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文化的生命力《樂逑漫步》
12月
20
2018
樂逑漫步(高雄市國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9次瀏覽
蔡佩娟(表演藝術人士)

音樂雖無國界,卻也因地制宜,不同文化便有不同的音樂特色,藉由交流彼此互相切磋、相互影響,而此次以「世界音樂」為主題的《樂逑漫步》音樂會,結合了印度、日本、蒙古等傳統樂器,樂曲的呈現方式有合奏、協奏與重奏,然而,拿捏彼此在演奏時的比重卻不是件易事,過與不及都會影響整體平衡,且可能出現各說各話的情形。

以印度塔布拉鼓為主角的樂曲〈塔布拉鼓與國樂團的對話〉,樂曲著重在塔布拉鼓與國樂團兩者之間的對談,國樂團雖是一個整體,但其中包括了吹管、彈撥等聲部,所以在樂曲進行的過程中,可以清楚的聽見樂團裡的樂器輪流與塔布拉鼓交談著,且根據樂器的屬性,既有高昂激烈的笛子主奏片段,也有活潑俏皮的彈撥片段,然自始至終穿插其中的塔布拉鼓猶如協調者,在樂器相互爭執及喧鬧時,以穩定的鼓聲安撫著爭吵的樂器們且堅定的向前邁進。

此曲在高雄市國樂團與塔布拉鼓演奏者若池敏弘的合作下,兩者搭配的相得益彰,然聽完此曲,筆者感到有些失望,原以為此曲是以塔布拉鼓為主角的印度音樂,可實際上僅是國樂曲加上印度的塔布拉鼓兩者間的合作。或許作曲者Eric Watson最初的構思就只是兩者間旋律的拋接,而不是以印度音樂為基底的協奏樂曲,也或許作曲者想保留國樂的特色,而協奏的塔布拉鼓就像是種嘗試,調味了單純的國樂曲,但也不過分的加強印度音樂的部分。

雖然日本、蒙古、印度樂曲令人印象深刻,可讓筆者最驚艷的樂曲卻是來自排灣族Puzangalan(希望)兒童合唱團所演唱的三首排灣古調。第一首〈ualjaiyui/榮耀頌〉為合唱團獨唱,此曲只在祝賀頭目或貴族婚禮所演唱,雖每個部落都有ualjaiyui,但因地域關係,造就旋律有稍微差異。當合唱團團員唱起第一句歌詞時,其聲音乾淨純粹,歌曲的旋律雖簡單樸實,但透過重唱、合唱的方式讓歌聲層層堆疊,而後悠揚的縈繞整個廳院,樂曲雖無國樂團伴奏,可整體感卻是極為豐富,並不讓人感到單調。

當Puzangalan合唱團演唱一結束,台下的觀眾立即給予熱烈歡呼與鼓掌,而筆者看到合唱團的孩子們雖然靦腆,但臉上的表情卻很是驕傲與自豪,是啊,雖僅演唱短短的三首歌曲,可他們卻讓人聽見最原始的生命力,是那麼的強韌且令人感動,也讓筆者不禁反思,是否最簡單的事物反倒有著最純粹的本質,那是褪去繁雜之後的單純,亦是太過複雜的現代社會所遺忘的人類本能。

自鮑元愷〈台灣音畫VI.鹿港廟會〉到終曲王乙聿〈北管印象〉,這場音樂會猶如一場旅程,台灣是起點,亦是終點。在筆者看來,就像一個循環般,起初認為自身的文化沒什麼,且很是欣羨他國的文化歷史,然而,當我們重新認真的看待,才發現我們本身就擁有不輸於他國的文化,我們欠缺的只是認同,認同我們自己的文化,並用美的眼光去發掘那些被我們忽視,甚至漠視的文化。

唯有先認同了自己,我們才能走向世界,讓世界聽見深藏於我們文化中那股永不放棄的生命力。

《樂逑漫步》

演出|高雄市國樂團
時間|2018/11/17 19:30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