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遙遠的《抽屜三》
12月
16
2017
抽屜三(張婷婷獨立製作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3次瀏覽
王昱程(專案評論人)

回憶有時候會不經意,就像是張婷婷的舞作,身體總是優雅綿延,舒緩地隨著漣漪盪來。2016年《既視感》在水源劇場,倒掛的城市和身體的殘影,黑白菱格的燈光映射著肌膚和舞台,和著勁響的節奏與輪唱式的動作編排,好似對物質文明和科技未來的著魔詠嘆。《既視感》的影像設計林經堯亦參與抽屜系列二部曲《時空抽屜》到如今的《抽屜三》,已是現任該團的影像設計總監,也許正宣示著張婷婷獨立製作將持續讓舞蹈與科技藝術在劇場相遇。恰好今年創團五週年,張婷婷獨立製作一連將抽屜三部曲搬進劇場,六月我們先看見獨留優雅肢體的《抽屜人》,於WSD的世界劇場藝術節上演《時空抽屜》,如今的新作《抽屜三》,場面一貫地和諧冷靜,剔透的琴音映射著舞台上被詭異劃分的稜角,舞作的英文名字:Boundaries of Reality,更折射出這次處理空間的野心。

這幾年時常聽聞遇到倒楣事就要講星座流年,往往都在事後諸葛,恰好,身邊也有一群朋友緊盯時局脈動,科學、科技、軍事與投資,現在想來,與其透過日新月異的科技和超乎人腦的大數據分析;想來,我比較相信水星會帶來厄運,月光膨脹了慾望,未定而神秘的精神領域,暈染著所謂真實與邊界。此刻,看著舞台上一道L型的半透明牆面,將空間切割成三個區塊,單面觀眾,卻在許多巧合的角度下看見疊影和眩光,於是,我又很自然地相信舞台其實就是抽屜的一角,在裡面人的惆悵和糾葛,透著紅藍色差的3D眼鏡,顯得迷惘而夢幻,彷彿是來自上輩子的情愛、理想或是離別。

抽屜系列的起始點是達利(Salvador Dalí)的作品,那具用抽屜代替了血肉和骨骼的身軀,看上去是這麼樣痛苦,無以超脫。對比如今浮貼在眼前屏幕上的月球,與其後張琪武的獨舞,卻讓人看出一股自在,彷彿在流暢的旋律線條之間聽見碧玉(Björk)音樂當中的電氣節拍,他徜徉於綿延的動作迷霧當中,那份優雅在於與空間親密交流,不以衝撞和失衡擾動線條,溫柔均速的身體,讓人難探動力的來源和引爆點,像是一句好長好長的耳語,就在L型的耳廓裡盤旋。

月光與波紋,舞者身著合身剪裁的黑色西裝和洋裝,裊裊婷婷,溫柔而疏離,雙人舞或三人舞並無炙熱,身體的親密接觸、重量交付甚至抬舉,卻逐漸讓人不禁闌珊地托起下巴,抽屜外的我總在此時心生看盡俗世的態度,一種事不關己的距離。倏忽,屏幕上躍動的小方塊,豆腐干大小,成堆地隨著舞者的身體律動著,原來是收藏回憶的抽屜幻化成躍動的影像,幾乎卡通化的樣式形成優雅之外的觀賞趣味。

其實《抽屜三》的身體風格是抽屜系列一路走來的化繁為簡,而強烈切割空間的裝置,讓人想起佛賽(William Forsythe)1990年的作品《身體協奏曲》 (Limb's Theorem),兩個作品的舞台彷彿都不為表演設計,而是以一種建築美學的姿態佔據了空間,在零碎空間中舞動的身體則持續專注於關節的連動與肌肉的控制。只是如今,各式藝術媒材隨物質文明演進,熟悉各式稀奇古怪的觀眾到底要如何在聒噪繁瑣的喧嘩霧霾當中,感受身體在科技空間中切割出的幽暗與殘影?又如何感受3D眼鏡之外層疊影像後面的情思?我看見的是劇場的幻覺與距離感失效,在互動影像的逗趣與曖昧之下,動作線條的優雅綿延,和諧流暢,卻露出幾絲妥協與讓步的痕跡。當舞者來到圍牆之前舞動,近距離面對觀眾卻難以打破那堵牆的厚重,最後情感被層層封印在抽屜中的抽屜,也許就這樣越過了真實的邊界,或是說,收拾在抽屜裡的真實已經離觀眾過於遙遠?

《抽屜三》

演出|張婷婷獨立製作
時間|2017/12/01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真實的符號取代了真實本身,擬仿的影像取代了影像,超越了影像,而成為過度真實,比真實的影像更真實。擬仿的過度真實跨越了真實、再現、模仿、虛構、想像、幻覺的界限,而且彌平了其間的鴻溝。(陳祈知)
12月
19
2017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