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本限與不設限《我要高飛》
6月
25
2015
我要高飛(臺北市立國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7次瀏覽

地點;台北中山堂中正廳

文 武文堯(復興高中音樂班)

台北市立國樂團近年來積極拓展國樂的視野,除了獨領樂壇的樂器編制改革外,更在樂季節目中大膽的邀請國內外音樂名家跨界演出,不論是享譽國際的爵士天團克拉茲兄弟(Klazz Brothers),甚至是巴洛克木笛大師史蒂格(Maurice Steger),都曾經與北市國共同闖蕩東西方的音樂邊界。今年2014/15樂季閉幕音樂會「我要高飛」更為特別,找來德國法國號演奏家菲利斯.克利澤(Felix Klieser)與樂團協奏莫札特《第三號法國號協奏曲》(Mozart:Horn Concerto No.3 E flat major K. 447),並且與北藝大舞蹈系學生以及北藝大焦點舞團共同跨界,國樂演奏莫札特,譚盾的作品配上舞蹈演出,北市國這次的跨界音樂會還沒開演便亮點十足。

德國法國號演奏家菲利斯.克利澤天生無雙手,也因此他使用腳來演奏法國號,最近他的傳記《音樂腳註》在台灣上市,書中闡述了他的音樂理念與想法,其中提到法國號這項十分困難演奏的樂器,克利澤表示,「除了努力,還是只有努力。」其中克利澤首要努力解決的便是克服右手手塞音(Hand Horn Technique)的問題。克利澤透過嘴唇努力彌補並達成了與手塞音相同的音色,但是以音樂會的成果及音色而論,筆者認為克利澤相當努力的想要追求好的音色,但是終究還有更好的空間,尤其音準的問題最為嚴重。莫札特《第三號法國號協奏曲》第一句獨奏,到降A一音便已出現滑音,而莫札特作品中時常要求快速音群的乾淨度,克利澤當天的表現確實令人不免為他捏把冷汗,尤其是附點與十六分音符,不見得有爆音的情形,但是清晰度與音的顆粒都十分含糊,非常可惜。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莫札特由國樂團伴奏,這種西方音樂曲目直接移植國樂團的作法也是北市國近年來常常挑戰的,但是親自聽過效果與音色後,筆者認為此種直接移植的做法還尚未完全成熟,以莫札特《第三號法國號協奏曲》為例,第一小提琴的部分理所當然由二胡演奏,但是第二小提琴及中提琴的聲部,在國樂版本中卻交由屬於彈撥樂器的阮、琵琶(筆者初判可能還包括柳琴)等樂器演奏,彈撥樂器不論音色或音質,尤其是所演奏出來的音色是清脆且短小的,整個音響效果與莫札特相差甚遠。二胡直接演奏小提琴的旋律,筆者發現音準的問題似乎待解決,畢竟原本的音是寫給小提琴的,如今直接將二胡演奏小提琴的旋律,相對而言音準的難度便增加,或者是樂譜要進行移調,在二胡比較適合(舒服)的把位上演奏,或許可讓音準的問題解決,但是這是不可能的,畢竟仍然是法國號的協奏曲,基本上調性還是同管絃樂版,因此二胡在這首樂曲的音準有嚴重的瑕疵。筆者好奇,畢竟東西方樂器有別,西方音樂直接移植東方國樂團時,是否能將調性移成較符合國樂團呢?就像是莫札特《D大調長笛協奏曲》(KV314),改為雙簧管協奏曲時為C大調,或許這問題將留待專業國樂人士解答。

而Tutti段落其音色問題更為嚴重,原本管弦樂團的乾淨度轉換到國樂團時便顯得混亂。筆者還發現一點編曲上旋律的問題。以第一樂章為例,開頭沒多久單簧管便有一段很漂亮的旋律懸掛在小提琴的音階之上(約20小節處),而轉換到國樂團時,若筆者沒誤判,其豎笛旋律聲音薄弱,筆者不確定到底有沒有笙或是中國笛加入旋律,但可以確定的是以聽覺上的感覺而言,幾乎只聽見二胡的旋律,音響上變得有些中空單調。

提到國樂團演奏莫札特,另外一項特色在第三樂章便十分明顯,那便是樂句比管弦樂版還要更短,斷音變得更短,怪不得克利澤在音樂會前的大師班表示,他自己還在習慣國樂團的音色,第三樂章音值的部分更是令他不習慣,不過這也是十分難得的經驗,畢竟世界樂壇上能有幾位法國號音樂家能夠有機會與國樂團合作莫札特?對於國樂團演奏西方樂曲,筆者在此粗略地做個歸納,國樂的曲目普遍而言都是屬於較為慢速(雖中段通常夾雜快板),具有東方意境且意味深長,而莫札特的作品多具有輕快明亮的特質,理所當然整個風格與國樂相悖,也難怪國樂版的莫札特聽起來怪腔怪調,咬文嚼字,然而下半場第一首鮑羅定《中亞細亞草原》(Borodin: 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交由國樂團演奏卻幾乎沒有上述在莫札特作品中出現的問題,相反的有別於管弦樂版,國樂團版還更有一番韻味呢,這點正好符合上述筆者的推論,《中亞細亞草原》其旋律本身較為慢速並且帶有冥想性質的主題,其東方曲調正好與國樂團風格相符。對於國樂團演奏西方曲目,其實是很好的想法,這是一種向世界證明國樂團能力的方法,但是在選曲上要更為小心,並不是所有西方經典都適合直接移植國樂。

這場音樂會另一個焦點便是舞蹈的演出。筆者對舞蹈涉獵不深,因此舞蹈演出並非此評論著墨的重點,基本上此次舞蹈配合著國樂的演出都有畫龍點睛之效,尤其是第一首趙季平的《古槐尋根》,曲子開頭與結尾都十分緩慢,而舞蹈的意象圍繞在「等待」這個概念上(筆者主觀感受),與音樂的配合不言可喻,搭配舞台上簡單的布景,一塊枯萎的槐樹樹幹以及散射的線條環繞在舞台前,雖然布景簡單卻十分切合樂曲意境。其實舞者能夠施展的舞台空間十分狹小,而且又要小心不能反客為主蓋過音樂,其挑戰其實十分困難。

莫札特《第三號法國號協奏曲》的第二樂章(只有第二樂章有舞蹈演出)邀請到了的編舞家蘇威嘉擔任獨舞,蘇威嘉曾在2014年擔任NSO歌劇《莎樂美》「七紗舞」段落的編舞,當年的舞蹈有所爭議(可參閱筆者《黑色喜劇的悲劇吸引》一文,刊載於表演藝術評論台),這次蘇威嘉再次挑戰古典音樂與舞蹈的結合,但是其效果不禁令人持保留態度。為甚麼偏偏要選在莫札特《第三號法國號協奏曲》的第二樂章呢?《中亞細亞草原》一曲在音樂會中是沒有舞蹈協演的(整場音樂會僅此曲無舞蹈演出),在莫札特第二樂章安排舞蹈演出,其效果並沒有其餘兩首國樂來的好,相反的,蘇威嘉的獨舞反而模糊了音樂的焦點,並不是蘇威嘉編的舞不精彩,而是筆者認為蘇威嘉在莫札特《第三號法國號協奏曲》第二樂章編的舞令觀眾一頭霧水。

蘇威嘉身著白色服裝,打扮輕鬆,拿著一隻長傘,這隻長傘是整個舞蹈的重心,蘇威嘉以長傘編舞,整個舞碼呈現出的感覺是一個天真的小男孩,隨著莫札特的音樂起舞,整個舞蹈建立在童話的色調上,可能是帶有點幻想性質的,最後雨傘撐起,隨著音樂的結束悄悄消失在幕後。以外行人的眼光而論,蘇威嘉的舞蹈其實並不優雅,說是天真詼諧倒可能有幾分切合,然而詼諧與雨傘整個畫面筆者認為與莫札特不搭調呀!莫札特《第三號法國號協奏曲》第二樂章為ROMANZE浪漫曲,速度也是慢的,雨傘給人的感覺並不浪漫呀!尤其是在第二樂章突然出場起舞其實十分突兀,尤其是轉圈跳躍時重重落地的碰碰聲無疑的干擾音樂,筆者認為十分可惜,或許雨傘與莫札特的關聯要更為清楚,或許編舞者對於莫札特的感覺就是如此,而這本身就是十分主觀的問題無是非之錯,但相信觀眾自會給予評價。

原本此音樂會預定由前北市國團長鍾耀光指揮,因鍾耀光的下任而改由張佳韻指揮,張佳韻在整場音樂會中亦有相當精采的表現,最為特別的是張佳韻除了能夠細膩刻畫幽微的細節外,更能展現極大的理性將樂曲有條理的詮釋,譚盾的《西北組曲》便是一例。這首曲子為1990北市國委託創作,也是北市國音樂會上的常備曲目,北市國對於這首樂曲有著權威般的地位。另外關於節目冊的設計,筆者認為亟需改進,每首樂曲的解說寥寥幾行,北市國為國樂界的龍頭,節目冊的內容不應如此草率。簡而言之,這場音樂會雖仍有些細節不近完美,但卻讓我們一同見證了國樂的新可能,在此也要期待北市國新任團長鄭立彬所排出的新樂季,也期望北市國能繼續在國樂跨界上努力,開創音樂的不同格局,讓音樂與創意不設限。

《我要高飛》

演出|台北市立國樂團
時間|2015/06/13 19:45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