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開框架的創意《2013鈕扣計畫》
7月
30
2013
2013鈕扣計畫(玫舞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96次瀏覽
紀慧玲(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何曉玫策畫的新編舞家New Choreographer「鈕扣計畫」,今年進入第三載,這個計畫作為青年創作人才發表平台,同時作為持續讓企業單位(包括提供場地以及此次演出媒合的文創、藝術商品)參與藝文創作,展現關懷,產生注視效應上,已愈發得到明確的定義。如果再參照近年來國內舞蹈創作發展生態面向來看,以「個人與舞者們」稱謂出現的集結正漸次出現,這些以編舞者為核心的創作團隊,密集出現於新世紀第一個十年,走了上世紀的沈重與停滯,對於這些新人的注視,正是在一次次初亮相的場合裡得到累積。於是,「鈕扣計畫」也是一次開門,進來新人,迎進我們的目光。

《2013鈕扣計畫》首支作品來自旅居紐約,卻自道已久遠舞蹈的北藝大畢業生蔡冠伶。作品《What Remains》以藍色油漆為媒介,在立軸的白色紙面上,先是潑灑,繼之以手著畫,單邊沾染著漆色的手與衣褲,成了帶動/限制身體表現的驅力,動作雖由中心出發,卻總傾向單邊。舞者(蔡冠伶)眼神崢嶸銳利,牆面的顏料延伸至地板紙面,似欲借此線條說明心緒。然而,一直保持潔淨的半身,卻多少成了不明所以的限制,色塊、線條與舞者身體的關係沒有開展,反而被潔淨與污塊的反差性束縛了想像。

來自香港及德國不萊梅哈芬芭蕾舞團的袁尚仁,帶來雙人舞作《對話》,應是今年最讓人叫好的作品。袁尚仁與夥伴Georgeseu從1+1的關係開始發展,兩人都有著高超的芭蕾技巧,垂直、落下動作乾淨俐落,相似卻又有著小差異的動作組合與節奏,空間位置有時平行,有時交叉,俱反覆說明兩人1+1≠2的微妙關係。這幕初始無言的動作意象,中段之後出現影像,兩人並排背坐於觀眾,反方向同時流動的影像再次說明這組人物的可能關係,影片空曠多彩的田野風景也清楚告訴觀者他們的國外生活背景。最後進入的是語言,袁尚仁採用時而中斷、時而被觀眾聽見的聽覺效果,斷斷續續自述著;Georgeseu拿著手寫看板,對觀眾「說」:請幫助我,我聽不懂…最後也終於尋求到一位觀眾,協助他唸出可能是袁尚仁寫給他的信。這段語言的溝通利用了麥克風、聲音的突然靜止或消音、獨白、書信、音樂中挫(跳針),以及觀眾的介入,最後進入書信裡關於生命的深沈對話,多種介質的插入與使用隱喻著溝通的難度與複雜,而介質的粗糙與不可靠(中斷與消音)更加強說明著溝通隨時被打斷與無解的可能。這段精彩的手法最後連接到兩人並坐於窄隘的座椅內,在浪漫的英文情歌催情下,戛然而止。以篇幅而言,《對話》已獨立成章,但兩人關係、溝通的可能性,應該還有可繼續挖掘描述的內容,《對話》的篇幅具有擴充的能量。

來自美國的高沛齡選擇了高難度的媒合物件:玻璃,一如蔡冠伶選用的顏料,對於舞台安全來說俱帶威脅,這就讓這支《The Best Defense, She’ found》如同舞名,在視覺與空間知覺上,讓觀眾感到某種抵抗性,加上舞作實則來自一部觀眾可能完全不知道的美國小說《Until Only The breathing》所帶給編舞家的意念,在身體語彙與玻璃之間,實有著難以連結的鴻溝。然高沛齡所設計的動作是一整套相同動機下的組合與變化,帶有結構美感,這就讓人留下些許惘然,關於那部小說如果被充分介紹過,也許觀演能更多了解。

最後一支來自台灣習舞與香港城市當代舞團舞者背景的張藍勻,與同為舞者的夫婿羅凡,舞出讓人暈暈然熱浪般的愛情篇章《灰色調》。張藍勻的肢體充滿感情,符號豐富,腳尖到頸部都在表演,與羅凡利用一襲男式西裝表演穿脫拆合,默契之佳幾無縫隙。舞作配合著多首伍佰浪漫情歌,貼切的完全進入情歌情韻;一開始布置的圓形砂堆(彩盬),隨著舞者滑動,漫散成為一片沙海,更像極了《夏夜晚風》這首歌的場景。中段張藍勻插入一段關於愛滋病友人的憶往的旁白,把舞作的主軸拉出另一道情感,而無論伍佰情歌或旁白,《灰色調》說的都是炙灼灼的愛情,編舞家的確充分運用了肢體,描繪了愛的膠著與等待,更讓人嗅出帶著香港都市型激情性格影響的舞作風格。舞作雖是雙人,但主動機都在女舞者身上,如果編舞家希望描繪男女雙方共同的感情面向,目前看來,男舞者的篇幅與角色是較不足的。

上述四支作品,各有一個媒合物件,顏料、椅子、玻璃、彩盬,對我而言,討論這些物件的必要,我寧可刻意忽略,這不僅是因為它們並沒有為舞作帶來多少必要因素,反而有些還帶來困擾,更因為這項媒合只是再一次使用了文創之名,讓文創成為一次創作策展裡的主標題之一,這值得嗎?對剛才踩出一步的青年創作人才來說,文創是不需承受的重。

《2013鈕扣計畫》

演出|玫舞擊舞團
時間|2013/07/21 14:30
地點|台北市誠品信義店6F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
群體的概念使肢體嫁接在彼此的肢體之上,在這裡鄭宗龍並沒有明確地刻畫動機,而是透過一連串的現象來回應無無明盡的意識觀想。這樣難以捕捉、不可視的質感,以筆者個人的直觀感受來說,同時結合編舞者自身人格與背景來進行梳理,《毛》有大部分的創作核心依舊是向其兒時的童年回憶「童乩」靠攏。然而無定向的身體路徑、見山是山的現象敘說,在許多舞者空靈甚至理性的面部表情底下,似乎蘊生不出我們刻板印象中的艋舺喧囂,對應到的是來自Sigur Rós其精靈般的夢境殘響,以及直入火山流質與冰冷空氣的地理風貌:自然現象,這恐怕是理解《毛》更好的方式,同時也是編舞者如冰晶般構築舞蹈肢體的其中一種可能也說不定。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