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記憶的技藝——14th新人新視野《黑暗的光景》
5月
19
2022
黑暗的光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李欣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12次瀏覽

陳佳伶(專案評論人)


如果這是一個跟記憶有關的作品,我想藉此分享一則往事,中學時為擠身文藝青年之列,稍有文采的學子莫不投筆崢嶸,以期在校刊中獲取一席之地,同學之一手創一篇關於童年經驗的愛文,因其珍視遂歷經多次的沉澱與增補,延遲了一學期才投稿,文章如實的露出了,但卻招致「關於去年的純真,置放當下稍嫌幼稚」的評語,師長們原意是為告誡創作與用功要及時,光陰不等人,卻也令我們思考「記憶的本質」,究竟是能經由勤拂拭而歷久彌新,或是歷經時光的摧折逐漸褪色斑駁,才會是它的原貌。


記憶的顯影

這種記憶的時效性存有,如果依照亨利.柏格森的說法,過去記憶的有效性似乎在於它本身可否成就及影響我們當下的人格與行為。記憶與所為彼此連袂走向時間,卻又無時在連動更新,記憶的被揀選與持存狀態,往往決定了此時我們會以怎樣的真面目示人。我認為記憶在《黑暗的光景》中除了是一枚引線,可為觀眾梳理關於記憶的脈絡,也面臨自身投射出的碩大挑戰,如何保有記憶的鮮活,不受到時間的影響而汰弱,以及記憶的共感該如何構成,如何透過一個記憶的光點,召喚同時照亮回憶長河中,我們應該共同汲取或說是憶起的片段。在普魯斯特的追憶中,運用了極為特殊的手法,他以無盡蔓延的時間與篇幅在書寫記憶,反而讓讀者產生一種時光洪流暫息,能停下腳步恣意浸淫其中之感,作者又將感知的線索舖陳於脈流中,便於激起動態的記憶水花,從而能逃離時間的摧枯拉朽,讓往事的片段鮮明且從容現身。


黑暗的光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李欣哲)

《黑暗的光景》又是以怎樣的手法在牽引觀眾的記憶?試想是透過文字的回返能力與顯影負像作用,文字多數利用其單口的分身,來演繹回憶中的主角人物關係,例如在姊妹情誼中加乘童年信物的戀物經驗,又轉化到對於不完美的委身與屈從(抑或缺憾才是珍稀的唯一條件?);在隱約的主角與宛若長者的母親形象兩者交涉之間,觀眾試圖推測他們的關係是曾經的疏遠抑是現今的靠近,或者是相反的情狀,也有可能是各自的極端。因此我們對於人物的掌握又衍伸了觸角,帶著意識與時間的隱喻,過渡到彼此的往日事件,作品即是以此文字的蔓生,層遞堆疊往事的再現,並掌握在記憶中心的包覆與環繞,讓文字非無限發散而是漸次地增加薪柴於往事的迴光中。文字尚有建構影像的功能,雖然這則建立影像的模組是控制於腦海中,不會有4K大戲院的上萬流明,而是各自以不同的思維與顯影能力,測繪以素描、播放以幻燈、投影於底片等,以一種腦中風景的形式享有我們喜好與熟知的影像質地,觀眾不必然能完整地接收到成像訊息,由於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不盡相同,然則在斷片的空白中會有文字的加入,在間隙裡燃起一盞星火。


身體作為集聲器

語言是文字別開生面的化身,表演中文字被彰顯的面貌,偏向劇本的結構或內容,而語言作為有劇情的聲音,以發聲的媒介、起始的方向性被聆聽。《黑暗的光景》本初以相對客觀的畫外音開啟聲音情境,由舞台框外發送出的旁白因其平穩的結構,便於獲取故事網絡的形貌,遙想導演與我們的回憶是否有相應交融之處;聲音近乎層層遞進,卻又像跳躍似的忽而回到現場演員身上,宛若失語的童話人物又重獲聲音,獨白伴隨著身體的情動,從咽喉從胸臆的共鳴中流瀉而出,在同一時空中,身體這個集聲器匯集了來自創作者、表演者與聲音接受者的共同思緒,於各自的意識流中發散既收攏之間游移;聲音的另一種形式,以日常的對話口語出現,擬仿了既視確然的場景,伴隨著穩固觀眾浮游般情思的功能性。


黑暗的光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李欣哲)

劇場的黑暗與影院的深黯不盡相同,題名中的「黑暗」在真實現場的意義,同步具有觀眾將身體性交付的意味,形體暫時被隱藏,讓精神意識的專注全然被打開,唯影院的影迷是讓自己寄託於螢幕的反光中,而劇場的我們是將自身投注於表演者的身體,亦步亦趨地追隨身體輪廓氤氳的微光。如果演員主要是以聲音牽引觀眾的思想脈流,然舞者就是在這展演時分代替我們侷促不動的身體,讓所思與所感知的身動力皆能生機昂揚。雖身處在黑暗洞穴裡,但不以外部世界的虛幻影像被餵養,而是透過記憶的復返,回到如夢似幻但又奠基於真實的往日情境中,在創作者為觀眾打理的黑暗靜謐空間裡,將連串由記憶所引發的關係、文字所闡述的事件,由語言的表意之餘轉化為具象的聲音,共伴著從時間匣裡脫身而出的影像,化約為這場演出。

《黑暗的光景》

演出|導演:洪儀庭/演出:田孝慈、楊智淳
時間|2022/04/30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