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馬戲派對》的娛樂與《轉角“碰”見怪》的藝術價值
8月
30
2023
馬戲派對(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Ken Photography)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6次瀏覽

文 簡麟懿(專案評論人)

筆者在月餘前觀賞了2023臺北兒童藝術節的其中兩檔節目,感到很是印象深刻,首先由FOCA所帶來的《馬戲派對》(以下簡稱為《馬》),曾是於2022年「FOCASA馬戲藝術節」演出的節目之一,當時的盛況直至2023年的再演,都因票券售鑿而與其失之交臂,而沉潛已久的林文中舞團,也久違地帶來嶄新的作品與不一樣的氣象,這兩檔幾乎可說是「難得一見」的演出節目,雖說都對親子節目的內容輪廓提出了不同的詮釋跟見解,但在表現方式上,雙方卻也都不謀而合地深化「參與性」這項關鍵詞,因此不論是以電影《大娛樂家》作為靈感泉源的《馬》,抑或是對「生活藝術化」的《轉角“碰”見怪》來說(以下簡稱為《轉》),雙方都毋須降低自身所擅長的專業領域與堅持,表演者只需專注且盡情放大節目的表演張力,並在作品的結構中構築起和民眾雙向的(身體)對話橋樑,便足以激發不同年齡層對演出的理解與好奇心。

然而即便如此,維持自身專業領域的高度卻也不意味著提升,《馬》所提出的演出劇本致敬了不少電影/音樂場景,但昔日的經典如中央山脈般屹立不搖,儘管表演的「技藝」內容如狂風暴雨般襲來,其強大的既視感還是不免被深入心中的「記憶」給削弱許多,而林文中透過兩階段的觀賞方式,讓小朋友與家長前期得以在劇場四周遊走並和舞者進行即興互動,後期更被引導到舞台中央觀賞創作者所預設好的演出內容,這樣務實的方式雖說是有跡可循,但可惜仍是偏向於線性的概念範疇,與心中所理解的「自由」還是有一點點的不一樣。

娛樂至上——汗水、歡笑以及一切充滿夢想的味道

以電影《大娛樂家》主題曲〈The Greatest Show〉的旋律作為開場,《馬》相較於過去FOCA的各種作品來說,它在音樂上有著非常強而有力的錨點,即便在演出的起承轉合中,我們聽見瑪利歐兄弟的主題曲、紅磨坊〈Lady Marmalade〉和美秀集團〈捲煙〉相互混血,但這些似乎都不怎麼影響作品質地原有的基因定調,故不論是否有歌手宋添福、孫瑪甯與多位舞者的進駐,筆者終究是被最初與最終的〈This is me〉所綁定,眼中所聽見/看見的幾乎是作品介紹中所提及的「驚奇與快樂」,卻沒有更多可以消化或是延伸的哲學辯證。

但確實,《馬》擁有令人目不轉睛的十八般武藝以及令人無法忽略的願景,不論是結合貨櫃屋與馬戲棚的輪廓,或是劇本中馬戲演員如何挑戰自我和娛樂大眾的片段,背後都充分象徵了他們追夢的起點以及夢醒時分的堅持與不易,只不過FOCA昔日也曾透過《苔痕》、《嘛係人》等作品來表達類似的議題,前者的大道卻未必更加廣袤,其男女等不同性別的角色分配,更讓人不禁憂心這樣的陪襯與過場是否會太過於陳舊,甚至無法與過去的幾個作品並駕齊驅,深入到FOCA一直所希望能夠觸及的當代馬戲之中。

導演陳冠廷抹去了一切艱澀難懂的轉化,企圖以言簡意賅的情緒來喚醒大眾對於馬戲情懷的作法,很像是我第一次看見電影《天外奇蹟》時的感動與純粹——我們是否可以用上百顆氣球拉起一棟房子,並且飛向遙遠的彼方,但《馬》的不同演出片段由於依賴大量的技術環節,導致每一個場景與角色的情感不容易鋪陳與銜接,因此過程中產生的斷裂,凸顯了準備過程所帶來的交代功能,以及過於直接而無法填充多元議題的遺憾,以FOCA的成長脈絡來講,或許是太快地進入到「開門見山還是山」的階段?抑或是《馬》其實可以更直接地兜售男女角色的陽剛及性感?雖說這並非是筆者的偏好,但極致地放大手上所擁有的素材,後續打磨出的能量可能會更勝過於現階段的蜻蜓點水也說不定。

藝術至上——所有的美好都來自對日常生活的挖掘

《轉》或許可以說是一個人為且略顯拼貼的場域特定藝術(環境劇場),而且相較於《馬》更為兒童取向,舞者們不僅散佈在藍盒子的各個角落中等待探索與被挖掘,他們更分別佈置了多種如牛皮紙、相框、霍伯曼球或排風管的日常生活用具,藉由即興、沒有固定編排的應變策略,點狀地穿梭在如工地一般的半完成空間裡頭,對筆者而言,這樣的環境裡有許多個現在進行式持續地正在產生,同時整體的輪廓也相當模糊,又或者說是逐漸在清晰當中。另外,對於熟悉當代舞蹈的民眾來說,《轉》的手法也可能會相對討喜,因為作品本身有許多令人感到玩味的發想,在預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畢竟將鍋碗瓢盆掛在身上,利用不同大小材質的特性來進行敲打出不同聲音,彷彿就像多元學習的幼兒律動教材裡頭會出現的創意,然而當舞者(同時也是創作者林文中與他的兒子)開始進行移動,格林童話中哈梅林吹笛人的既視感便倏然盡收眼底,現實與抽象的具現化也因此在一個與兒童的互動中自然而然地發生故事。

於是這樣無以名狀的情節是否可以比擬作藝術與日常生活的距離相當接近?《轉》裡頭並沒有特別錨定的劇本,音樂、空間或肢體語彙,在最初踏入這個場域的成年人,應該只會將其視作一個小朋友的遊樂場,小孩子與大人們在藍盒子裡頭自得其樂,但他們卻與所謂的現實形成平行時空,也就是社會人士會注重的5W1H幾乎蕩然無存,然而當在這樣的空間裡徘徊了數回,除了與教育相關的隱性功能外,我們還可以發現舞者在過程中的催化,加速了兒童與素材天馬行空的可能,而興許這些便是幼兒律動最美好的動機與目的,暫緩了這個世界的學習與定義,我們得以看見更遼闊的世界,畢竟有多少成年人在學習之後就開始停止創造,再多的帽子也永遠不可能會是吞掉一頭大象的巨蟒。


轉角"碰"見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林軒朗)

不過這樣的美好,在《轉》的第二篇章過後開始有了轉折,當所有的觀眾都被集中到了舞台中央,舞者如歐洲宮廷般的雙人盛宴,一方面乘載著舞團自舊作《長河》以來,不斷在發展和流變的身體動能,一方面開始看見兒童略顯緊張的臨場反應,似乎不再那麼樂在其中,也是在此刻真正意識到了我們都身在劇場,作品所醞釀而衍生的批判與想像逐漸成形,當孩子遺忘彼時的童趣,大人卻不斷地期待喚醒童真,這過程中的錯謬與怪奇,即便不是《轉》的創作初衷,卻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能緩緩發酵的價值與可能。

以上,兩個不同的作品形塑出不同的走向,在過去的親子劇場發展中,有許多舞團如雲門舞集二團的「波波歷險記」、舞蹈空間曾入圍台新藝術獎的「史派德奇遇記」,還有現今投入「寶寶劇場」的両両製造聚團和人尹合作社,不論是那一種選擇,都樂見有更多擅於搭建橋樑的團隊投入心力,同時這也是一個甚好的機會,提供我們與諸多熟悉劇場的教育者們一同回顧,我們是否在娛樂與藝術價值的二分法中,還有機會成為那個熟悉卻又十分陌生的小王子。

《轉角“碰”見怪》

演出|林文中舞團
時間|2023/07/22 10: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馬戲派對》

演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時間|2023/07/21 19: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