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中的實驗歷史,戲外的流暢敘事《串南?串北?有戲!》
10月
11
2023
串南?串北?有戲!(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攝影李忠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9次瀏覽

文 蘇恆毅(專案評論人)

從如今的角度來看,不同戲曲劇種間的合作、共演,形成的「跨界」現象,雖然戲曲跨界在發展過程中,曾經歷過批判聲浪、演員也曾對這樣的生態感到徬徨,但經過多年的嘗試與發展,在今日卻也形成一種潮流,既開創不同的表演形式與美感體驗,同時也發展戲曲表演藝術的更多可能性。但戲曲的創新,並非始自今日,而是在不同的時空當中,都有不同層面的跨界與創新,《串南?串北?有戲》從1950年代的臺灣民間京班逐漸減散、同時面臨話劇與影視產業衝擊的背景,延伸出戲班如何在這種環境存活的思考。

故事從民間海派京班中的年輕演員看見影視發展的活躍、以及隸屬軍中的外省/京派京班的穩定發展而內心思變,但因班主的個人堅持而不願退讓參與這兩者的演出,然在面臨戲班的存亡之際時,只能向現實低頭,與曾是歌仔戲演員、現今打理戲班一切的阿姨求助,學著演出歌仔戲,並且參加戲曲競賽,雖未得獎,但故事中的每個人卻在過程中破除各自的迷惘,繼續向未知前行。

故事簡單,相對於歷來「戲曲夢工場」中多數以現代戲劇演出方法為主軸,表現出強烈實驗性的作品,國立傳統戲曲學院京劇團如同團隊性質,從傳統的形式中找到一套屬於自己的說故事方式,不刻意尋求創新,而是穩紮穩打地進行演出,過去的《奪嫡》是如此,本次的《串南?串北?有戲!》也是如此,因此與其說是「實驗戲曲」,不如以編制精巧的「新編戲曲」來看待更合適。

作品中的戲曲「跨界」,可從舞台裝置是仿照傳統戲台的角度,使觀眾不僅是這齣作品的觀眾、同時也是隱藏在故事裡的戲台下的觀眾這點,區分為整體演出、與演出內部兩種層面來看。

整體演出的部分,則是當前觀眾熟悉的傳統戲曲與現代戲劇相融會的新編戲曲編制;演出內部的層面,則選用京劇與歌仔戲的共通劇目《穆柯寨》、《轅門斬子》、《關公月下斬貂蟬》三齣進行戲中戲的演出,且為了呼應時空背景,在演出《穆柯寨》時,則採用北管腔演出、《轅門斬子》則採用歌仔戲,至於參加戲曲競賽的作品《關公月下斬貂蟬》,則為凸顯海派京劇與歌仔戲均重視故事情節完整性,因而在情節上較為完整,其後則再帶出在1958年由羅家倫填詞的愛國歌曲〈臺灣島〉,此種戲中戲的運用,具體而微地顯示1950年代臺灣海派京班的演出情形與當時臺灣在不同情境下的戲曲審美,也幽幽地呈現當代的傳統戲曲在開始走向新編的過程時,團隊們惴惴不安的心情。

演員的演出也十分亮眼,因為演員們的日常語言是國、臺語,但自坐科開始即是京劇演員,要演出歌仔戲著實不易。而在這齣戲裡,最亮眼的是老生老旦兩門抱的張化緯,演出歌仔戲小生的腔調極為純正。青年演員們如王辰鑫反串老旦、黃昶然反串曹操並唱歌仔戲調、顏雅娟唱歌仔戲調與北管調等,也都在個人的演出特質與聲音基礎上進行發揮,雖然在新編戲當道的現在來說未必是重大突破,但對過去演出的是傳統與新編京劇劇目的演員來說,跨行當與跨劇種的演出,相當難得,也期待未來他們未來在不同形式的演出上有更多的發揮。

儘管如前所說,整個作品的主題簡單,而且放在當代的新編戲當道的時空背景下,也非屬實驗性強的作品,反而穩紮穩打地呈現背景、敘述故事,收到順暢流利、也不耽溺於情感的效果,放在戲曲夢工場中,倒顯得更為完整且別緻,也在提醒著戲曲的夢並不一定要靠著實驗性來短暫地完成,讓夢境能夠悠長地敘說,也是一個途徑。


《串南?串北?有戲!》

演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時間|2023/09/03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來沒有人要求先具有一種名為京戲或歌仔戲的資格時,演員才能夠驅動身體,即使這樣的身體可能不受到國家的青睞,卻無法阻止表演一再地捲土重來。
9月
25
2023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3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