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界域邊緣擺盪,或者暫居《麻嗨猴》
12月
09
2020
LYQ201125 烏犬劇場《麻嗨猴》spacing _DSC0171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0次瀏覽
鍾喬(特約評論人)

有一片田野,他位於是非對錯的界域之外。我在那裏等你,當靈魂躺臥在那片草地上時⋯⋯

這行詩,是這齣戲刪掉的一首詩中,值得特別關注的一行。因為,它間接揭露了,這齣戲預期在吸毒的社會命題上,置入一個生命與既成制度存在的關係。也因此,它提示我們:這齣戲關切的不應是已然存在的結局;或者說,符合制度性制約的判定。而是在是非對錯的界域之外,如果浮現一片田野,在種種交錯纏織的繁複社會關係中,躺臥草坪上的靈魂,將如何現身與你我對話。

那麼,對於被社會邊緣化的「用藥者」;或說,經常飽受汙名化的吸毒犯。你想要參與具備某種同理心的一趟航行嗎?如果可以,這齣戲將開啟一個啟航的港灣,邀你登船同行,你準備好了嗎?劇場裡的人與時空,在那波濤浪潮的擺盪中⋯⋯等你!這是看這齣戲,在與現實世界的毒品氾濫做聯想時,很有啟發性的一種態度。這裡說「態度」,說的是某種傾向性:既涉及劇場美學,也和社會權力關係的對話過程,關係甚深。也就是一種對議題性劇場的美學「態度」。

這些年來,劇場界風行著以議題入戲的創作風。從開放社會的角度而言,劇場作為一種另類思考的文化行動,似乎脈絡更趨鮮明,這無疑是戲劇美學的社會性驅力。然而,議題入戲也存在著弔詭性。很常出現的是:在民主的假借上取得戲劇表現的政治正確性;卻在明知或潛意識中,刻意避開問題意識的核心。最為鮮明的案例,莫過於在參與式劇場中,選擇以選票式的民主作為戲劇論壇的替代方案。這種替代性選項,讓人留下符合於民主普世價值的印象或者想像;實質上,卻完全無法在民眾參與的過程中,讓觀眾遂行人民民主的基本權益,形塑觀者顛覆既有靜態觀賞的態度,且思索舞台發生過程或結局的干預性介入。

這可以說是議題性戲劇的方便法門:以符合政治權力運作的軌道,執行一種戲劇美學的社會參與。然則,這似乎成為「烏犬劇場」在創作《麻嗨猴》這齣以議題出發的戲時,某種警覺性的自省。導演彭子玲一席演出的話語,值得探究。她說:

「議題要賦予創作慾望一個公共正當性是很容易的。 但為了探索議題中層層肌理,為了尋找一個使不同背景的觀眾動念動心的可能性,卻是非常非常困難!」

那麼,困難在哪裡?我們可能要問。當我們提問時,也走在剝落層層議題糾結的路途中。從這齣戲,我們的發現是:免於規訓的入徑方法,在於入徑的創作群,如何在劇本構思的創發下,首先便將公共正當性剝除。亦即,與其處理戒毒的規訓,不如處理青少年如何踩上「用藥」的紅線。與此同時,《麻嗨猴》開啟了一齣戲的故事軸線;同時,將人物的虛構性與現實性,做了交錯性的穿插處理。人物所處的狀態,有時像似比夢境更魔幻的現實;有時,則是比現實更荒唐的夢境。或許,這也是「用藥」之所以成癮的某種潛在因素。因為,迷幻召喚的恆久不是藥物本身,而是人自身。這是《麻嗨猴》作為一齣戲,首先想要揭開的命題謎團。

麻嗨猴(烏犬劇場提供/攝影林育全)

議題性戲劇,沒有免於社會議題介入的權益,這是美學與表現的必然,否則便稱不上議題性了。現在,得以進一步關切的是,一齣關於毒品的戲延伸至社會批判面時,引人深思「用藥」問題的核心在於:扯入「用藥」風波的青春男女,如何有機會,與社會主流價值、教育機構與矯正機關,共同學習「用藥」這件事的罪刑判斷問題。「用藥」產生罪刑的問題,必然須受到矯正或監管,這無庸置疑;然則,社會與國家是與「用藥者」共同承擔產生的問題,以及發生的犯罪責任呢?又或只是推給當事的個體與群落,於暗黑角落無限承擔悻責的繼續發生呢?

探究「用藥者」的心理過程,是面對毒品氾濫的初衷與結果,這很關鍵。因而形成本戲的主軸走向。然而,深思劇本構造與發展的編劇王少君,在《麻嗨猴》一戲中,採行的迂迴策略,雖說常見,卻步步讓觀眾側身在探索的行列中,這是在迷陣與朗徑的交錯間,開發出的一條道途。戲一開場不久,我們即知主角是在飆玩的車陣中,被同夥的男生給塞了一包藥,而步上犯毒的罪刑。

James:反正這包粗ㄟ就是你的,你⾃⼰⽤還是賣掉都好。算哥這幾年補送你的禮物。( James硬是把安非他命(咖啡包)放在李的口袋裡。)

冤屈於是成了罪罰;罪罰於是讓他無路可走,更無路可退。這個開端,讓一個在逆風中隨飆車向前的青年,失卻了成長座標的方位。從此,像是不斷斷裂的環扣般,因為打賭輸了改稱自己是「猴子李」的「李志豪」,在人與社會關係中,切割般地硬是扯斷與友朋、玩伴和親人間的關係。說這冤屈的安排,是戲劇化的情節鋪陳嗎?倒也不見得那般刻意或服務於劇情線索。在很多青春「用藥者」現實案例中,經常也不難見到。「猴子」便這樣被關進牢房中。舞台上一開始,便出現一條象徵鮮紅的鞋帶所繫出的紅色粗麻繩,懸在高高的樑上。「猴子」沒命了!然則,沒命成了一則潛藏性的謎。他只是失去了生命。到底如何失去生命,成為穿梭於敘事者與劇中人物的演員,一路探究的軸線。

麻嗨猴(烏犬劇場提供/攝影林育全)

從這條軸線探索下去,心理學面相的劇場探究,回到編劇與導演兩位的專業中(兩人皆畢業於輔大心理系)。很值得在這面向,繼續做些鋪陳的是:心理劇場通常予人某種刻版印象,即是開展聆聽與個體的創傷療癒,並總在抹平傷痕的各式劇情轉折間,令參與者及舞台上的表演者熱淚盈眶!坦言之,療癒成為心理劇場的主要面向,倒也無可厚非;關鍵的是,如何在心理介面置入社會結構性的關切與批判,稱作:社會心理共同療癒。這是本劇從劇本到演出歷程中,一趟有著傾向性的旅程。這較鮮明的出現在主角十七歲生日那天,決定在前胸後背紋上齊天大聖孫悟空的紋身時。孫悟空,石頭裡迸出來的猴子,長生不死,大鬧天庭。好比這曾經用毒卻已戒除的「麻嗨猴」,以身上的永久印記—紋身,和現有體制追、拉、推、旋,灌滿著習武術以「變身」的慾望。這場戲,將心理層次拉到一個結構面上來對待,意味著這腳色正歷經一場,如何於法國哲學家傅柯(Foucault)所言的:在「權力神經系統」的鬥爭與掙扎中「變身」的歷程。他這麼展開了身體的獨白:

「猴⼦左臂青龍,右臂⽩虎,左腳貔貅,右腳蟾蜍。只剩前胸後背有⼀⽚淨⼟。這⽚空蕩蕩的感覺,讓他常常做惡夢。十七歲⽣⽇那天,他決定給⾃⼰禮物:齊天⼤聖孫悟空蹲在五指山上的紋身。」

因此,在這齣戲中,心理劇場的介入,呈現了戲劇與療癒的社會辯證關係。療癒,通常在劇場中被誤用,又或者擴大使用於醫病關係中;亦即,在單向對待化的隱藏性權威中,表面上看來,像是在發生對話關係;實質上,卻在生產著一種馴化的結果。而偏偏「猴子」這腳色,不願僅僅是一個需要被聆聽的受創者,他希望透過「變身」的救贖,碰撞整個制度的固定化模式。

既是「變身」,指涉的自然是身體。的確,身體是這齣戲的主要元素,倒不是動作、節奏或速度與對決,在觀看的快感中,所取得的像似武打電影的刺激感;而是,超出這些外在元素之外,如何在戲劇情境中探索邊緣身體的處境,以及在社會權力的包圍下,如何尋獲或者更深的可能是遺失身體主體建構的問題。然而,很明顯的,這都並非是個人對於主體的想像,得以去達成的課題;而是在人與社會權力關係拉扯時,規訓與逞戒,帶來的通常是個人的束縛與服從;達到的效果,很可能表面上壓制了對方,骨子裡卻是反效果。又或者說,非止未曾達到效果;相反的,讓個體更加陷落到挫折或逆反的沉落中。

劇中,身體的「癢」與猴子予人刻板化印象的抓癢,以及上癮的「癢」,交錯著形成一個密織的網絡。檢察官說:「已經戒毒的話怎麼會癢?」猴子回答:「我說了,我吸毒才不會癢。」。所以,「癢」作為上癮的反應,充滿著義正嚴詞的汙名化。因而探究議題,形成這齣議題導向的戲碼——不僅以議題作為導向,而是去追問議題背後潛藏的錯綜元素與伏筆。這是一種與觀眾共同探索情境的議題劇場。文宣文案上,如是說:

「毒品議題只是社會體制的照妖鏡,重點不是藥物濫用的結果,而是「人為什麼需要毒品?」,一個人如果在社會體制裡能自由、與他人能夠建立良好的社會連結,有什麼理由會需要特定藥物來痲痺自己?」

作為戲劇的終結,稱作「猴子」李志豪在看守所裡「終結」了!在魔幻寫實的獨白中,母親看彷彿看見他在五指山上,變回自己肚裡的嬰兒,他說著:「媽!我終於回家了!我這輩⼦再也不⽤為了發癢⽽ 羞愧了。」然則,各種關於李志豪到底如何「終結」的猜測,仍在光天化日的角落裡流傳著「李志豪是⽤鞋帶上吊⾃殺!」、「李志豪是被隱形殺⼿暗殺!」、「李志豪是肚⼦餓死的!」。

麻嗨猴(烏犬劇場提供/攝影林育全)

回到先前「態度」的討論。空間,在這齣戲中挑戰著觀眾對議題發生的態度,這是另一個切入點,堪稱重要。在戲的劇情轉折中,出現檢察官與富男在觀眾席高台現身的場景。從形式美學的角度出發,也可以僅是一種為了達成疏離效果的鋪陳,就像劇中人物的「丑=敘事者」是與「角色=人物」是相類似的手法。若從心裡介面的社會辯證出發,卻潛藏著對於階級的與權力關係的某種暗示;然而,深究戲劇脈絡的理性推展,這其中卻也存在著剝落的問題。怎麼說呢?也就是在處理「猴子」與權力關係上,著墨甚多于個體案例與自身內在及體制辯駁上。從而,「猴子」這腳色的身體,面對的像似不斷被壓縮的狀態,卻並未藉此開展交錯的權力關係,於身體內部與外部產生的心理與社會壓迫的糾纏狀態!

觀眾在這些場景的態度上,顯得只是參與了一樁表演中的事件;而不是在這事件中,生產出作為觀眾本身與這事件的連帶關係。作為觀看者的觀眾,與舞台同步發生著空間隔離的狀態;一旦,演出企圖打破這隔離狀態時,時間介入空間的主動性,如何轉而由觀眾來決定,這是「看」與「被看」的關係重新被打破的瞬間。每當這樣的瞬間來臨時,觀眾便更靠近事件背後指涉的現實一步!在這齣戲裡,觀眾像似不斷被拉進這事件中,卻也隨著事件身處解不開的謎團中。說穿了,並未達成被舞台觀看的狀態,這是本劇可以繼續被探討的問題。

五年前,得知《烏犬劇場》走進邊緣青少年的生存空間中,開展劇場工作坊與演出;五年後,「麻嗨猴」以議題劇場現身舞台。因為,根基在於多年互動背景的建構,稱之為劇場在社會美學上的文化行動,似乎勝過議題劇場的侷限!

製作人蘇泓賓因為曾經在相關戒毒單位工作過,他的一句話,可以說道盡製作這齣戲的核心關切,他說:「他們(用藥者或被誣告的吸毒犯)不需要別人可憐他,也不缺別人指責他,而是理解他的發生什麼事,他那身為人單純的渴望:被愛。」

「愛」,很單純,也很複雜。因為對邊緣逆風少年與少女而言,「愛」是議題,更是問題。由於多年在青少年輔育院(監所)進行戲劇教育的經驗【1】,讓我親身目睹並反思:為了「愛」或「被愛」,輕者傷痕累累,重者輕生自戕,令人在悲痛的時刻,經常想著「愛」絕非僅僅是個體療癒的情境,更多是整體社會構造,對於邊緣者的階級落差問題。這是「麻嗨猴」值得探索另一種的方向!

註釋

1、作者擔任藝術總監的《差事劇團》,於 2016年至2020年,分別在 新竹誠正中學和彰化誠正中學分校進行戲劇工作坊與展演,達五年時間。

《麻嗨猴》

演出|烏犬劇場
時間|2020/11/27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麻嗨猴》是以毒品問題,討論青少年犯罪者背後破碎的成長經驗、歧視的社會視線、預設的檢警立場。角色李志豪從青少年時期就受毒品影響⋯⋯創作團隊關懷的不只是青少年毒品問題,而是更大範疇的人文關懷。
6月
26
2023
這樣的內容被放在中產階級的精緻劇場中,觀看者除了一般觀眾,社工、陪伴者和照護者也是主要被邀請對象;彷彿進入一個乾淨、安全的實驗室目睹製毒的過程,變成了科普型教學,或是探討原生家庭與環境型塑的因果教化劇。
6月
16
2023
劇組用心呈現許多細節,如李志豪為了「止癢」而在身體各處刺青時,我們看到平時劇場相對少見的「武術─武打─武俠」身體及意象;⋯⋯不只如此,貫穿全劇還有兩個關鍵字特別發人深省。(張又升)
12月
01
2020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
結合飲食、玩樂等體驗的沉浸式演出,大概在COVID-19疫情於台灣爆發前達高峰(2019年、2020年),隨後因疫情各種限制而接近覆滅。不過,隨著疫情趨緩、限制鬆綁,這類沉浸式演出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一村喜事》在這波趨勢裡,有效結合眷村美食與環境、辦桌習俗與氣氛,在新開放的空軍三重一村裡頭,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真的辦了場喜事。
12月
20
2023
本文聚焦有別於當代藝術中「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延時性展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或「計畫型創作(project art)」涉及現場展演等等呈現形式,而是具有特定時間長度且約定俗成下觀眾需全程參與、並不鼓勵觀眾自由進出的劇場作品為主要討論對象。
12月
18
2023
我對「漫遊者劇場」一詞出現最初的認識,是黃思農從2016年開始創作一系列啟發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漫遊者」概念。開啟由觀眾獨自遊走於城市角落的各個聆聽,不同於以往劇場以人為表現對象的基礎,沒有演員,只有聲音的「隱形」演出⋯⋯
11月
28
2023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