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也許,這個作品跟死有關係。通過作品我們看到一個世界化了的語境在重覆中彌散著死亡的氣味,重覆的動作讓身體的勞動蓄積無法轉換為身體型態的形塑力,而內在的閉鎖性也漸形成這個作品的主體,所以重覆動作的節奏感根本上是跟身體與世界/自然的脫鉤,無論表演者身體行動表現的動或靜,……(王墨林)
9月
14
2020
1049
九○年代的台灣也曾跟上這個腳步,柳春春劇社的主事者鄭志忠可謂其中的代表性成員。但同樣的,在二十一世紀都過了二十年的今天,坦白說,這般路術已經不新奇了。不新奇?那是再好不過了。身體的律動、能動和暴動本來就是極平凡的事,能夠如實加以欣賞,或許就不枉以前的狂潮。前衛早就死了,因為它已經活在日常中。(張又升)
9月
03
2020
1641
匝繞、干擾、游移、片段種種手法,是為了說明歷史與地理的南洋「邊界」不可視與不可定錨?當真實隱於迷離中,連邊界都不可觸及,確實遑論歷史與政治的事實。因為未曾抵達,失去邊界的意義;因為敘事的眼光過於發散,每一個國家、每一段歷史,都成了注視下「他者」(紀慧玲)
10月
20
2018
1267
《南洋情報交換所》以當代藝術跨界劇場,以當代藝術的批判性認識打開了劇場說書的自我滿足企圖,讓表演成為「身不由己」的主體持續再造過程,讓情報的解讀成為「名不留青史」的歷史解構意識。(許仁豪)
10月
16
2018
1450
導演兼舞台設計的區秀詒試圖與觀眾保持如臺灣與南洋之間又近又遠的曖昧距離,以投影字幕、聲光音效、演員肢體,呈現兩種看似對立的南洋形象,刺激觀眾挑戰、思考並翻轉自己潛意識中的南洋符碼。(林冠廷)
10月
12
2018
934
由內而外「體」的掙扎和敏感,由「體」內爆發了操練的美麗收斂,讓「體」瞬間成為了形象/形式,那股暗處的收斂的身體狀態,如一股不斷變異的非神秘、非沉溺、非抽象詩意的「真實感覺」。(廖修慧)
1月
10
2018
819
林靖雁所打的光,藏有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精神性,對於人物精神性的強烈注視,正是這樣一種引領觀眾不得不看的視線,才得以將觀演之間的逼視與兩位「演、體」郭孟昕、詹凱安全然地微笑信任的眼神交流。(羅倩)
3月
22
2017
1420
這是一非常有意思的轉化作品,肉體的真實,同時具有現場演出的魅力,片段化打散時間的處理,讓想像力可以留在場域中,而其選擇的片段,還是會召喚原作的記憶,因而處在兩種在場的狀態,一是身體的在場,一是腦袋對閱讀記憶的重返。(劉純良)
3月
20
2017
1490
在身體意義中,粉紅色是種發炎的顏色,混合了白血球與細菌的屍體。而翻開那甜美如蜜糖的皮,底下藏著的是一片包含了血與滿坑滿谷的蒼白屍體。那些我們都不能說出來的痛,傷人的與被人傷的,死去的細菌與白血球,都在這皮下痛著的,全部攤開來,甚至要我們仔細看看,這些痛是怎麼來由。(張輯米)
6月
01
2016
714
令人不寒而慓的是,除了怒罵或譴責,語言更沈實的重量來自嚅囁的發聲,劇中幾句「我想要被生下來」,或輕睨著說「好啦我們去日本啦」,或分吃一碗麵的吞嚥聲,正是這些弱者的聲音,形狀了高壓社會下受壓迫者僅存的對抗,吶喊如游絲,卻真實無比。(紀慧玲)
6月
01
2016
787
《多話劇》不算話劇,而是一座聲音裝置。其「話」貌似對話,實則為一堆資訊剪貼:蜜糖吐司、黃色小鴨、動物園明星、流行歌曲的曲目和歌手名字…。這些雞零狗碎的資訊造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無盡地「淺層耗散」(援引製作人張又升語)的資訊,不知為何我們走進劇場再集中消費一次「淺層耗散」。(林乃文)
3月
17
2014
789
此劇應是關於「無鏡像之自我如何可能」或「擺脫鏡像的自我狀態為何」的作品。毯、鏡、水和走位拒絕了我們習慣的「表演─觀看」鏡像關係。這確實是「給演員的成年儀式」:學會內觀,不倚靠外在物。(張又升)
10月
17
2013
1102
10月
14
2013
647
演員的簡單動作,日常動作,只是節奏和質地偏離一點點,連貫和斷裂的地方偏離一點點,整個行動異常令人瞠目,感官戰慄地驚醒過來。當我們習慣了「偏差值」之後,便開始敏感到所謂「正常」世界的荒謬……。(林乃文)
5月
08
2013
727
此劇就如同導演王墨林的言論風格,直接了當,不矯情做作。或許這場戲的重點,不在於戰爭,對立與暴力壓迫,而是帶著愛,去關心我們的生活環境,甚至是整個地球村的居民。(陳榮鈞)
12月
04
2012
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