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怒聲響,不停歇的景觀《進擊的狂想》
10月
19
2016
進擊的狂想(台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86次瀏覽
陳元棠(專案評論人)

有如男孩的夢境,工廠般的氛圍,隨著聲響、氤氳與時間,這夢境巨大而膨脹著,引人進入自然與人工之兩者現實所交織出的思考空間,憤怒的情緒與行動,並不過時,依然對於現世,提出強烈的問號。

《進擊的狂想》(Deluison of the Fury)是四十多年前,美國作曲家哈利‧帕奇(Harry Partch)音樂劇場作品,此作為從自身經歷反省與質疑西方主流文化(尤其是歐洲精緻文化),從作曲的形式思考與創新,以及日本能劇與非洲衣索比亞的元素發想,企圖在劇場演出中「形成」各族群文化儀式的神聖氛圍,尋找文明層層掩蓋而逐漸流失的原始生存和慾望,連結舞台構成中,那些排列壯觀的「樂器」,與「人」在舞台間之動態發生,將劇場表現整合。故事並非封閉完整的,而是在於人物的行動,從藉「生死」,「誤讀」,「祈禱」與「正義」等關鍵字提出對社會的「憤怒」與「和解」,從動機,編曲到演出完成皆以此完整貫穿,是有著龐大企圖與哲思的作品。

此作品於2013年由海恩納‧郭貝爾(Heiner Goebbels)重新詮釋並於歐洲首演,中文翻譯是近來台灣的流行語「進擊」,前進攻擊屬於動詞,在狂烈與盛怒之情感中,動態地提示了此演出推動觀眾想像,更推進了改變社會之行動可能。

除去國界,藝術領域界線等開放視野,郭貝爾將帕奇的作品演繹出對當下的憤怒敲擊。演出氛圍有如身處工廠,觸發現代機械運轉的想像,而又有如聽見人類深層的呼喊,種種「噪音」與「樂音」的力量,匯流,如機械發動之流水蜿蜒,像是音流在舞台中心具象,將聽覺轉為視覺動態化,四個大型燈籠高聳,裝置間交錯著剛硬機械式線條,與彎曲的自然式柔和線條,有著人手的創造溫度,在質地衝突中彼此互融,就如此作中音響與人聲,連同意象之文明與自然的對比,顯現人在文明與自然之間的處境。

時間在其氛圍「形成」中幾乎成可見的塊面,舞台上的一切都在逐漸變化,郭貝爾以整體概念,意圖解消觀眾對於集中觀看焦點的習慣,而是處處散落著,觀眾的視焦必須穿梭並隨時調整,必須主動尋找並付出專注,而非被動接收。首先台上七十五種造型與聲響皆奇異壯觀的樂器,便是目不暇給,這些由帕奇為其音樂內容設計的樂器(如雲室瓶,希薩拉琴與戰利品等等)經由此演出再度重製,以材質的差異帶來視覺與意念上的現代反思。其中包含不同民族樂器的聲響,樂音並非精緻體貼聽覺的順耳,而是錯綜而驚奇。尺寸與外型即帶來實驗室般改變與發明的動能,接著音樂家並非單純演奏罷了,有些擔任角色如鬼魂,流浪漢等等,於故事中有著決鬥,點火取暖等具象徵的動作,其他時而擔任歌隊,時而熱切豪放的吟唱,且隨意自在的走動於樂器之間,沒有明確的目標動向,有時彼此聊天,像是在草原散步或是家中客廳一般(如地毯帶來的居家感),連同他們在穿著中刻意混搭而揉和的符號,都使得「人」與「樂器」看來有著一樣的奇異表現力,且位階均等。

逐漸膨脹隆起的充氣帆布「地景」,在演奏進行中造成黑色非洲山脈(也有如巨大蟲足),與地平線上的白色充氣帆布「太陽」之畫面,舞台中自樂器間川流由上而下的水,也在演出中逐漸變成白色,匯集的小水池,是故事中的搏鬥場,是祈禱聖殿,也是流浪漢的街頭居所,像是帕奇自述生活景狀。時而冷冽,時而火紅的燈光色彩,聯想壯闊大地的日升日落,此存在於舞台上的「自然」中,那些火,風,水,人等元素彼此和諧,形成了劇場裡的景觀,景觀裡的劇場。舞台上的一切充滿童心奇想,一如遊戲的舒適氣氛,卻也是意志精準的成果。機械力驅動造成的自動性,以「不自然」的自然,造成奇異的景觀竟彷若渾然天成,而這是精密的計算與技術形成的。

對社會批判最為明顯的是,演奏中將「肯德基」頭像搬上舞台,將兩眼噴漆,亦即正義的盲目,也是對資本主義霸權提出抗議,而水流潺潺則是柔和的穿透,高聳的燈籠隨著樂音搖晃,似有搖搖欲墜的危險感受,也有著反叛中的詼諧,接著音樂家們將一隻又一隻的羊搬上舞台,這些羊徒具外型,無毛而外表粗糙,他們將羊一一擺放,如同柔順而不知所以的跟從者,或可看做屈就城市發展的自然,只有無言的存在著。然「無言的自然」力量,又是逐漸膨脹甚至即將遮蔽人類的。

以「景觀」的形成來看此演出,其中人與樂器的聲響旋律,均是為意念而成,非為休閒娛樂而來。單從音樂分幕之文字連結畫面構成與動作,在觀眾之間將想像繼續延展,未有故事封閉與線性導向,從氛圍出發,啟動理性的反思,其中流出的廣闊空間是觀眾須主動投注思考填入的。自「仿自然」造成回歸自然的氛圍與想望,反抗將人性機械化的趨勢,而自然與現代是否始終對立?如在劇場提出的「夢境」中「和解」,也是此提問不停歇的起點。

《進擊的狂想》

演出|德國音樂工廠樂團
時間|2016/10/07 19:30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