緩節奏不時打亂音樂行進的流暢,導致聽覺違和。若將機械比坐名駒坐騎,天神佛旦與女武神都曾乘騎跨越舞台邊界,長驅直入樂團所在的樂池,卻也在觀眾席的前緣止步。

這實在有些反諷,當初華格納就是希冀跨越舞台與觀眾之間的藩籬,將觀眾拉進舞台,讓舞台貼近觀眾; 卻也敗在當時舞台技術的侷限,而在劇場實驗上止步。原本期待在十九世紀末,劇場引進電燈所造成的革命後,強化劇場視聽幻象的功力,能夠跳躍式地一步登入劇場寫實紀元。華格納樂劇理想國中的樂團,必須是猶如尼伯龍族掩藏地底,避人耳目,好讓音樂彷彿由不知何方突然席捲觀眾,他稱之為「神秘鴻溝」(Mystischer Abgrund)。【4】而視覺方面,採取所謂的「浪漫自然主義」佈景,盡量貼近寫實道具與畫風,大量使用機械設備,無奈布景愈想要寫實,例如巨龍,反而就畫虎不成反類犬。而機械設備技術又不夠先進,例如當初1876年首演全本的《指環》, 序幕《萊茵黃金》的機械裝置就曾讓飾演萊茵少女的歌者惴惴不安。

台中歌劇院的樂池雖然不比華格納拜魯特的專屬劇院樂池來的深,仍有增進觀眾完全溶入戲劇幻象的掩護效果 (第一幕開場照慣例,指揮不向觀眾行禮致意,而猛然進入樂劇情境),而機械手臂/ 坐騎卻也恰好在神秘鴻溝盡頭前打住,其所暴露的,是刻意打破第四牆,凸顯人工劇場性質,還是機械技術僅限於此? 回應導演批判諸神侷限的意念之餘,不正也呼應了華格納十九世紀在技術侷限面前的無奈? 第一幕使用紗幕 (scrim) 來投射渾丁 (Hunding) 家庭茹毛飲血,原始地生火取暖所發出的火光,這也是十九世紀時就經常使用來營造特殊效果的技術。至於背景電腦動畫的投影技術,多年不見突破,驚奇度逐年遞減 (嵌入想法的段落還比較有趣,例如齊格琳德命名齊格蒙後,白楊樹投影上爬滿新生之名),平面投影創造出三維立體的顯像,又常被側燈所沖淡而平版化,效果往往大打折扣。投影技術的局限在第三幕佛旦與女兒布倫希德的長談最為明顯,近半小時的布景僅有旋轉的地球,幾乎地殼崩裂、遍地烽火,處處火環帶象徵的當然是心愛的「意願少女」即將去神性,墜入人間長眠,被火環保護。這當然就是華格納的初衷,也是想要專心聽音樂的我最喜愛的一景,反而點明奇技淫巧在強大戲劇張力,與崇高音樂下(NSO木管群在父女告別場景終於奏出感人音符,稍微彌補銅管全劇到處放炮,遍地烽火的遺憾)毫無用武之地。

由2012年紐約大都會的新世紀指環製作(魁北克勒帕吉團團隊製作)連投影效果都會在歌者身上顯影,即可得知燒錢不代表技術創新,更不會掛品質保證。而當今設計顯學的電腦動畫投影,除了炫目以外,所製造的特效(effect)有高過成效(efficacy)嗎? 華格納在世時,囿於技術而無法實踐的願景,其實不過在他死後數年,就由瑞士設計大師阿匹亞(Adolphe Appia)所設計的歌劇,巧妙運用燈光,以光影形塑量體,創造簡單卻悠遠的空間感,開始突破。【5】更在二戰後由其孫子威蘭(Wieland Wagner)領導下的拜魯特音樂節,發揚光大。雖然按西方劇場伊底帕斯式的除舊就是王道的定理,對於電器燈光的反撲,是必經的過程,但是跨越電器階段,進入數位階段,是否就代表進步? 仍有待觀察。

在設計上,燈光跳過電器,進入數位,布景卻反璞歸真,回歸機械,拉夫拉這一進一退之間,是進退有據,還是進退維谷? 也許見仁見智。在創作理念方面,對於腳色刻劃也無太多新意,除了刻意將人類與神祇的階層差異化加大: 人類停留在遍地白骨,茹毛飲血的原始階段,而天神彷彿科幻電影中的未來人類。此外也階級化渾丁家中夫妻的主僕關係,渾丁對待齊格琳猶如《等待果陀》的波左與來福,竟然以繩索管束。亦在無形繩索,高度契約化的束縛下統治世界的佛旦,渴望真正的自由,卻也無法擺脫責任的羈絆。此乃幾乎所有《女武神》製作對天王的描繪,而拉夫拉製作唯一特別之處,在於結局讓佛旦出走的方式: 步下舞台,走入人群,預示他將在下一部《齊格飛》中隱姓埋名為「流浪者」。再者,強化受限不能動彈的女兒與出走遊蕩世界的父親之間的落差,在火環的表面張力下,被牽曳出一道離心的弧線,動態貫穿整個劇場,是強而有力的設計。

然而天王將女兒送入火環的終幕更仍有令人費解之處。原本的曠野石台,變成類似介於太陽面板與超大晶圓的碟狀物,火神洛格送來環繞的火環,卻變身一群身著黑衣,面遮口罩的龍套,手持火炬,薪傳點火。原本操作機具的黑衣人功能等同日本傳統劇場的黑子(kuroko),也就是不引人注目的跑龍套,但在此實在無法不引人注目,這身打扮,手持貨真價實的火炬,簡直是引人側目,無法不聯想到恐怖分子,尤其拉夫拉先前在台也表演《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 最近又在歌劇《諾瑪》影射伊斯蘭國,但以疑似恐怖分子環繞布倫希德,是保護她,還是凸顯父權以保護之名,行壓迫之實的恐怖主義呢? 雖然台灣特技團隊擔綱的表演者在傳遞火把上節奏失誤,但原本人力遞火的安排,根本就不可能跟上華格納著名的輕快「魔火」主題動機,又是個為了視覺享受,不顧戲劇,也不顧音樂的例證。【6】也許與其說不顧,根本是顧不得,加泰隆尼亞劇團開創出所謂的「拉夫拉語彙」,雜揉雜耍、偶戲、電影、動畫、戲劇、歌劇類型,型構奇巧又帶些取巧的混搭(hybridity),廣受歡迎,已經正式進入歌劇製作的語彙,相信今後仍會以異質的多語發聲。即使聲音太大會掩蓋過人聲或樂音,但反正人聲與樂音永遠有人聽不懂,不愛聽。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看見死屍拍手叫好,這是諸神黃昏,眾聲喧嘩的世界。

拉夫拉擅長的景觀營造,吸引看熱鬧的; 保留可妥協的前衛性,又可吸引看門道的,可謂注重票房,也同樣注重口碑的西方歌劇院的最佳拍檔。而西方歌劇新製作的背後,是數十年,甚或數百年文化底蘊的積累,新之所以出奇,並非橫空出世,而是因為與舊的持續對話。希望台灣不斷引進進口西方製作之餘,觀眾也能夠持續學習於之對話,逐漸鬆動看熱鬧與看門道的百分佔比。

註釋

1、女武神算是註死娘娘,操戰士生殺大命,懸於一心。劇中布倫希德違抗父王欽定的勝者渾丁,選擇賦予齊格蒙勝利,因而引發了後續的懲罰與規訓。

2、台中製作似乎人力短絀,掛在球體上的幾乎都是身著米彩服的人形布偶,而並非像之前演出,完全由演員來擔綱。

3、拉夫拉近期的歌劇製作包括2016年在柯芬園皇家歌劇院的貝里尼《諾瑪》 (Norma),2017年在義大利維若納 (Verona) 圓形競技場的《阿伊達 (Aida),是2013 的新製作。

4、他的夢想終於在特地為自己量身打造的拜魯特音樂節劇場 (Bayreuth Festspielhaus) 終於實現。

5、阿匹亞在華格納去世前一年的1892年《指環》設計就風格獨特,於1896 年設計他最後一齣歌劇《帕西法》而帶入劇場舞台設計進入新紀元,1924年巴賽爾《指環》的簡潔與平台運用更上層樓,造成轟動。

6、篤信天主教的西班牙人 (即使是加泰隆尼亞人) 似乎仍免不了置入宗教印記,例如在布倫希德的盔甲加上十字記號; 或是南歐印記、最後的火環像更像是奧林匹亞火炬,北歐諸神成了希臘奧林匹亞神祇。

《女武神》

演出|拉夫拉前衛劇團(La Fura dels Baus)、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7/10/15 15:00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晚演出讓人感到可惜的是,呂紹嘉指揮下的國家交響樂團,從第一幕前奏曲開始便產生了力度不足的問題,而顯得虛弱、渙散,許多雄渾、激烈的場面似乎處理的太「輕」。加上臺中國家歌劇院本身非常不理想的音樂效果,使得上述問題更為嚴重。(武文堯)
10月
18
2017
角色卡在神話人物與新身分之間不上不下,隨著劇情推向高潮,動機越來越不明確,彷彿只是為了要追隨劇本的走向。如此看來,劇本淪為政治宣言的配角,是不是「女武神」似乎也不那麼重要了。(白斐嵐)
6月
20
2014
這作品究竟是重新對「劇場作為革命的預演」有新一層的想像創造或嶄新的社會能動性策略?還是再一次地反覆地尋找革命未完成的受挫者的集體慰藉?關於這點,還有很高的議論空間。(黃鼎云)
6月
13
2014
這齣戲將街頭抗議常用的行動劇,嫁接上「台灣龍捲風」式的通俗趣味,因此創造出一種驚人的效果:理所當然的幼稚。但造就這種效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反映現實、諷刺時事嗎?問題是,將現實的雜亂無章搬上舞台,就反映了現實嗎? (羅志誠)
6月
13
2014
編導鴻鴻「借屍還魂」,直指這台灣社會的當代預言,在眾演員賣力出色的表演之中,讓人在劇場中不斷思考著劇場外的世界。返回藝術家們在318學運中的手足無措,和理論學者用盡氣力將藝術編織進學運的脈絡,或許,藝術真正的戰場就是在作品之中。(謝東寧)
6月
12
2014
一齣看似逢場作戲的演出,卻展現了跨越時空、文化與文本的超級對位。編導鴻鴻深厚的歌劇研究基底,徹底做足了《女武神》的反骨精神,全劇十足的諷刺和幽默,讓我禁不住直呼:這真是我最喜歡的一齣鴻鴻的作品!(傅裕惠)
6月
09
201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