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劇場的謙卑革命《Lab壹號:實驗啟動》
7月
02
2012
LAB壹號:實驗啓動(三缺一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41次瀏覽
鴻鴻

台灣現代劇場的轉捩點,就是從肢體劇場開始。蘭陵劇坊的第一齣戲《包袱》沒有語言,只有聲音,演員演人演沙發演路燈也演抽象的力量。雖然《荷珠新配》的古為今用和喜劇調性,引起了廣泛共鳴,但《包袱》是真正的革命,清楚標示了蘭陵和前行代以及同代劇場的最大不同,就是以演員的肢體訓練,開拓出劇場感官性、體驗性、空間性的多重視野。

當台灣劇場主流日益規範化時,這種視野成為邊緣與伏流。主流舞台上雖有許多演員出類拔萃,但靠的多是反應靈活和角色塑造,卻無助於劇場美學的持續開發。雖然後來也有小劇場以演員訓練為重心(如臨界點、柳春春近似鈴木方法的訓練,優與人子源自葛羅托夫斯基的訓練),但三缺一完全投身肢體劇場的《Lab壹號:實驗啟動》,展現紮實的訓練之餘,更意外帶有《包袱》的遊戲精神與庶民親切感。他們受到歐丁劇場的訓練方法啟發,卻完全在發展自己的一套。

這次端出的動物主題,迥異於兒童劇的外在模仿,反而回歸身體的重新拆解與認知。從人演獸、半人半獸、到演回人類,讓我們清楚看到自身的動物性,以及獵殺的社會規則──從豹獵殺羚羊、青蛙上餐館反被吃、到社會上的階級傾軋百態、戀愛的求與失,「動物」在劇中既是一種語言,也是深刻的象徵,從看似簡單的演員練習中、從看似搞笑的即興發展中,緩緩湧出。

這樣的劇場全靠演員的肢體控制,而三缺一的團員驚人的素質與默契,畢現長期集訓的能量。演出結構也頗有謀略,開場非常謙卑,很像工作坊發表,演員偶爾對觀眾開口,雖然看似自然隨性,卻字字到位,顯示飽滿的自信。這種謙卑的自信,讓觀眾可以非常放心地在空的空間裡,隨所有肢體的指引,進入千變萬化的情境當中。當工作坊逐漸發展成完整的段落,情境越來越集中,意旨也越來越不落言詮。當最後一位女演員(賀湘儀)全場狂跑追逐情人不果之後,失落地獨立在舞台上,其他演員漸漸靠近她身邊身後,伸出手來模仿游魚,讓她一轉頭即彷彿置身深海。這時,動物又成了內在心象的顯影,也綻放出動人的詩意。

後半的人類社會群像,多以集體行走來轉場,較顯單調;燈光的明暗變化也有點詮釋先行。在簡陋的場地從事素樸的表演,實可以向Peter Brook再靠攏一點──憑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片刻屏息,世界即已天翻地覆。

三缺一創團以來的路向相當搖擺,從性別議題到自傳劇場到偶戲,但從「Lab壹號」的宣示,我們已看到了重新開始的可能。而這個開始已經累積很久了,這一晚在松山菸廠的呈現,讓我相信,「Lab貳號」不管要擺向哪裡,都是這群人生命路向的必須,值得我們緊緊跟隨。

《Lab壹號:實驗啟動》

演出|三缺一劇團
時間|2012/06/28 20:00
地點|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東向製菸工廠2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Lab壹號》中形體探索之路尚未完成,但已可視為一部完整作品。演員動作本身的能量,動靜之間的節奏,視覺呈現的線條,獨角與群戲的量感調度,以及樂器和歌吟的收放點,都有相當的成熟度。這些元素令它即使沒有劇情、沒有角色、沒有所謂「佈景」、「高潮」,仍是一場好看的表演。(林乃文)
7月
04
2012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