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之間的想像《格列弗遊記》
10月
14
2011
格列佛遊記(沙丁龐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2次瀏覽
紀慧玲

如果小孩的童稚世界存在著巨人、矮人、遊歷、冒險的夢境,如果我們曾想像小孩仰望大人的尺寸大概就如格列弗與小人國的關係……,遊歷故事《格列弗遊記》應該是十分適合改編為兒童劇的;更何況小說為西方經典,更何況擅長肢體、雜耍、物件偶的沙丁龐克劇團,予人可以將想像世界轉化為虛實變幻的可能。這樣的期待,原以為理所當然。

然而,看了演出,才知實做的困難。先不說大小比例如何在文山劇場不算大的舞台空間裡創造劇場的虛幻與真實,再想想,如此精微的人物對比,到底該借用何種形式,才能產生明晰的舞台效果,才能讓觀眾進入格列弗的世界,從他的「眼」,歷經這段冒險?

沙丁龐克用了許多方法──真的用盡巧思──解決並且冀圖創造想像。格列弗首先是真人扮演,隨之變成影中人,再換為三人操作的桿偶,後來又有公揹婆的人身偶。小人國首先是十公分左右的布娃娃,再來換為真人。大人國先是真人,後來索性踩上矮蹺。還有,超大的老鼠、海鳥,以及,不夠壯大的岩石(大人國的岩石,以桌椅代替)、不夠多的牛(小人國提供給格列弗的食物)、製作精美卻比例不一的船隻。這些樣式多變的物件或影、偶,的確創造了忽大忽小的奇異趣味,也讓人肯定劇團製偶用心與演員變身能力(還有辛勞)。只是,如要深究演出邏輯,這樣的自由變化卻不免欠缺合理轉接的理由,尤其,當空間比例並沒有隨之調整──這可能需要景深、燈光以及舞台布置加以協調,觀眾的視覺感受無法感同深受,劇場的幻覺感一一被突兀的轉換破壞,繼而重建(觀眾還是可以合理化其內在邏輯),其美感經驗勢必只能在觀後的回想裡試圖從斷續中彌合。

類似的矛盾也出現在語言。小人們先是講著無法辨識的腔調,後來漸漸明晰,最後小人國的國王已能講著一口流利的國語。大人國的大人們說著國語,後來皇后卻說起了洋幫腔國語。「玩」,或許是孩童最得意的樂事,小孩的感官經驗在還沒被污染之前,擁有超能力般的辨識能力,小人國的國王說著破碎的字句,不連貫、含糊,而且文法倒置,但奇怪的是,從現場觀眾反應來看,小朋友完全可以理解國王的話,這就反駁了後來國王轉為國語說話的必要。再如,大人國皇后的怪怪腔調,與先前出現的兄弟二人組操持的標準國語是兩種腔調,這又該如何解釋?相反的例子卻是,搭救格列弗回國的船隻出現,船上安插三面斜條紋旗,小朋友立刻就接收到「英國船來了」的訊息,但他回去的碼頭卻又是小人國的碼頭。這些紊亂卻又如此具體的訊息,提供的是繽紛的外觀,卻與內在邏輯一再衝突。

這些可辨、難辨的訊息,或許說明著同一件事:想像的世界不必然該有強烈訊息,但想像的建構最好不要被突兀的訊息干擾,除非刻意為之。帶著孩子以格列弗之眼看世界,各式各樣玩法,小孩都能接收,但幻覺感卻是劇場美學重要原則之一。在文山劇場這樣的空間與條件下,完全使用手做物件,選擇《格列弗遊記》為文本,究竟什麼形式最為理想?如果格列弗的遊歷沒有被劇場幻覺感吸收與創造,大概孩子們看到的就僅僅是一場物件劇場,或者,就是故事劇場,跟特色無關,也難以沈浸。如果,創意也能像序幕,格列弗沈入海裡,翻飛的藍布下,寂靜無聲的動作,漫張開來的張力;如果,老鼠與人的追逐更加戲劇性;如果,更多動作、更多燈光、更少誇張肢體、更沈穩的說話,《格列弗遊記》就不僅僅是一般的兒童劇,而是帶著孩子進入劇場的一場真實冒險。

《格列弗遊記》

演出|沙丁龐克劇團
時間|2011/10/09 14: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