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無言的戰爭《天倫夢覺;無言劇2012》
12月
04
2012
天倫夢覺:2012無言劇(許斌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4次瀏覽
陳榮鈞

演出地方不是一個很大的場地,但是舞台設計建構出來的空間,令人感受一股強大的能量。舞台上方,懸掛著許多件衣服,燈具就藏在這衣服的內部,光線透過不同衣物的材質,散發出各種令人聯想的氣氛。舞台中間,一個人坐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外的空間,被一個正方形的小水池四面包圍,透露著孤寂的味道。

外表孱弱瘦小的兒子,隨著劇情的推進,而讓人有著不同的角色解讀。一開始,兒子慢慢脫去身上的道具,回歸到最簡單的自我,也顯露出些許的殘缺。當母親出現,與兒子享受天倫之樂的吃飯時光時,母親卻將兒子綑綁,施以野蠻殘酷的餵食方式。若不順從母親的意,隨即招來一頓毒打,對照的是,在施暴後的母親會展現出溫柔的一面,盡其所能的安撫兒子。

接下來,兒子企圖逃脫,卻失敗了。但,後來突然被母親強迫裝進紙箱中,離開了那個孤寂的位置。繞了一大圈還是脫離不了母親,甚至被親愛的母親以雞蛋攻擊。兒子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翻出書包中許多可以拿來攻擊的道具,邊咒罵邊攻擊幻想的敵人。下一次母親來關切的時候,則是全劇情緒最高漲的時刻,兒子奮起反抗,瞬間角色翻轉,兒子將母親反制綑綁,用盡生命吹出本劇最大聲響的刺耳哨聲,以示其憤怒。不過最終兒子還是回到原先的個性樣貌,將母親鬆綁,依偎在母親的腳邊。

戰爭,對於七年級的我而言,是個遙遠的名詞。但劇中呈現的暴力與對立,卻是無時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劇中四面環水的孤立位置與兒子的角色,令人聯想到現今的台灣處境,或是那些國家地位較低的地區。相對強悍的母親,如同目前世上的經濟軍事強國,使用著自己的方式,有形無形的殖民著弱小地區的人民。觀賞完本劇後,想到劇中的情節,不也就是現今諸多事件的縮影嗎?不禁感到幾分唏噓。

本劇因為沒有語言,更加考驗著演員的肢體表現與導演調度。演員鄭志忠發散出個人的充沛能量,佐以許多符號性的道具輔助,讓這沉重的議題不流於沈悶。演員黃大旺雖無太多戲分表現,但也適時的建構出那種帝國主義性的壓迫感。此劇就如同導演王墨林的言論風格,直接了當,不矯情做作。柳柳春劇社這一戰,雖無法明確論其勝敗,但的確是打得漂亮。

劇碼演完了,台上的戰爭結束了,但世界上依然有著許多不公不義的事情,持續的在發生。導演在演出後,希望我們能得到一些光明的希望,或許這場戲的重點,不在於戰爭,對立與暴力壓迫,而是帶著愛,去關心我們的生活環境,甚至是整個地球村的居民。

《天倫夢覺;無言劇2012》

演出|柳春春劇社
時間|2012/11/23 20:00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2樓藝文空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
然而劇場的演出畢竟產生了一個新的文本,因而阮劇團的剪裁與重製,就不僅僅只是關係到在劇場條件下,如何為代言原作而調整敘事策略,同時也創造出了劇團對於「鄉土」的閱讀態度。
7月
25
2025
該劇倫理預示趨向某一劇場重要議題:情感的處理是否一定要走向極端的宣洩?劇場能否承擔「情緒節制」的美學創作?
7月
18
2025
小狐狸這一段從原鄉到陌生地的遷移歷程,彷若當代高移動率、移工人口與北漂的狀態,使得《還沒有名字的故事》不只是一齣成長童話,更像一面折射現實的萬花筒。
7月
10
2025
與其說《你說的我不相信》談論被掩藏的歷史,更像是因歷史而觸發的記憶,藉由演員一再重複扮演,呈現「開槍那瞬間」的角色演繹與心境模擬。
7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