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笑聲掩蓋悲歎《Mackie踹共沒?》
9月
24
2012
Mackie踹共沒?(一心戲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71次瀏覽
黃佳文

一心戲劇團歷經多年的耕耘、培植已有所成,其成果在凋敝的戲曲圃壤中顯得格外茁壯,不僅開拓新戲路,也嘗試融入有別於傳統戲曲的劇場藝術,將歌仔戲重新包裝再展現,自《買官記》、《狂魂》可見其試驗的跡象,《Mackie踹共沒?》更在前作的嘗試上,一轉過往歌仔戲演出而成就出「融合當代與本土氣息的胡撇仔戲」。

《Mackie踹共沒?》改編自布萊希特《三便士歌劇》,但通過一心戲劇團固定班底的策劃、製作,成就一部不失傳統風味又別具新意的歌仔戲;令人可喜的是,全劇在音樂、舞蹈、肢體動作的搭配上,有著突出但不搶盡丰采的表現,可見導演劉守曜掌控場面的功力,誘發演員流暢自然地演出;而音樂設計何玉光在早先幾部劇作累積了編創成果後,憑其識見通過音樂協調歌舞場面,可見其設計之用心,其團隊成員人數雖少但能獨當一面,串聯傳統曲調與時興新曲的音符,突破音樂的限界而奏出新聲,著實居功不小。

當然,我們不能忽略編劇劉建幗的巧思,其所構設的人物、情節在原作基礎上翻新,改以詼諧趣味的調性來演繹故事,逗弄多數觀眾的愉悅情緒,在劇中亦相當直接地嘲諷、挖苦社會時局及有關人事,舉凡帝寶、財團、搜查票、保外就醫等詞彙,其背後所含括的問題值得大眾省思。就全劇而言,劇情的安排及笑點的鋪設很有劉建幗的風格,構思頗為全面的《Mackie踹共沒?》,預留給導演詮釋的空間則顯得有限。

《Mackie踹共沒?》面對許多觀眾無疑是部有趣的作品,但不禁要問這齣戲該笑嗎?全劇所反映的是臺灣的社會問題,編劇極盡所能嘲諷官員、商紳舞弊瀆職,讓觀眾認清「什麼時代這等悲哀」,民眾本該難過、氣憤,為何反倒一笑置之?笑,能否解決問題?這也凸顯了民眾在娛樂的當下早已習慣漠視社會問題,這或許是編劇所安排的一個隱藏式警訊,若臺下的觀眾是居銜的官員、商紳如何笑得出來?

就演員表現而言,孫詩珮在《買官記》中的磨練,使其在《Mackie踹共》錢老闆一角,老生的唱腔及逗趣的表演相得益彰;飾演莫浩然的孫詩詠偕其閃亮丰采登臺,表演方式也有所突破,與虎捕頭陳子強等人的互動過程中尤顯機趣。不過孫麗惠、陳昭薇的表演,或因劇情安排著重在官、商、盜所致,使其表現泥於俗套而相形失色。

一心戲劇團近幾年所推出的作品,在劉建幗、何玉光等合作夥伴操刀下,開創出不同以往的新戲路,也嘗試跨文化改編,但就改編的成果而言,移時易地之外,劇情內涵應能切合台灣社會文化,這是許多劇團皆應留意之要緊處,而在改編過程中,也該關照這塊土地上的人情世故,戲劇作品不該過度趣味娛樂而減消了原劇的旨趣。當然,在當前的藝文圃壤中,觀眾是否捧場是劇團所在意的重點,以笑料為賣點不失為一種號召,如何拿捏趣味與意涵成了每個劇團所必須認真思考、面對的課題。

《Mackie踹共沒?》

演出|一心戲劇團
時間|2012/09/02 14:30
地點|台北市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是齣借布萊希特的本,裝進歌仔戲袋子的舊瓶新酒,疏不疏離無關宏旨,觀眾融入演員表演,盡情欣賞「戲」味。Mackie是誰更不重要。唯一可辨識的就是,這是一心,一個可以磨練,能被激發潛能的年輕歌仔戲團。(紀慧玲)
9月
04
2012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
聖淵戲曲藝術坊《孫武子下山》巧妙平衡戲段冷熱,將老生文武做表融入情節轉折,展現出演員從行當技藝出發,嘗試混合兩種行當屬性共構一角的個人化再詮釋。
7月
28
2025
《文武天香》在這次的版本裡,因為角色關係的變調,在演員表現上產生了新的逸趣,劇作核心從情愛流轉衍生出新的流變——逃逸美學。愛與自由從創作命題的理想問題,轉化為辯證關係
7月
23
2025
真正獨特之處,是此作依循古典歌仔戲結構形式,卻深入核心思維以求突破,以自由意志挑戰既有體制。自此,作為創作者不畏權勢、自由表述的「身分責任」,取代倫常階級的封建定義。所謂「守本分」,不再是臣服於體制,而是忠於信念的堅持。
7月
23
2025
《尋》結合過往被劃分於不同領域的影音實踐,直球對決編導提出的布袋戲傳承問題:如何在不同技術元素間進行有效調節,使各種力量的消長既相容、又能共構出表演的敘事張力。
7月
21
2025
《雙身》自序幕起,即大量使用意象破除既有的性別框架,也挑戰傳統歌仔戲大多是「忠君愛國」的母題,展現青世代對時代議題的關注與對傳統技藝的創新。
7月
20
2025
整體上,《絃斷鹿台》在音樂設計、舞台特效、服裝配置、還有演員的演技、身段、唱腔等方面都非常完整,整體劇情架構也不錯。除了細節略有不足,人物設計缺乏情感變化外,作者仍給予極高的評價。
7月
20
2025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